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我不行”,你的回答,影响他一生
全文2004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无数次这样的时刻:
参加演讲比赛,看着前面的小朋友都表现得很好,担心自己会忘词、出丑,甚至想放弃比赛;
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同学们自告奋勇,当负责人,孩子不敢吱声,觉得自己不行;
刚学自行车的时候,老是摔跤,孩子非常泄气:“太难了,我肯定学不会。”
在困难或挑战面前缺乏自信,想要退缩、放弃,是人之常情,这是刻在人类基因里某种趋利避害的本能。
而孩子年龄小,经验少,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在这些时刻,父母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孩子说“我不行”的时候,告诉孩子“随便你”、“那就算了”的父母,只能让孩子学会轻易放弃;
否定孩子的感受、批评孩子“没用”的父母,破坏了孩子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父母正确的回应和引导,能够给予孩子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教会孩子坚持,提高孩子的逆商,这对他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
理解孩子的情绪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胆小怯懦、退缩逃避的样子,听到他说一些灰心丧气的话就气不打一处来,想要鼓励孩子迎难而上,可话一说出口就变成对孩子粗暴的指责和否定:
这些话语只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更加忐忑、泄气,停滞不前。
家长首先要正确回应孩子的情绪,表达接纳和理解:
“看着是不简单呢。”
电影《奇迹男孩》里,小男孩奥吉一出生就身患恶疾,面目畸形丑陋。为了给奥吉最好的保护和教育,妈妈一直在家担任儿子的全职家教。
当奥吉完成四年级的学业时,为了让他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父母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直接送他去普通学校接受正常教育。
奥吉的上学之路注定是艰难的,刚开始,当同学一样的目光,嘲讽讥笑,让奥吉愤怒又难过,不想再去上学,妈妈一直都用她无条件的爱、充分的耐心和包容,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
《奇迹男孩》电影截图
当孩子在父母那里,发现那个不坚强、会害怕、想放弃的自己也能被接纳、被爱着、鼓励着时,会拥有更多的勇气和自信,去面对挫折和挑战。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培养成长型思维
许多孩子是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好、害怕失败,才不敢挑战。
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让孩子明白失败、做不好也没关系,敢于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才是重要并值得褒奖的。
可以告诉孩子:“放轻松去做,别怕,结果不重要,参与的过程最重要。”
平时不要过分看重成绩、结果,多关注和赞赏孩子在过程中努力、勇敢、坚持、毅力等品质。
此外,在孩子遭遇挫折,自信心受到打击,说自己不行的时候,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培养他的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通过研究提出“成长型思维”这一概念。
固定型思维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失败,便认为自己能力不行,而非努力不够,于是拒绝尝试,害怕失败;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渴望挑战,能够直面失败,并吸取教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绘本《鞋子里的盐》就讲述了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改变自我认知,树立成长型思维的故事。
乔丹因为身高原因,被个子高的人欺负,因为输球而沮丧,妈妈说“往鞋子里撒点盐,然后真诚祈祷就会长高”,努力了两个月,乔丹发现自己没有长高,非常失望。
这时,爸爸告诉他:
一直执着于长高这件事的乔丹想了想爸爸的话,豁然开朗,不再消沉,刻苦练习。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努力练习的成果得到了回报,突破了对手身高的限制,为团队赢得了关键的两分,最终取得了胜利。
乔丹的爸爸,正是在无意之间向孩子传达了一种“成长型思维”:比起身高这种很难改变的“天赋”,毅力、决心等可以改变的因素才是应该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和失败时,应该更多地归因于可以改变的部分,比如练习不够、方法不得当、没有坚持到底······
表扬孩子时,避免夸“聪明”等无法改变的天赋,而是夸孩子的努力、细心等可以变化的品质。
一旦孩子形成了成长型思维,就不会那么惧怕失败和挫折,勇于通过实际行动改变现状,内心更加强大。
给家长的建议
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也容易导致孩子缺乏自信,遇事逃避、退缩。
比如过度保护,过度担心孩子,不让他做一点有难度的事情:“哎呀,小心点,我来倒,别烫着了!”“别跑太快,会摔跤!”
还有包办太多,什么事都帮孩子做好了,孩子缺少独立做好事情的经验,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影响自信心。
因此,家长还需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独立做事,不断尝试和探索,积攒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