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的豹奴——正德皇帝
周 乾
豹子又名花豹,是地球上出现较早的猫科动物。其体型似虎,头小尾长,四肢短健,犬齿大而锋利。豹子性情凶猛,奔跑速度快,攻击性强。我国很早就有关于豹子的记载,如先秦古籍《山海经》卷二之“西山经”就载有“兽多猛豹”。而豹子被宫廷豢养,较早的文献记载见于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卷五十六,其中就有“圈豹槛虎”,其主要目的或为观赏,或为狩猎,或用于祭祀活动。我国历史上的历代皇帝多好宠物,宠物种类以猫、狗为主。然而,明朝有位皇帝竟然是“豹奴”,他不仅下令兴建了以豹子为命名的宫殿建筑群——豹房,而且不惜代价派人去各地抓回豹子,并安排大量“勇士”豢养。这个人就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正德皇帝朱厚照(图1)。
图1 正德皇帝朱厚照
据清代官员英廉编撰的《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四十二记载,正德二年(1507)八月,正德皇帝下令建造豹房,位置在虎城西北角,而虎城则位于太液池西北角(今北海公园万佛楼附近,在西华门西北角,距离西华门约二公里路程)。豹房含有大量正殿、厢房,许多厢房内还有密室。不仅如此,同书卷四十二还记载:在正德七年(1512),正德皇帝又下令扩建豹房200余间,费银24万两。豹房建好后,正德皇帝将其作为寻欢作乐及处理政务场所,而很少回宫。
正德皇帝为了获得豹子,费尽心思,置各种安危或避讳不顾。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在明代产土豹子(猞猁)。据《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二十一记载,正德二年(1507)正月,正德皇帝命令凉州太监张昭在当地抓土豹二三十只,而实际上,凉州在当时处于汉羌边界,抓豹子的官兵出境后很可能会受到女真的攻击,即使这样,正德皇帝也要抓豹子。另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居庸关是北京西北部的门户,明代北京的居庸关产豹子。据《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四记载,正德十一年(1516)二月,正德皇帝命令居庸关太监李嵩等人抓老虎、豹子。无奈之下,守关的官兵们纷纷跑到西山与军都山抓老虎豹子,不仅造成边关镇守兵力的严重不足,而且扰动了居庸关以北的明代皇家祖陵。此外,今陕西榆林靖边县在明代产金钱豹。据明代官员谢蕡所撰《后鉴录》记载,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正德皇帝在榆林巡防时,命令守城官兵给他抓金钱豹。
正德皇帝养了多少只豹子呢?从明代官员严从简所撰《殊域周咨录》可知一二。据该书卷十的“吐蕃”部分记载,正德皇帝的接班人嘉靖上位后,对养豹毫无兴趣,下令或放或杀西苑(今北海公园附近)的各种禽兽,其中正德皇帝喜好的豹、鹰、狗都在其列,几年后,西苑禽兽总数量两万只骤减至两千只。嘉靖七年(1528),提督豹房太监李宽又奏称,说豹房在正德年间原有玉豹九十只,现仅剩下玉豹一只,希望把这只豹子留下来,算是保留祖宗的养宠习俗。这一奏报得到了嘉靖的批准,但嘉靖下令以后不允许进收豹子。由上述记载可知,正德皇帝豢养的豹子数量,至少有九十只。
关于豢养豹子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明代官员沈德符所撰《万历野获编》有部分记载。据该书补遗卷三的“内府畜豹”记载,嘉靖十年(1531),豹房勇士官员张升奏报,说豹房还剩下土豹一只,养豹勇士240名,每年需要粮食2800石(约34万斤),且豹房占地十顷(1000亩),认为养豹耗费人力物力过大,且容易滋生贪腐问题,希望只留下40名勇士养豹,其余安排到兵营。嘉靖皇帝同意此请求。由上可知,豹房的日常开支是非常大的一笔费用,且耗费大量人力。
出入豹房的官兵都必须佩戴豹房勇士铜牌(图2-图3)。铜牌正面图像为一只半蹲着的豹子,长长的尾巴蜷曲伸向前,竖立的双耳呈现出一股警惕状,威严;豹子图像上方刻有“豹字九百五十五号”字样,可说明铜牌的编号,亦可反映豢养豹子的官兵达到上千名。铜牌背面为“养豹军官勇士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字样,意思是养豹人员出入豹房时,须佩戴这块指定铜牌,且不能借给他人,否则会被治罪。铜牌为圆形,上方有云蝠纹状佩饰部分与之相连,并有拴绳孔。而实际上,这些佩戴豹房勇士铜牌的官兵,除了养豹之外,还兼有携豹出猎、护卫豹房等任务。
图2 国家博物馆藏豹房勇士铜牌正面
图3 国家博物馆藏豹房勇士铜牌背面
豹房不但有豹,还有老虎。据清代史学家夏燮编著的《明通鉴》卷四十五记载,一天正德皇帝观看笼子里的老虎打架,突然有一只老虎扑向笼子外的正德皇帝,幸好有大臣江彬上前挡住,使得正德皇帝免于被抓伤。正德皇帝当时还责备江彬,说不用你挡,我自己就能避开。结果另一次正德皇帝观虎时,被笼子里的老虎抓伤了,正德皇帝因伤一个月没上朝。
正德十六年(1521),这位奇葩的豹奴皇帝死在了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