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发散思维看出书的言外之意要看出书里的言外之意,同时在做笔记时也应写出这言外之意。就是说除了字面上的内容,还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和联想,理解字里行间的深层意思——作者写作的背景是什么?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内容是什么?这样你不但能深刻理解到这本书的含义,还能为你自己的思想赋能。b. 用主题阅读法拓展知识面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主题阅读”的概念,是指根据一个主题,同时翻阅几本同类书籍,针对里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阅读学习。这里我进行一下延伸:现在的网络时代,不只是书籍,还可以包括有关的文章、音频、视频等媒介,都可以作为主题阅读对象一起收揽来进行知识延展。在同一时期内有针对性地交叉阅读同一个主题的信息,可以帮助自己系统而高效地整合和理解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不同的知识来源能够实现关联、互补和融合,建立起一个更趋完整的知识体系,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知识才是真正被吸收,实现书籍“为我所用”。比如我曾经想了解结构化思维,就挑选了《金字塔原理》和《结构思考力》这两本书同时阅读。前者是美国作者,理论性很强;后者是中国作者的本土解读,更接地气,也有更多的本土实际应用案例。两者互为补充完善,让我能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点。c. 改变阅读旧观念你看书时是不是习惯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但现在我劝你改变这种“看完全本”的旧观念。看书并不需要全部看完,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专门看对自己有用的部分。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太功利,看书不看完还叫看书吗?其实这跟每个人的阅读目的有关。看书主要分为娱乐消遣类和通识学习类。前者可以跳着读,轻松浏览完,不用特别记忆知识点。后者往往要带着学习目的,对其中的知识点就要特别关注和理解。况且很多人的阅读时间都非常有限,而一本书并非整本全都写得很好或是对自己有用。所以根据你的阅读目的,在有限的时间里直奔主题,重点看自己感兴趣的或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部分,然后再进行实际应用,这本书对你来说才是有价值的。从这一点延伸开,看书也并非只有一成不变的速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书的某些部分放慢速度看,可能还要反复看几遍去细细琢磨和掌握内容;对某些部分则可以加快速度翻过去甚至是忽略不看。带着问题和思考去阅读,才是有效阅读。愿你所看的每一本书,都是与作者的有效对话和思想碰撞,成为人生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