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各地经济“成绩单”表现如何?数据背后有这些新变化
今年一季度,面对疫情考验和外部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以18.3%的经济增速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同样,中国区域经济也呈现出强劲复苏势头。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陆续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各地经济“成绩单”表现如何?数据背后又会透视出区域经济的哪些新变化?
从经济总量上看,经济大省继续领跑,广东、江苏、山东仍是全国前三强。具体来看,一季度广东省生产总值为27117.96亿元,江苏省生产总值为25878.38亿元,成为一季度两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此外,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等6省份的经济总量也超过1万亿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所长 高国力: 全国经济总量排在前面的省份,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规律性增长态势,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引领作用,信心的作用,这对于整个全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盘也是很好支撑。
从经济增速看,区域经济全面恢复的态势更加明显。一季度,全国31个省份GDP增速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湖北、海南、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江西、重庆8省份经济增速超越全国增速。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去年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省份湖北,今年一季度以58.3%的经济增速排名全国第一。虽然其中有基数效应影响,但从工业、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的趋势中可以看出,在面对新冠疫情的巨大困难挑战中稳住了基本盘,跑出了经济恢复的加速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立群: 这个恢复不仅是生产,需求端,譬如说消费市场,包括一些投资也都是在进一步恢复,所以全面恢复,从区域层面来看表现更充分。全产业链恢复和区域经济整体恢复会形成大体同步的态势,这个态势会支持中国经济一个全面回升向好的态势在今年会不断的发展。
创新驱动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新动力
从今年一季度各地公布的经济数据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传统产业大省,还是经济改革前沿,新动能均保持了高速增长,而创新驱动更是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一季度,在广东2.7万亿的经济总量中,新经济占比首次超过四分之一。先进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愈发明显。一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27.6%,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而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的山东,数字化正在成为推动当地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从2018年开始,山东启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链供应链高端跃迁速度明显加快。今年一季度,工业技改项目5082个,同比增长45.4%,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7.0%,最具发展潜力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均呈现出两位数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立群: 从现在的经济恢复来看,创新驱动,包括技术改造这个活动越来越活跃,很多地方都在创新这个能力的提高方面下功夫,在增长后劲上下功夫,这也是区域经济恢复当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特点,包括创新驱动的能力的进一步的夯实。
不仅在工业制造业,体制机制的制度创新,更是让区域经济发展迸发出活力。从一天完成企业注册的极简审批,到百万人才进海南的行动计划,自2019年以来,海南三年间已发布超过100项制度创新成果,海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截至今年3月底,海南自贸市场主体约123万户。今年一季度,海南省以同比增长19.8%的增速排在全国第二,仅新兴服务业就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所长 高国力: 体制机制的创新也对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季度最典型的就是海南省,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些文件、举措,逐步的落地和实施,对海南的这种一季度的增长和整个“十四五”的发展都会搭建起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
创新驱动下各地新经济蓬勃发展,在安徽,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2.2%。 在湖北,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光纤、平板电脑产量分别增长7.5倍、1.6倍、3.3倍。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张建平: 目前中国经济总体上来讲,我们正在逐渐的朝着高技术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去迈进,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事实上就需要努力的去提升发展的质量,让我们能够不断地去提升人均GDP的水平,人均收入的水平,也让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地增强,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地向着2035年和2050年中期和远期的目标去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