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一杯奶茶,有助于减少后悔

2021-05-13 17:56

多喝一杯奶茶,有助于减少后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梁捷

除了快乐和悲伤外,后悔可能是最常出现的情绪之一。

早上,没能够在听到闹铃的时候起床,错过了常搭的那班公交或地铁;中午特意点了减脂餐,在同事们团购奶茶的时候,一念之差选择了“上车”;晚上想要早睡一会儿,在刷完视频、打完游戏后,发现已是半夜两点。

从某种程度上说,“后悔”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想要剔除,却每每出现。

在经济学者梁捷看来,后悔与“冷热情绪鸿沟”相关,我们在冷静的时候,常常难以想象自己陷入某件事情时的心理状态,会高估自己的理性和抵御诱惑的意志力。

在本文中,梁捷将从人们面对五一假期的情绪变化入手,为我们详细讲解人为什么会后悔,后悔又能够怎样避免

面对假期,你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面对一个长假期,比如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你觉得什么时候最快乐?这个问题我问过不少人,可是大家的回答似乎都不太一样。

一些人回复我,在还没有放假的时候最快乐。比如五一假期,有些人在4月26日,27日开始觉得快乐,憧憬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这种快乐在4月30日达到顶峰,想到即将开始的假期,就觉得浑身有力。

而真正到了五一假期,睁开眼睛,似乎也没那么快乐。并且随着假期的延续,快乐水平反而开始递减了。

另一些人是延迟型的。他们会把五一假期安排得很充实,做了很多事,比如去很多地方旅行。但在旅游的过程中,可能也没有太多时间反思和体会。

等到放假结束,工作之余,再细细体会前几天的生活,觉得收获很大,回味无穷。他们的快乐水平反而在节后达到顶峰。

当然还有很多人的快乐水平是随着假期延续而变动的。他们放假之前倒也没有多想,五一第一天,醒来想到今天不用上班,有一点茫然,不知道做什么。到了第二天,一想又不用上班,于是变得更快乐。

5月3日的时候快乐达到顶点,5月4日就开始下降,因为知道假期的余额不足,只有一天可以玩了。到了5月5日,可能一点都不快乐,情绪状态变得与正常上班的日子差不多了。

有的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假期快乐曲线”,快乐水平在假期里先增加后递减,形成一条倒U型的曲线,可能大多数人都属于此情况。

假期的快乐,对于整日忙碌的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也知道自己的快乐水平会在假期里经历波动,于是他们就尽量把它提早,很早便开始设想这次假期的快乐,脑子里想过千百遍以后,假期真的来了,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失望。

另一些人则努力抑制自己在假期里的快乐,这样一来,假期后才能开心地回味。可以说,不同人对于时间的看法截然不同。这就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连续时间里的个人选择

时间偏好的不一致性,常常导致后悔

行为经济学家西蒙森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研究美国年轻人选择读大学的行为特征。

我们都知道,美国各个地区的气候差异巨大。有些地方,比如佛罗里达或者南加州地区,阳光明媚,四季温暖,一年里大多数时间都可以去海滩边玩。而另一些地方,比如北方五大湖地区,天寒地冻,四月份还在飘雪。

美国大学采用申请制,每个人可以申请多所大学,在拿到offer(录取通知书)以后,能够慢慢决定自己要去哪所大学读书。而各个大学为了吸引学生,都会举办“开放日”活动,即在那一天开放校园,欢迎所有感兴趣的人来参观。

西蒙森拿到一项数据,包括562名学生的信息。这些学生均获得了不同地区大学的入学offer,并且在决策选择哪所大学之前,参加过学校的开放日。

西蒙森猜想,学生是否会接受offer,可能与其在学校所在城市,以及校园本身感受到的天气环境有关。

为此,他特地找来各个学校开放日当天的当地天气数据,并主要分析其中与云有关的数据。云的数据从1到10,1表示万里无云,天气晴朗;10则表示阴云密布,很可能下雨。

西蒙斯分析两者关系后发现,云的数量每增加1,即天气恶化10%,学生接受这个学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2%~3%。

这是一个令人大为意外的结论。天气越糟糕,学生却越有可能接受这个学校的offer。这似乎与直觉相反,难道这些即将成为大学生的人不喜欢阳光沙滩,反而喜欢阴雨连绵?

西蒙斯做出了解释,每个人在阳光明媚和阴云密布环境下的认知和决策模式不同。天气好的时候,人们可能去沙滩,可能与朋友聚会。在有太多户外活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他们恐怕不大可能去参加大学的开放日活动。

在阴云密布的时候,人们可能没有什么事情做,会更想去大学看看。并且在这种日子里,人们会比平时更热爱学习,更看重大学所能提供的机会,最终也更有可能选择这样一所大学。

而很多学生在入学以后,却常常会后悔。比如芝加哥大学,它的确是一所很好的大学,但芝加哥一年四季经常暴雪,让人一想起迈阿密的“阳光沙滩”就后悔不已。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时间偏好不一致”。入学前你以为自己是喜欢芝加哥的,可入学后你发现,原来自己更喜欢的是迈阿密。

时间偏好不一致所导致的后悔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点,尽量减少事后的后悔。

多吃一块蛋糕,可能会让你减少后悔

行为经济学家罗文斯坦和雷宾等人,曾提出“推测偏好”理论,用以解释此现象。

简单地说,在事情发生前,一个人只了解了自己事后偏好的方向,却无法完全了解自己事后偏好的总体范围。比如一个高中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知道天气越好、温度越暖和,自己会更开心。但在上大学前,他们可能会低估天气对大学生活的重要性。

只有上了大学才知道,下雪天无法在室外举办活动,比如开party,而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也会减少。这些都是在上大学后,切身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总结出来教训。

在现实生活中,另一个对我们有启发意义的例子是购物。也许今天我们主要选择网购,但只要疫情缓解,还是有不少人更喜欢去超市购物。然而等我们把东西搬回家,会经常发现购买了不少计划外的东西,可能正好看到它打折,或者它恰好放在手边。但我们内心很清楚,其实自己并不需要这些商品。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减少事后后悔的可能性

行为经济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田野实验。他们在超市门口,拦住一些正准备进去购物的人,并告诉他们自己正在做一项研究,希望他们能够配合。

被试者们被要求在进入超市之前,先将准备购买的商品列成一张清单。写完之后,他们被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这些人需要吃完一块麦芬蛋糕后再进去购物;另一组为对照组,他们被要求先进去购物,等出来后再吃一块麦芬蛋糕。

所有人的购物结束后,研究者会记录下他们真实购买的商品,并与其原有清单做比较。

结果发现,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都买了不少清单上没有的商品。但在对照组购买的商品中,有51%是购物清单上没有的;而在实验组购买的商品中,只有34%是购物清单上没有的。两者的唯一差别,就在于实验组的人进入超市前多吃了一块麦芬蛋糕。(以此类推,奶茶可能同理)

对现代人而言,我们很少会真正地缺少食物,缺少热量。但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我们会在饥饿状态下,不自觉地购买更多高热量的食物。这种诱惑非常巨大,“理性”往往很难抵制。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吃饱后再购物”,就可能显著降低潜在的损失

弥合“冷热情绪鸿沟”,才能让自己尽量无愧于心

以前的经济学学者们认为,人的选择都是独立的。比如今天是否会抛出某支股票,与出门时是否与伴侣吵架无关。但是,我们所面临的可能是一个个独立事件,人却生活在一个连续的时间里。前前后后发生的每件事,都可能会影响个人决策。

罗文斯坦曾提出一组有趣的概念,可以有效地解释这种推测偏向,即冷状态和热状态

冷状态是本能因素不太活跃的状态,此时我们头脑冷静,判断清晰,可以准确地运用自己的理性进行决策。热状态则是本能因素非常活跃的状态,比如我们饥肠辘辘地冲进超市购物,此时可能就处于热状态。在热状态下,本能会压倒理智,让人做出更多非理性的选择。

冷状态和热状态的差距很大。我们在冷状态的时候,常常难以想象我们处于热状态时的心理,高估自己的理性和抵御诱惑的意志力。就像我们购物回家,从购物袋里一包一包往外掏薯片的时候,经常反思,“我为什么会买那么多薯片”。

这是因为,在我们“冷热状态”交替的过程中,已经丧失了有效推测自己效用的能力,这种现象又叫“冷热情绪鸿沟”(hot cold empathy gap)。

我们有很多具体的例子可以证明“冷热情绪鸿沟”的存在。比如说,一些人在结婚的时候,双方都处于热状态,会高估收益而低估自己在冷静状态下所判断的成本,以至于结婚后不久就想要离婚。

冷热情绪鸿沟还会导致一些自我控制问题。如前面说的购买薯片,影响减肥,同样包括戒烟,刷抖音,打游戏,晚睡晚起,熬夜通宵等。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以前我们身边主要是抽烟、喝酒这些“传统项目”,但是到了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新产品都直接瞄准了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直接朝向容易上瘾的方向进行设计。

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自我控制都存在一些问题,无论男女老幼都是如此。每次自己接触到容易上瘾的东西的时候,人会处于一种热状态,无法控制自己。而到了冷状态的时候,又悔恨不已。

很多学者指出,既然没有办法控制冷热情绪鸿沟,那么争取充分利用它带给我们的好处,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比如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只有半夜才有写作或者艺术创作的灵感,干脆将自己的作息调整为“昼伏夜出”,白天睡觉,晚上工作。

只要在热状态能有效工作,让自己在冷状态的时候也不至于感到内疚,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的后悔感。或许,达成与自己的和解,才能最大限度地无愧于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梁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