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收安南,21年后孙子明宣宗放弃安南,两个人谁对谁错?
在这里先祝大家五一假期快乐,外出游玩注意安全哈!
明朝开国以后的80余年,一直在走上坡路,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再是明成祖朱棣的永乐盛世,然后是明仁宗和明宣宗的仁宣之治,甚至到了明英宗在位前期,明朝的国力依旧强盛,直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明军损失惨重不说,御驾亲征的明英宗还被瓦剌俘虏,从此明朝是江河日下,虽然中间有过几次短暂中兴,不过整体都是在走下坡路。
而当明朝处于巅峰时期之际,在宣德三年,明宣宗朱瞻基放弃了祖父明成祖朱棣收复的安南,将明朝在安南的21年经营就那般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明宣宗朱瞻基到底怎么想的呢,明成祖朱棣当年又是为什么收复安南的呢,祖孙两个人到底谁对谁错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一、明宣宗弃安南,既是个有利于当下的正确选择,又是个不利于后世长远发展的错误选择
明宣宗之所以放弃安南,最大的原因在于明朝在安南是入不敷出,可以说安南就是个无底洞,明朝在安南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结果是损兵折将,当地是叛军四起,根本建立不了行之有效的统治,还要一直往进砸钱投人,是得不偿失,所以干脆放弃了。
以损耗来说,明朝经营安南21年期间,前前后后损失了十几万军队,军饷粮费高达几百万,以每年供给在安南的军队和官员所需粮食来说,每年从南方各省调运,消耗仅次于当时的南、北二京,而且当时交通落后,进入安南只有云南和广西两条路,一路还都是崇山峻岭,对于军队的调动和粮食的运输都是极其不方便的。
而且更要命的是如此巨大的消耗,并没有换来明朝对于当地的稳固统治,反而是叛军四起,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消灭一波又起来一波,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以收获来说,大致上明朝每年从安南获得物资为:绢一千多匹,漆两千多斤,苏木五千多斤,翠羽两千多根,扇子一万把。
以上这些东西并非什么必需品,对于明朝的用处直白来说就是可有可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明宣宗打算放弃安南,不过安南是祖父明成祖朱棣收复的,朱棣的态度很明显就是扩张,父亲明仁宗则是比较务实,虽然在位只有十个月,但是已经定下放弃安南的决定,想法是既然在安南得不到什么好处,还损失这么大,就干脆打算放弃安南,态度是收缩保守,两个人的政策是严重冲突。
应该是考虑到父亲和祖父两人政策严重冲突这一点,所以明宣宗不能直截了当的表明自己态度,不论是坚守安南还是放弃安南,都对父亲和祖父有着否定的意思,所以明宣宗打算先战后和,是打算打了胜仗,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以后,使得安南叛军首领主动求和以后,再撤军,这样还不丢面子。
不过这个想法一开始就不太顺利,明宣宗说出放弃安南想法以后,虽然杨士奇和杨荣同意,但是蹇义和理财高手夏元吉不同意。
等到明宣宗派援军入安南以后,更是屡战屡败,先是总兵官王通失败,再是派曾经跟随名将张辅一起平定安南的将领柳升等人支援,柳升比怕死没水平的王通水平高点,虽无谋却有勇,好歹打了几个小胜仗,不过随后便轻敌冒进,自己战死不说,连带着7万明军也全军覆没。
至此明宣宗的如意算盘落空,不过还好的是明宣宗也不是那种好大喜功死要面子的人,没有打胜仗,没达到目标,还打了败仗,那就不冒险再派军队去填这个无底洞了,就这样撤兵安南,撤销了交趾布政使司,是彻底放弃了安南。
当时反对最激烈的有曾经平定安南的张辅,安南的人对他是谈之色变,他要求再次出马去平定当地内乱,明宣宗本来就打算放弃安南,再加上张辅毕竟是祖父成祖朝的名将,还是强硬的主战派,有些难以驾驭,所以明宣宗自始至终都没有让张辅领兵出战,张辅的想法自然落空,这位名将失去了最后出征的机会,从此再没有领兵作战过,到了明英宗时期,在土木堡之变之中成为诸多战死的大臣之一,死的多少有些憋屈,为明英宗的无脑冲动付出了生命代价。
客观来说,根据当时环境,其实明宣宗并没有做错,因为明朝的重点防御方向一直在于北方而不是南方,毕竟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的北伐直接将元朝的全国性政权统治结束,也就奠定了有明一代明朝与北方互相攻伐不休的关系。
而当时看似是盛世,但是明成祖朱棣在位的后期,因为常年的对外征战,诸如五征蒙古和四次出兵安南,还有郑和下西洋和迁都北京等等大手笔,对于明朝来说已经是超负荷的运转了,说是处于崩溃的边缘都不过分,不过还好的是这些弊端在朱棣晚年才严重起来,时间尚短,加上有夏元吉这个理财高手等原因,并没有爆发出来。
所以明仁宗和明宣宗父子俩即位以后,急于收拾明成祖朱棣的留下烂摊子,自然采取了见效最快的收缩政策,因此是“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
在这种情况下,明宣宗不只是放弃了安南,在北方也是屡弃重镇,诸如宣德五年将开平卫迁至独石,导致北方防线是大大内缩。
明仁宗和明宣宗收缩政策的积极一面就是迅速收拾了明成祖朱棣留下的烂摊子,使得国库充盈,百姓是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于是有了仁宣之治。
但长远来看,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意味着明朝的对外政策,是从攻势转为了守势;诸如放弃安南,等于放弃了明朝对于中南半岛的有效辐射,而且当时明朝并非是先胜再弃,而是大败之后弃安南,对于当时明朝宗主国的地位有着很大打击,再加上停止了下西洋行动,使得明成祖朱棣苦心经营的海外基地也变相被放弃,使得当时中国再度进入锁国时代,错过了建立世界化市场的可能。
二、明成祖收复安南,战略上没问题,具体实施上却有问题
明成祖朱棣收复安南,是他扩张主义的表现之一,他在位时期,基本上东南西北能扩张的都扩了,除却收复安南,西北是置哈密卫,据有西域的东部,东北则是设奴儿干都司,海上则是郑和下西洋。
至于北方蒙古,更是五征蒙古,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隐患,直到死在第五次出征路上,是汉人天子之中唯一一位再三越过沙漠亲自征战的皇帝。
朱棣为什么这样做呢?
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是保守政策,具体来说是锁国政策,明显弊端之一是对外贸易受到严厉限制,而面对这种情况,效仿元朝最合适,那便是依靠广阔的疆域来进行国境贸易,所以这也是明成祖朱棣一直扩张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明成祖朱棣为何被很多人称之为是中国最后一位世界性皇帝。
像郑和下西洋,绝非很多人眼中劳民伤财毫无收获或者只是寻找建文帝的无多大用处之举,而是有着其他的用处,首先派郑和下西洋,是对于南洋诸国进行示威,劝其朝贡,发展为朝贡贸易,而郑和下西洋归来是“所奉献及互市采取末名之宝,以巨万计”,获得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还有当时建立的旧港宣慰司、满剌加外府、苏门答腊官厂、察地港抽分所等海外基地,对于进行海外贸易有着很大用处不说,如果一直延续下去,等到世界化交流开始,这也是一种巨大优势。
而收复安南,也有着军事上辐射中南半岛范围,还有与郑和下西洋行动遥相呼应的用意,是要从陆路和海路上共同巩固郑和下西洋朝以后的朝贡贸易体系,以此来看明成祖朱棣的战略方向是对的。
不过具体实施来说,明成祖朱棣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便是安南虽是秦汉故地,但因为处于边缘地带,统治并不稳固,历朝历代多有反复,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汉政权更是将安南丢掉,到了明成祖朱棣1407年派兵收复安南之时,安南已有近500年没有被中央王朝所统辖过,这时候的离心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明成祖朱棣并没有重视离心力很大的这个问题,收复安南以后,明朝派往安南的宦官政治素质不高作威作福也就罢了,之后连大部分获罪官员和罪犯都发往安南,安南俨然成为官员和罪犯的流放之地,指望这样的官员,在被当时视为流放之地的安南处理事务,其效果可想而知,造成了安南老百姓与明朝官员的严重对立,这也是明成祖朱棣时期先后出兵安南四次,还有到了明宣宗时期安南叛军四起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三代皇帝对于这个根本问题并没有重视,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明成祖时期还好,大臣黄福以尚书衔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是安抚一方卓有成效,甚至很多年以后,出使明朝的安南使者赞其是“南交草木,亦知公名”。
到了明仁宗即位以后,黄福竟然被召回,任兼管詹事府事,辅助皇太子朱瞻基。
在明宣宗时期,安南形势再度恶劣以后,才想起来派黄福过去安抚人心,明宣宗下敕称:“卿惠爱交人久,交人思卿,其为朕再行”。
黄福到了安南之时,已是无力回天,明军刚刚大败,他也被俘虏,想要自杀被拦住,安南军民还给了他不少好东西,将他礼送出境,当时的叛军首领黎利还说了几句客气话,说道如果明朝派的都是黄福这样的官,他们怎么可能造反呢?虽然这是客气话,但也足以说明好的官员对于安抚人心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明成祖朱棣虽然战略没错,但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离心力太大等问题,没有建立稳固的统治,加上后面皇帝也是政策一个不如一个,才导致了安南最终被放弃的命运。
最后客观来说,明成祖朱棣战略上是对的,但具体实施上是有问题的,导致明朝在安南根本建立不了行之有效的统治,而且选择的后继者太过于收缩保守,明仁宗即位以后,也许是被压迫多年的原因,是与朱棣对着干,像朱棣让郑和下西洋,他就下令取消远航,朱棣要迁都北京,明仁宗就要回到南京,所以朱棣收复安南,明仁宗就要放弃安南。
到了明宣宗即位,虽然他不想与父亲明仁宗和祖父明成祖对着干,但是迫于当时形势,而且也不太支持祖父明成祖朱棣的世界性布局,因此是如同父亲明仁宗一般采取收缩保守姿态。
再站在今人看几百年前历史的上帝视角来看,明宣宗肯定是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但其实站在明宣宗当时立场上,他虽然错了但并非一无是处,在当时情况下,要收拾祖父明成祖朱棣留下的烂摊子,选择放弃安南这个无底洞,最起码在当时的确没错,是有着有利的一面,不过抛去时代局限性,长远来看,明宣宗这招无异于是自废武功之举,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更是成为了后患无穷之因。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欢迎吐槽、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