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段话,貌似消极;但懂的人,都成了人生赢家!

有人认为《道德经》不值得一读,认为读了《道德经》会让人变得消极,证据之一便是老子提倡的“无为”。一个人拼尽全力尚且活得很艰辛,无所作为岂不是不用活了吗?其实,这类人完全不懂《道德经》,更不了解“无为”的真正含义,是断章取义的结果。

同样,《 道德经》还有一句话让人误会,这句话看上去也很消极,但是,懂得这句话的人,最终都成了人生赢家。而不懂这句话,违反这句话的人,都变得焦虑不堪,把本应鲜活的人生,过成了一片灰色。这句非常智慧的话,不但蕴含着做人的大智慧,而且说出了现代人普遍焦虑的原因。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普遍接受这样一种观点:要想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人人都在努力拼搏奋斗,然而能够达此目的的人似乎很少,大多数人依然过着窘迫的生活,压力很大,变得非常的焦虑不堪,这就值得思考了。

在我们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无意识中常受这样一句话影响:“中不中,猛一冲”。结果就是,“冲”过去了,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就是所谓的成功了。一旦冲不过去,就会把事情做坏,也就是所谓的失败了。事实是,以这样的想法来做事,大概率的是失败,只有极少数是成功的,它本质上和赌徒无异,赌徒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所以他们赢得很少,输的很多。然而,“中不中,猛一冲”,这种赌徒心理,依然在很多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

还有这样一种现象,整个过程看起来非常有趣,也非常值得深思。就拿城市的房子来说,房子本来是用来住的,但是突然变成了商品,于是身价倍增,很多人看到这种现象,认为它是投资获取高效益的好途径,开发商想尽一切办法拿地建房。于是,出现了房地产大鳄,没有丰富的资源建房的,就去囤房获利,“炒房团”这个新名词因此诞生。但房子既然成了商品,必然受到供求关系,这个最基本的商品规律的制约,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房子的价格必然下降,有人认识不到这个问题,总以为房子是刚需,一直会升值,执着于建房,囤房,最终一地鸡毛,是可以预料的。

类似这两种现象,《道德经》用两句话早已做出了总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它的意思是:妄为的人因此而失败,过分执着的人终归会失去。它可不是有些人断章取义的意思:做事的人因做事而失败,执着的人因执着而失去。《道德经》中的这两句话,更通俗地讲是:不顾实际,“为者败之”;不遵循规律,“执者失之”。《道德经》的文字非常简约,所以让很多人对它的观点理解产生了偏差。

试想,一个人对所做的事,有了透彻的了解,能够把握住它的走向,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做事,还会失败吗,还会有“中不中,猛一冲”这种观点产生吗?“中不中,猛一冲”实际产生于不了解所做的事,又被它背后的利益吸引,而产生的一种莽撞的行为。而执着于房子能够一直获利的人,是因为房子这个特殊的商品,供求关系的转变时间跨度很长,蒙蔽了他们的眼睛,它不像萝卜青菜,今天市场上多,价格就低,明天市场上少,价格就会上涨,它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供求关系才会慢慢发生转变。

所以,《道德经》又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遵循客观规律,不执著,所以不会失去所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