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趣谈】药过十三 百病不沾
中医辨证论治,开方用药,其实质是首先辨别出疾病的”类象“,然后组合出有针对性的“类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以“药象”对应“病象”,自然起到药到病除的神奇疗效。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类象于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黄帝内经》中将人体的五脏六腑赋予了不同的官位和职能。同样,对于药物在“药象”中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黄帝内经》中用“君臣佐使”来“类象”。
《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按照这种分类,一味君药两味臣药,就可以说是“小方”;一味君药三味臣药九味佐使,就可以算“大方”。
在医圣张仲景的老家河南,至今还流传这么一句民间口头语,”药过十三,百病不沾“。”不沾“,是北方的一句方言,就是不可以的意思。这句口头语的意思就是,一个方子的药物数如果超过了十三味,就有些不靠谱了。这个”十三“,其实就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的论述。
《黄帝内经》中的“大方”,也不过十三味,与现在动辄数十味的方子相比,可谓是小之又小。现代中医,喜欢开此类”大方“,与其说其是”违背祖训“、”不尊经典“,倒不如说是”辨证不清“、”胸无定见“,只好采用这种撒大网,捞大鱼的办法,这正是现代中医的悲哀。
这种动辄二三十味药物的方子,在现代中医的处方中,比比皆是。
复归中医 寻找本心
如果您觉得有用,就请分享给朋友们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