作者/诺妈
首发:诺妈家有男宝(aihuagushi)
知乎有个深圳爸爸,独自带3岁半的儿子出门,半路上,孩子看到小朋友吃冰激凌,很是眼馋。
爸爸询问儿子:“想吃吗?”
孩子咽咽口水却努力克制自己:“爸爸,我不吃,妈妈说小孩子吃冰激凌不乖。”
孩子的话,让这个一星期只有半天空陪孩子玩耍的爸爸心疼、难过而又自责:
才3岁半的孩子啊,就懂得为了取悦大人而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那么等孩子长大了,哪里有勇气做自己?
这位爸爸毫不犹豫给儿子买来了冰激凌,看着儿子高高兴兴把冰激凌吃下去,他郑重告诉孩子:吃不吃冰激凌跟是不是乖孩子,没有关系。
爸爸还强调:以后如果想吃,要自己说出来,爸爸会答应你的要求,爸爸希望你“做自己”,而不是做一个“乖孩子”。
“什么是做自己?” 3岁半的孩子歪着脑袋问爸爸。
“做自己就是学会勇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爸爸回答孩子。
然而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一幕,这位爸爸却感到迷茫:真正的做自己哪有那么简单?30岁的自己都没有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做自己”,又该如何教孩子学会“做自己”?
如果街头随便采访一下父母们:你愿意孩子成为自己吗?几乎每个父母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愿意!”甚至有为数不少的父母渴望孩子“做自己”。但是生活中,又有那么多父母在抱怨: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没有主见,不敢表达真实想法,也没有自己想法?事实上,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从来没有给孩子“做自己”的机会。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TDE视频,来自台湾教育专家Chung-Chiene Lee的分享,其中他提到的一个场景,至今都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个妈妈询问女儿中午吃什么,孩子一如往常回答:“随便,都可以。”妈妈显然尊重孩子,提醒:“不要随便,吃什么都可以,你点,我买单。”孩子听完,无比高兴,再三确认妈妈的态度后,开始认真思考。也许思考时间有些久,妈妈忍不住催促女儿:“都让你做决定,你怎么就想不到呢?赶紧的。”然而,听到这个答案,妈妈顿时变脸,她开始给孩子讲道理:“盐酥鸡太油腻,不能多吃,换一个。”这一次,妈妈的脸色更加难看:“哪有人中午正餐用布丁当饭吃的?不行。”
接连被否定,孩子失语。这一幕,看似妈妈给足了孩子“做自己”的机会,却其实,孩子压根就没有权利实施;这一幕,像极了生活中众多家庭亲子间相处的模式:很多父母们看起来好像很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可一旦孩子说出的意见与自己相左,要么断然拒绝,要么被一次次否决,最终耗尽孩子想表达真实想法的意愿和信心。在无数次的沮丧之后,孩子不知道到底是相信父母的话语,还是相信父母的表情。然而等孩子放弃选择后,我们的父母却在一边叫冤:“你看你看,是你自己不要做选择的,我们本来可是开明的父母。”
习惯陷阱中有一个鸡圈效应,说是第一个在日本开养鸡场的商人,原来散养了很多鸡,有一天他想建个养鸡场,集中饲养鸡,以此提高产出。结果,当所有的鸡被赶到鸡棚饲养后,鸡第二天开始就不下蛋了。但是难题很快被解决,商人把将鸡蛋放到鸡棚里孵化,渐渐地,母鸡们也“理所当然”接纳了蛋应该在鸡棚中生的思想,又开始生蛋。孩子也一样,当他们从小惯了听从父母的意见,就逐渐丢掉自己的想法。等有一天,父母再想要征询孩子,希望孩子提出有效意见时,却会发现:孩子不仅没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对自己有没有想法这件事,毫不在乎。
这位台湾教育者说:我看到自己的学生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那个“自己”,仿佛离他们很远,很陌生。诚然“为你好”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希望孩子少走弯路走捷径。可父母们忘了,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他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一个从来没有机会做自己的人,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不得不承认,“让孩子做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奢侈的教育。知乎的问答中,这个30岁的爸爸面对如何教3岁半儿子“做自己”感到深深迷茫,却其实,从深层意识来讲:爸爸也从未酣畅淋漓做过自己!提问后面,贴了很多网友回答,细细去看,多半都在感慨:原来我们曾都是那个从不被允许 “做自己”的小孩。
我想起曾经的我,那也是一个没有办法“做自己”的小孩。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温饱虽然没有问题,可在“花钱”这件事上,我总有一种负罪感。从不敢伸手向父母要零花钱,面对非必要花销时,只要父母皱一皱眉头,我的心里就会颤一颤,仿佛提出这样非分要求,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犹记得读小学的一年,学校组织春游,每人要交30元。在那个一支棒冰才要两毛钱的年代,30元真的是一笔巨款花销。我小心翼翼征询妈妈的意见,毫不意外地,妈妈开腔后的一句话就打消了我所有念想:“学校规定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吗?”春游铁定是去不成了,哪怕去了,我都有深深的负罪感。于是我假装轻松:反正我也没有特别想去。那一年春游,我成为全班唯一两个没有去的孩子之一;而那一年的春游,也是我小学六年生涯中,学校唯一一次组织的远途春游。直到今天回想起来,我都觉得遗憾。春游回来后,邻居家长听说我主动不要去春游时,当众“表扬”我:你看,XXX多懂事,懂得给家里省钱。那一刻,我记得自己脸上有笑,心里却无比较酸:哪有什么懂事,不过是早熟而已。
“做自己”,从来是一个不敢触碰的“命题”。长大后,我也曾和同学朋友聊起类似话题,却发现,其实像我这样的人还挺多,哪怕家境好的,一样不敢肆意成长。
所有这些思想的根源,总结成一点,那就是:父母都是为“我们好”,我们有什么理由反对?该听!一句“为你好”,是所有孩子成长中最大的枷锁:幸运的孩子,被套一时;不幸的孩子,被套一生,无法挣脱。孙瑞雪在《完整的成长》中说:“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是人成长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最核心!”育儿先育己,其实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而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同时也在治愈我们心里的伤痕。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做自己”?唯有从做好自己开始,才能帮助孩子成长。源于各种压力,我们长期将自己的身份禁锢在社会角色里,为人父母、子女、妻子、丈夫,但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我们自己”。特别是妈妈,在有了孩子之后,往往为了家庭和孩子,“忘我”付出,忘了自己。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爱的论述》中提到,这种“忘我”是神经病的一种征兆。当一个忘我的母亲把希望都投放在孩子身上,她就会因为付出而向孩子索取回馈,对孩子的苛责,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多一些精力爱自己,只有这样才会将对孩子的焦虑转化成为对自我成长的激励,而用好的生命状态影响另一个生命,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德国心理治疗大师博特·海灵格在《真爱的发生》一书中说: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你就没有看见孩子;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你就开始看孩子了;当你关心孩子意图背面的需要和感受时,你就真的看见孩子了。
孩子纵然有各种各样的行为,但如果家长能够“看见”孩子,尝试去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那么有更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哭闹,他其实是渴望被理解。放下指责,家长先接纳孩子的需求——渴望吃到冰激凌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然后再告诉孩子,此时此刻,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他不适合吃;然后,再与孩子约定,下一次在哪一种情况下,妈妈一定给你买冰激凌。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被满足,孩子的心理有过如是体验,那么在遇到问题时,他们也就会拥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意愿,并且在表达之前先衡量自己该不该?合不合适?文章的最后,借TED上这位台湾教育研究者的话做总结: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允许孩子有自由的意志;是否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是否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上三点,才完成了对孩子真正的尊重,而唯有这份尊重,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我是诺妈,成长路上的男宝妈,教育专业,媒体从业,专注孩子成长研究,为父母提供有价值的育儿之道。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