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会长风采 —— 林海钟
林海钟
林海鐘艺术简历
林海鐘博士,号卧霞散人、钱塘后来生,林泉阁主人。现居钱塘西湖之畔,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书画鉴定中心副主任。林海钟年少成名,画艺精进,作品涉及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题材甚广,主张国画以笔墨为宗,以书入画传承古意,为今人所用,提倡文人画风,并认为以画悟道是国画的至高境界,曾参加新文人画运动,为当今学院派畵家代表。其作品水墨画萧散简淡,极具禅意。赋色之作艳丽古雅,传承唐宋遗意,代表作有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作品《墙》,主笔灵隐寺大型壁画《济公行化图》和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画作《鉴真东渡图》等。
宗炳「画山水叙」讲义
林海钟
(「叙」与「序」通。台北图书馆藏明代嘉靖刻本为「序」字,明崇祯虞山毛晋汲古阁刻本为「序」字,于安澜「画论丛刊」选本为「叙」字)
这篇文章是山水画论的第一篇,是山水画论之始祖。绘画山水之发明在美术史上是一大事件,绘事之大莫过于山水,山水画的意义通过宗炳的这篇文论说出,是山水画实践的基本认识和终极目的,可谓是至理。宗炳是一个不仕的高人,逃于山林,古代很多高人逃禅,他是逃于山水。慧远是隐于庐山的和尚,在庐山有莲社(慧远本是儒生,精通诗、礼和庄子。二十一岁成为释道安的弟子披剃出家,大约三十岁左右到庐山,从此不涉尘世,送客止于虎溪。莲社并不存在,只是传说,起于中唐,宋人也承其说。中国佛教史权威汤用彤先生有详细考证,为学术界公认。)慧远就是莲社的精神领袖,当时在庐山聚集了一大群高人,翻译佛经,研究佛经和修炼实证,是方外的中心,著名的「虎溪三笑」讲的就是慧远、陆静修、陶渊明在庐山的故事。(「虎溪三笑」只是个传说,世俗皆深信不疑。慧远多次邀请陶渊明上庐山,均遭婉拒。且陶渊明患足疾,出行乘篮舆。陈寅恪先生有专文论证。陆静修是道士,归隐庐山时慧远已去世。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长任继愈有考证。《高僧传》义解三晋庐山释慧远传,均不见陶、陆二人名字。宗炳不是慧远的弟子。《宋书》宗炳传只说他「入庐山,就慧远考寻文义」他在庐山才五十多天,下山后一辈子好游名山大川,晚年走不动了还卧㳺。《慧远传》中有一条材料记到雷次宗及宗炳等一百二十三人,集佛像前敬香而誓。誓文是慧远决定刘遗民执笔,皆称为「同志」。故宗炳与慧远只是向前辈讨教和切磋学问的关系。李龙眠画过虎溪三笑图,此是艺术创作,需要与历史事实分开来讲述。)宗炳就是慧远的学生,「画山水叙」讲了为什么要画山水,画山水的妙用,这篇文章是画山水必读的经典,而且是作为实践指导的一篇论述,尤如道家的「道德经」,此文论以「叙」名。
《唐樟》 83cm×30cm 2020年 紙本水墨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汲古阁本与于安澜选本为「映」,台北明代嘉靖本为「应」,「应」是主心,「映」是自然,故当解为「映」字),此言圣人和贤者的区别。圣人与贤者的境界已经现露,宗炳自认为是贤者,未能达圣人之境,故是篇以味像的角度品读山水。山水是「质有而趣灵」,「质」人多能见之,而「灵」见之者少也,由圣人之指出,山有灵是共识,「质有」乃为有形,可见可摸,「灵」则是无形的存在,或者说是没有固定的、变化的东西,「灵」也许是可以感知,但不能目见,所以灵与质的总体观不能断裂和片面观之。此无形之灵栖于有质之山水,乃有灵之山水。求其灵动味其象也,故「质有而趣灵」,所以我们的书画也是如此,气韵就是有灵的、无形的部分,笔墨、形象、色彩等则为书画中有形的部分,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才是事物的实质。山水所谓「仁智之乐」就是山水之游的意义,此亦圣人指出而发明山水之大义也。圣人们的山水游历过程中,他们看到了什么?宗炳认为圣人对山水的「法道」是仁和智,称「仁智之乐」,作为贤者的宗炳只能体味和「味象」圣人的智慧——「仁智之乐」,同时又观到「圣人以神法道」的境界,他能明白,但他不是圣人,他是贤者。宗炳认为他的老师慧远是圣人,能法道的,而他不能到这个境界,但可体味和通道,山水之形和自然万象就是道的体现,山水不会说话,但是其象不也就是道吗?山的形雄浑敦厚,水则灵动变化,充满生机,山水之自然之本质就是「仁智」的表现,所以「不亦几乎」,这是宗炳的定论,说明山水的仁和智,按照圣人之教,把山水的仁与智展现给世人,他开始揭密了。他按先圣之教去游走山水,他说他眷恋庐山与衡山,经常游走于荆楚的山山水水。体圣人之意。庐山与衡山是他的亲人,荆楚山水是他的兄弟,他在走亲戚。宗炳把山水的密秘揭示给大家看。
《登高圖》 70cm×38cm 2020年 紙本設色
「不知老之将至」,入于山水游历之中,时光流逝,而自不知也。「凝气怡身」,是修行者的修炼状态。「石门之流」是论道者,是哲思,哲学和修身是圣人所为,如老子、孔子,包括宗炳的老师慧远。他认为他不能象圣人一样,所以画山水体道,享受仁智之乐,这是他给自己的定位,山水画于是产生,「叙」之意义由此而阐明。「画象布色、构兹云岭」:「象」与「像」,「象」是大象,「像」是形。图画山水,「云岭」是形,而目的是体味形之象也。「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赵孟俯论古意所追即古贤之意,故之前就有宗炳言「中古之上者」之意,赵氏所归正中宗炳所言者,所以古意之传,由来己久,古意即仁智,所以中正雄厚是山的特质,也是圣人的相貌,黄宾虹论宋画「浑厚华滋」,可谓一脉相承,这就是境界,宗炳的「意求中古之上者」,赵孟俯的「古意」,黄宾虹的「浑厚」是指向同一的归旨。妙绝了!证到此境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了。以上解「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两句的意思。「旨微于言象之外,可心取于书策之内」,这个是个比喻,是下面说「况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二句的比喻。这很妙,很多人看不懂,是说要抓住语言文字图象之外的意,而不是言象本身,这是要靠悟性的,庄子有「得鱼忘筌」,「得意忘形(言)」之说.所以「旨微在言象之外」也。宗炳认为像这样聪明的人才可以去读书,不然就读不懂书,何况身体和眼睛的局限,这是需要打破的。如果不能打破局限,就会被物象的表面所蒙蔽,只能「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了。我们现在的写生和临摹都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表面和无知,这样看宗炳的悟性果然超绝,宋代苏东坡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也是这个意思,现在某些傻瓜就认为不要形似了,形似是最初级的认识,还要看形之外的东西,比如气韵,所以气韵追之,形似在其间,这是张彦远的论述。得意忘形,这就是画,忘形而形在其中,笔墨如此,吴仲圭「一味中锋」,笔下难道就没有山水了吗?所以,从晋之宗炳、宋之郭河阳、元之赵松雪、明之董其昌,现代之黄宾虹所言所画可谓是一以贯之。
《靈巖寺圖》 68cm×35cm 2020年 紙本水墨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这是山水的观法,左右游走和以大观小的方法,「迫目」是我们入于山林中所见之常态。也说明眼睛的局限,身体小而山大,不能看到整座大山。所以用两个方法:游走和鸟瞰;「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是为六法之中的「传移模写」。其实,宗炳知道这也是行不通的,「传移模写」不过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而己,所以,怎么样才可以得山水之真呢?他说,「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迥」;这是观想中的结果,非目所能遇也。所以画山水即使左右游观或鸟瞰也是不可能得其真的,这就是局限(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而观画之人「徒患类之不巧」,所以看画人就关心画得像不像,那么透视最像,透视却是错觉,那么画错觉就好了,这是宗炳对视觉局限的批判。所以不要为那个错误的象而去模写,这样太辛苦了(不以制小而累其似),况山水乃大物,瞳子之局限,必不能得山水之真相,如何为之?宗炳说,要把比例关系画和谐,「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要把自然的山川关系弄对,这样嵩山和华山的秀美,山中的幽玄之灵气可以成就一幅山水画了(「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此刻宗炳的思考从目睹进入了观想的境界,在此,知目睹之不可靠了,甚至观想的不可靠,被他不断实证分析,而慢慢进入更高的层次——心会的境界。「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书上的断句不对,应如我这里的断句才能读通,大家注意一下),「应目会心」是佛家的观点,万物由心,故目遇者与心会也,无心则不会,会也不会,昔释迦拈花,迦叶目见而会心一笑,这应该是「应目会心」的典故吧。这是宗炳作为佛弟子的世界观,所以「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者成巧」。这样看目见与观想是浅层次的思考,而以心法来认识山水也许更加本质,由外至内,再由内至外,这很像《楞严经》中讲五蕴和六识的方式,如果大家读过应该很理解宗炳的这个观点,佛尊者说法与阿难,由眼识到心识的方法。山水画论中,我首推宗炳此篇为第一义,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山水画此篇如佛经般的重要。我为此而赞叹中国山水画的伟大!
《天台寒岩圖》 70cm×36cm 2020年 紙本水墨
「目亦同应、心亦俱会」,目应物,应物是目,应目是会心,这样的次第,这比西方的心理学和视觉的分析,更直接,更清楚明了,十来字说明白了。「应会感神,神超而理得」。能够应,与心会,这太神奇了,以此可以发现我们作为人的妙绝,发现人的这种能力,不能不说是一种感动,从而可以从这种表象而得到真理的认识,而这个理是超越于神的。以这种认识再去画山水画,岂不是简单了,所以宗炳说「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也就是说心的妙用和应会的神奇都清楚了,再画画只不过是假借画来说事,故云「虚求」也,「幽岩」乃为虚求非实也。宗少文见到是「心识」的境界,拿山水画说事。「又神本无端,栖形感类」神是无形的,气韵的无形,但有它的气质类别,比如浑朴,奇绝之气,所感于形,故为「栖形感类」。「理入影迹」,前所谓山水「以形媚道也」,「诚能妙写」。之前讲的真理,也就是神超之理,再入于绘事,只要敞开心怀就能妙写丹青。宗炳言至此时,亦已经把理说尽了,故云「亦诚尽矣」。之后绘事就是心态了,泊淡而为之,所以,「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这即是禅定的工夫,「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禅宗有「独坐大雄峰」之境界,此境应该是。此刻,「峯岫峣㠜,云林飘渺」而来。这是初定中山水家的境界,顾恺之所谓「迁想妙得」是此境也。这个境界心神是不着意的,所以「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于其神思」,此「神思」是不思而有此神用也,到此境界时,宗炳把大实话告诉大家:「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巳。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这时的境界时空已被破除。
《浙江潮》 60cm×48cm 2020年 紙本水墨
后记:此文由中国美院林海钟教授在疫情期间网课的讲稿整理而成,以于安澜先生所编《画论丛刊》中「画山水叙」选本为对象,逐句释义与探讨,其中诸多见解有新的角度的解读与诠释。此篇作为山水画的第一篇论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历代山水画实践影响深远,而对其文意的探讨,上世纪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给出解读,就各家观点之不同之处列举如下:
如「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之解读。
杨仁恺先生认为「一是中古的前贤理论遗产如已断绝,可以凭着体验得于千年之后;细微的意旨存于语言形象之外的,可以从历代文献史去寻找。二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但限于昆仑之大,瞳子之小,为了描绘他所经历的山川,则「张绢素以远映」,使之「可围于方寸之内」,具体的方法是「竖划三寸,当千初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遥」。三是把脑中留下的印象,通过「应会感神,神超理得」「栖形感美,理入影迹」,于是就「诚能妙写,亦诚尽矣」了。」(《魏晋南北朝的书画艺术》),徐复观先生解释为「通过人之心意与书策,以了解并摄取古人之思想,为画的作用作陪衬以山水本来之形,绘为画面之形,将心所爱之山水,绘成图画实更为容易和真切」(《中国艺术精神》),王世襄「画山水诚非易事,唯天下难事正多,设如非言辞所可表达之精理妙旨,尚能以心体会,何况睹之已熟,会心已久,平时所爱好之山水乎?相形之下,难易判然。」,其它,如俞剑华的《中国画论类编》中对此文的解释「山水画之开始,完全从真山水之写生中得来,宗炳多游名山,对于自然之感受极深,故能发明山水画写生之方法,其中论远近大小,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大山巨岳,完全与现代透视学相合。」林教授对此段文字之解读则不同于前,他认为语言图像是描述的手段和方式,其中必有所失,故得其真悟,必于文字图像之外求之,这是宗炳的本意。像这样聪明的人才可以去读书,不然就读不懂书,以此理判断必须打破身体和眼睛的局限,不然只能「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详见前文对此的解释)
嵩山少林寺图 200x420cm 2020年 紙本水墨
嵩山少林寺图 局部一
嵩山少林寺图 局部二
对《画山水叙》的解读缘起于与我的学生翁志丹博士的讨论,其后又与郑绍昌先生探讨,郑绍昌先生提供诸多有关宗炳、慧远等人物的历史史料(正文蓝色部分),使我们对宗炳的时代有更多的了解,对「山水画序」的解读具有巨大的帮助,此文稿又得好友季惟斋校对,赵柘博士整理成稿,在此对参与此篇讨论的师友学生谨此表示感谢,此讲稿是由疫情期间网络授课整理而成,仅代表我个人现阶段对山水画序的一些认识,请诸同道不吝指证。
林海钟湖山洗眼册作品欣赏
西溪濕地
春淙亭
孤山一片雲
湧金門湖景
茅家埠
吳山藥王廟
靈鷲飛來
吳山天風
長橋伏波
南屏晚鐘
宋人鐵筆
大佛寺
八喜圖
永福茶室
玉帶晴紅
風雨歸舟
不二泉
西泠印社
总第23期
编辑:王杭庆
终审:孙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