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 | 琴台 高山流水话知音

世人皆知古琴台在汉水之南(即汉上)、龟山之西、月湖之东南。殊不知,古琴台是琴堂的延续,是琴堂毁没后的易地重建。

琴堂坐落在今武汉市汉阳区永丰街三眼桥之西北至琴断岭之间。琴堂创建具体年代不可考,应在南北朝已有之。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登琴台》诗,诗里虽然只描写了琴台的荒凉颓废,没有指出琴台的所在地点,但是他的父亲梁武帝萧衍在未建国称帝前曾住在汉阳,并且筑有萧公城。当年萧纲所登的琴台应该就是现在的汉阳琴断岭琴台,据此,汉阳琴台是在距今1400多年南朝时代以前就建造起来了。

伯牙弹琴并与钟子期相会为何在今三眼桥一带,这是因为黄金口、琴断口至三眼桥一带原为汉水古道,如今尚存有琴断小河,其东岸是米粮山、仙女山等山脉,伯牙溯汉水而上,在此弹奏高山流水曲,实为情景交融,有感而发。这一带有琴岭、琴断小河、琴断口、碎断山及古名“琴堂”、琴堂渡(平塘渡)、琴塘桥等,都是佐证。

很长时间有琴台“北宋已有之”之论,则源于《皇宋书录》的记载:“宝晋斋书,有'琴台’二字,可与吴居父'压云’字比。”所以王葆心在《续汉口丛谈》中说:“琴台在北宋时已有之.......据此(指《皇宋书录》),知当时武汉北有琴台、江南有居云二名亭,皆名人之书也。”

明信片 皮忠勇收藏

清代以前,史志典籍上未记载琴堂或琴台。今古琴台门匾“琴台”二字为北宋书法大家、湖北襄阳人米芾所书,那时的琴台如果在,应位于平塘渡的琴堂,极有可能在北宋时琴堂已更名为琴台,或者说琴堂与琴台两名同时并用,或者说是到时清代嘉庆《湖北通志》时,为使已有新琴台与原地的琴台相区别,才叫旧琴台为琴堂。嘉庆《湖北通志》云:平塘渡,在汉口西十里,一名琴台,相传伯牙弹琴处,是此一琴堂,即平塘渡也。这里的平塘实则由琴堂变音演化而来。

根据上述极为零星的文字资料,我们可以大致归纳一下,琴台又称琴堂,至迟在南北朝已建,可能毁了后在宋代又有了重建。明代早期已不存在了(明代的嘉靖、万历两本《汉阳府志》上均未记载琴台)。这个琴堂从字面上理解应是房屋建筑,但是什么风格,用什么材料建的,有多大,就而得而知了。至于今古琴台则是以后的异地重建了。

今古琴台大约为明代后期所建。如上所述,于明代中期的万历《汉阳府志》(成书约1584年)未记载有琴台,而明代未的周圣楷所编《楚宝》中就记载“汉上琴台在府北二里”,也就是说汉阳城北二里处,建有琴台,清末黄彭年撰文《重修汉上琴台记》指出:客有问,于予曰:“台乌乎始?曰始乎堤,堤之筑也,始于明万历。”这里所说的堤,可能是永丰堤,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在龟山南,凤凰山西筑永丰堤,由于该堤有东挡长江水之作用,所以处堤之西的田地(琴台周边)无江水患,为“永丰”。1919年叶锡年在《琴台记略》序中说:“汉阳人为余云:斯台起于明之万历,清时毁于兵。”指明了汉阳知情人对叶说,此台(琴台)起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时毁于兵战中。

明代时的琴台,史籍上只有些蛛丝马迹般的记载,充其量让人们了解这里曾经建有琴台,至于这时的琴台具体建的年份、制式、毁于何时,就没有文字可以考证了。

清代,古琴台有几次大的重建重修。清嘉庆年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在现址上重修古琴台。这次重建重修的古琴台,规模已相当气派,清人熊宪成在《重修伯牙琴台赋》中描述,“其台之选材也,铜柱柏梁。其台之结构也,鸾翔凤舞。其台之壮丽如章华之巧,而精其台之整饬,如测景之雄而古。”汪中代毕沅在《汉上琴台之铭并序》中不仅描绘了琴台建筑的精美,还描写了四周的环境:“层轩累榭,迥出尘表,上多平旷,林木翳然,水至清浅,鱼藻交映。可以栖迟,可以眺望,可以泳游,无寻幽涉远之劳,靡登高临深之惧。懿彼一丘,实具二美,桃华渌水,秋月春风,都人冶游,曾无旷日。”遂成为汉阳有名之古迹。“观台之盛,栖舍栉比,士女如云。”文人墨客蜂涌而至,咏诵诗文不计其数。

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武汉交战,在混战中琴台蒙兵燹之灾,建筑全毁,瓦砾堆叠,荆榛丛集,成为一片荒址。光绪八年(1882),汉阳知县龙艮山在任时重修古琴台。光绪二十年,知县李观涛加修琴台。辛亥阳夏之战时,琴台遭受破坏。1924年,古琴台得以维修、增建,有台有轩、轩面湖依山。1938年,古琴台遭受日军飞机轰炸,其前半部被炸毁,仅剩门楼及高山流水轩一座,直至解放前夕,荒凉破败,不堪观瞻。

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琴台所有建筑,复修了古建筑的原貌,场地也有所扩大,并在西群地修建汉阳工人文化宫(一并归武汉总工会管理),古琴台成为武汉三大名胜之一。1981年武汉市总工会出资对古琴台进行全面维修和增建。

2002年4月,在实施月湖一期整治工程中,改造了琴台广场,新建了琴台边的月光广场和亲水平台广场,并建设了长40米、宽1.6米的高山流水浮雕一组,使琴台周边面貌大为改观,景观效果大增。2013年,市、区政府实施琴台维修保护工程。

今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由前门、通廊、照壁、琴台、琴堂等组成。曲径回廊,粉墙碧瓦,掩映在湖光山色、茂林修竹之中。进大门,过小院,出茶室右边门,迎面是清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照壁。照壁东侧有一门,门额刻有宋代襄阳籍著名书法大家米芾手迹“琴台”二字。进门后即为曲廊,廊壁立有历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记。与曲廊形成对景的西端有一座在古沧浪亭遗址上重建的六角亭,飞角留丹,是饱览月湖水景的佳处。从这里望去,梅子山与龟山倒映在湖中,水光潋滟,山色空濛,云飞湖上,鱼跃波腾,一派生机画面。再往前便是琴台的主体建筑琴堂,琴堂为单檐歇山顶、四周通廊、外加抱厦的殿堂,形制宏奇、富丽堂皇,矗立于平台之上,湖水拥抱,颇具特色。

琴堂额上悬“高山流水”匾4字,由宋湖湘《题壁诗》模刻而成。殿堂前侧另用汉白玉砌成一座石台,象征伯牙抚琴遗址。台中央立方形石碑,刻有“琴台”二字和“伯牙抚琴图”。台周围有石栏杆、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故事浮雕,为清代文物。琴堂西侧树立一大型“伯牙会子期”知音雕塑,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刘政德于20世80年代中期所作,为武汉市顶级标志性雕塑之一。

80年代的琴台

琴台小院内有蜡像馆,再现了高山流水的故事情节,包括“赴楚还乡”“子期听琴”“高山流水”“摔琴谢知音”等几组蜡像。在“高山流水”正厅一侧,有一座大型的知音塑像,高3.8米,宽4.8米,用料采用灰色混凝土,却颇有花岗岩之效果。两位鬓发苍苍、白髯下垂的老者,脸上洋溢着欣喜诚挚的仪容,四手紧握,互诉真情,充满相见恨晚之神情。院内还有新建的“伯牙会知音”雕像一座,有“画龙点晴”之效果。

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古琴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琴台内的碑刻极具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除上述琴台门额“琴台”二字、道光“印心石屋”四字等外,琴台的碑刻还有“一碑三绝”,即为岭南宋湘的琴台题壁诗,文词、书法、镌刻均为上乘。碑文是:“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人愁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 ,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

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今梅县)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工书法能诗文。有《红杏山房诗抄》存世。他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暮秋登琴台,忽而有感不能自已,欲索题诗,不料随员未备大笔和纸张,遂急束竹叶代笔,宋即题诗于壁上。宋湘的题壁诗对琴台的故事采取了不肯定的语气,但其文本身诗意潇洒,表述别致。其字书得酣畅淋漓,大气磅礡,龙飞凤舞,书法韵味极致,历来深受书家所赏识。视为书法艺术珍品。中国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董必武、叶剑英参观琴台后,均索取了竹叶碑的拓片。

在碑廊里,还有清末著名书家杨守敬写的《重修汉上琴台记》、汪中书《汉上琴台之铭》和《附伯牙事考》等等都是书法极品,也是碑刻极品,均镌刻在大理石之上,亦是研究古琴台的宝贵资料。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