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见过外星人?大秦神秘青铜文明超越现代的高科技从何而来?

中国的青铜时代,一般都被认为是跨越了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商朝时期,被视为中国青铜文明的最具代表性的时期。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朝代的青铜技术出现过极其灿烂的文明,其制作之精美,科技含量之高,不但远迈前朝,甚至超过了现在。

这就是:失落的大秦青铜科技。

1974年03月,陕西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几个村民,在秦始皇陵东面大约1500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

当时一个叫杨志发的村民多了一个心眼,他在收工后把几块陶俑碎片送到了当地文物部门,结果就此揭开了震惊世界的被称为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帷幕。

随着大量的人和马的陶俑出土,考古专家在惊叹于兵马俑的精美与卓越的技艺的同时,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猜想:既然有这么多兵俑和马俑作为秦始皇的陪葬品,那应该也会有马车的存在。

这个猜想,果然在数年后获得了证实。1978年6月,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封土堆西侧大约20米处,无意间发现了几块工艺极其精湛的零饰件,经过考证,可以确定这是马头上的装饰物,于是考古学家确认这里很可能又是一个大型的陪葬坑。

1980年底,这是又一个震撼了考古学界的年份,经过发掘,在这里出土了一组两乘的大型彩绘铜车马。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学界誉为“青铜之冠”。

这组铜车马刚出土的时候并不是完整的,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封土压成了3000多块大大小小的青铜器碎片。随后专家们花费了近8年时间,才将其修复出来,并完整的重现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

当这组铜车马被复原之后,专家们才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仅面对的是一组技艺精湛、造型精美的艺术品,还面对着一系列无法解释的巨大的谜团,而这些谜团直接撼动着我们今天的现代人对人类科技路线的基本认知。

这一组铜车马有两辆,前面一辆叫高车,后面一辆叫安车,都按照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原车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车盖以及车舆内外都彩绘着精美的纹样。

专家发现,这两乘车加起来总共超过5000多个零部件,而且所有零部件全是用青铜铸造成型。而最先引起专家注意的是,两架车都有一个巨大的伞盖,高车伞盖呈圆形,安车的顶棚盖呈龟背形。

尤其后者,这是供皇帝乘坐的带车厢的顶棚盖,其面积达到2.13平方米。令专家们震惊的是,他们发现这么大的一件铜制品,竟然是一次性铸造而成。

为什么专家们震惊了?因为他们测量发现,整个顶棚盖最薄的地方仅1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过4毫米。而这么一个又大又薄的铜制品,是在拥有某种一次性铜液浇灌技术的前提下才能制作出来。

那么一个谜团就随之而来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便是人类已经拥有了号称最先进浇铸技术,却无法模仿复制出一个大小、厚薄完全一样的大型弧形青铜盖。

也就是说,大秦工匠掌握的技术,放在今天仍然是遥遥领先于现代的铸造技术。那么,2000多年前秦朝人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巨大的文明之谜,令专家们绞尽脑汁也不得其解。

事实上,随着研究的深入,铜车马涌现出了更多令学者专家们困扰不已的谜团。

上面提到的这组铜车马是皇家御用的物品,因此用黄金白银来进行装饰是顺理成章的。专家们在每辆马车上都发现了约有7公斤左右的黄金白银饰品,可以说是处处彰显着皇帝的气派与尊贵。

专家们发现,马脖子上的项圈就是由42根金管和42根银管以焊接的方式制作而成。当他们用24倍放大镜仔细观察才发现,金管和银管之间的焊接点仅仅只有头发丝粗细。

这让专家们再次目瞪口呆、大惑不解。因为我们都知道,金和银的熔点是完全不一样的。金的熔点高达1064℃以上,而银熔点比金的熔点低得多,只有960.5℃,秦人是如何将它们焊接在一起的呢?要知道,2千多年前的秦人是没有放大镜,他们是如何能够做到如此精细的焊接而不出纰漏?

更让人惊诧的是,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以及马头上象征皇家标志的纛,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而成,直径仅有0.1-0.5毫米。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依然未能发现铜丝表面有任何锻打痕迹。

此外,马头上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严丝合缝,而这些铜丝直径仅有0.5毫米,而且其粗细非常均匀。如此纤细的铜丝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采取了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的如此完美?目前尚无任何一位专家能够给予令人信服的解答。他们只能凭空猜测秦人可能使用了类似现代的拔丝法。

但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是,现代对铜制品的拔丝法是靠机器来完成的,往往要经过许多道工序。然而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没有电和机器,他们是使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或借助了什么样的工具能够抽出了如此纤细、均匀、性能良好的铜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即便是前面负责开路的高车的伞盖,制作也让现在人惊叹不已。这个伞盖虽然没有安车的顶棚盖那么大,但却是可以自由拆卸的铰链闭锁结构,而在伞柄和伞盖的连接处,居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铜齿轮。

这种奇妙的设计好处是,整把伞可以随时取下来插在路边,供主人休息时遮阳避雨。同时,伞盖和伞柄一旦拆解开,伞盖就立即变成一块坚固的盾牌,而伞柄是中空设计,里面可藏利刃,伞座旁边就是箭筒。所以,这柄大伞实际上也是冷兵器时代的一套单兵作战装备。

铜车马的铸造工艺,说明2千多年前的大秦王朝,已经拥有极其高超的青铜技术。要知道,那个时代没有精密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大秦的工匠们仅凭一双巧手,就能铸造出如此精美复杂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并组合成一件超凡伟大的艺术品,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而秦朝的青铜高科技,并没有局限在这两辆铜车马上。在武力鼎盛的大秦时代,这种高科技同样展现在了帝国最重要的武器上面,这就是举世无双的秦剑。

在庞大的兵马俑现场,总共出土了大约四万件各式兵器,几乎全部用青铜制成。尤其让人惊讶的是,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剑的普及,其中尤其以楚国和韩国的铁剑最为著名。

《荀子·议兵》说楚“宛钜铁矛,惨如蜂虿”,《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也有记录秦昭王的话,说:“吾闻楚之铁剑利”。

我们都知道,铁剑比青铜剑的硬度要高,那为什么秦国依然使用青铜剑,而且还击败六国统一天下?这说明秦军的青铜剑在武器装备对抗中是居于上风的。

在秦剑的身上,给后世留下了两大谜团。

第一个就是秦剑的长度

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长度均在81-95厘米之间,而在春秋战国之际,青铜剑长度普遍只有50-60厘米左右,只有战国晚期一些诸侯国的铁剑可以达到超出70厘米的长度,但与秦军的青铜剑相比,仍差着一截。

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图片来自网络)

剑身长,当然应了“一寸长一寸强”这句话,更容易先刺中对方,可以占据格斗优势。但问题在于,铜的硬度比铁要差,太长的青铜剑就很容易被折断。

秦军是如何做到拥有长剑身的同时,又能够保证足够的硬度与韧性的呢?这里面的秘密就在于铜和锡的比例。

我们都知道,往青铜剑中加入锡,可以改变剑的硬度和韧度。锡的含量少了,剑的柔韧性很好,但硬度和锋利度不够;锡多了,锋利度提高,但却容易折断。

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青铜配比是铜占73—76%,锡占18—21%,铅占0.17—2.18%,而且秦剑的表面和内部还不一样。其剑刃部分含锡量高达30%,但内核部分却保持着20%左右的含锡量。

也就是说,秦剑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这显示秦剑采用了二次铸造工艺,就是先铸造比较韧性的剑脊,再二次铸造比较硬的剑刃。

如此一来,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测试结果证实,秦剑的硬度相当于今天的中碳钢,而韧性大致相当于一块现代技术制造的玻璃。

这个铸造技术,即便放到现在也可以说是领先世界的。

第二大谜团是秦剑的抗腐蚀之谜

1994年3月,考古专家在兵马俑二号坑内发现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每把剑身上都有八个棱面,用现代仪器测量后,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这批青铜剑有19把,剑剑如此。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这批青铜剑剑身光亮平滑,剑刃纹理细腻无交错,虽然深埋地下两千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毫无生锈的痕迹。

专家经过一系列的化验后解开了这个谜,他们发现所有的青铜剑上都被镀上了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因为在岩石中含量很低,提取十分困难。

而且,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超过1800℃。发现铬盐可以防腐是近代的事情,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了镀铬的专利,而且都需要使用电镀的方法。

那么,一个无法解释的谜团就出现了: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知道铬具有防腐的功能的?那个时候没有现代化学物理学,他们是怎么提取这种稀有金属,并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将这种金属镀到剑身上的呢?

此外,考古专家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这把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慢慢恢复了平直。

这是当代只有航天科技才拥有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墓藏里,令很多人都震惊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达,远远超出现代人的想象。

而所有这些考古发现的奇迹,都共同组成了一个更大的谜团:大秦的青铜高科技如此卓越,是从哪里来的?在它之前的战国六国,没有看到这样的成就,而在大秦迅速覆亡之后,这些科技似乎也随之而去,并未完整继承下来。要不是因为村民挖井偶然发现了兵马俑,我们今天都还完全无法知道,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曾经拥有过如此跨越巅峰的青铜科技。

于是,一个猜想就应运而生。有人根据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记载的秦始皇与宛渠之民的一段奇特会谈,认为秦始皇很可能遇到过外星人,而秦朝这种难以解释的卓越科技可能与受到了外星人的帮助有关。

在《拾遗记》里面的这段对话是这样的:“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

不少人对此理解为,这里提到的“沦波舟”可以潜行海底,类似于今天的潜水艇,因此这些宛渠国的人很可能是外星人,沦波舟也可能是一种UFO。

这种解读有道理吗?我觉得可能值得商榷。

当然,不能完全否定外星人的存在,事实上,如此庞大的宇宙、数不清的星球中,只有地球可以存在智慧生命的说法一直被视为井蛙之见。更何况,现在已经有太多的证据证实外星人就在地球上频频出没。

在这里先抛开《拾遗记》的真实性不谈,姑且就事论事,因为秦始皇这段奇特的对话并没有完结,后面还有更重要的内容。

书中接着记载了这位宛渠国来人的话,他是这么说的:“臣少时蹑虚却行,日游万里。及其老朽也,坐见天地之外事。臣国在咸池日没之所九万里,以万岁为一日。”

意思是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御空飞行,可日游万里。等年老的时候,坐在原地就可看见天地以外的事情。我的国家在距离咸池这个地方还有九万里,那里的时间以这里的一万年为一天。

然后他还提到那里有龙有凤,有各种奇珍异宝,而且他还曾经看到尧帝出生的时候,冀州这个地方出现了天子气等等。

从这些叙述来看,倒是觉得这个宛渠国人不像外星人,而更像是一个古代常见的修道人。

要知道外星人的长相其实和人类差异是非常大的,如果这是一个奇形怪状的外星人,还会说中国话,书中却没有对他奇异外貌的描写,岂不是荒诞不经吗?

其次,他提到自己可以御空飞行,这与修道人常说的白日飞升没有两样;他提到自己可以坐见天地之外的事,实际上很可能就是大众早已熟知的人体特异功能中的一种,叫做遥视功能。包括他说自己会望气之术,能够进入不同的时空,这与过去常说的“天上方一日,地下已千年”不就是一回事吗?

要知道,在过去的中国,这种奇能异术之士可以说是很常见的,历代史不绝书,从《后汉书》一直到《明史》,都专门开辟有“方士传”。尤其对秦始皇这种倾心向道,多次派人寻找仙人的皇帝来说,身边出现几个有点本事的修道人是很自然的事。

所以,与其说秦始皇遇见的是外星人,还不如说他遇见了一个修道人,这样似乎更说得通。道家本来就有铸剑的传统,早期很多铸剑大师同时也是修道人。比如那个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就是因为得到剑术大师越女的指点帮助,才建立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以及拥有了领先的铸剑技术,最终成功复仇。

当今遗留下来的勾践的佩剑,同样也是寒光四射历经千年而不朽。所以,如果秦始皇得到了哪位修道人的帮助,从而继承下一部分超常的科技,至少从情理和逻辑上都是说得通的。

表面上看,以上所讲的关于修道、特异功能等等,听上去似乎不太科学。其实,它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科技的路线并不是只有从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实证科学这一条路。

不光是中国,过去很多失落的文明都被发现拥有与现在不同的科技发展路线,比如西方的亚特兰蒂斯文明,美洲的玛雅文明等等,都不一样。

其实秦朝被挖掘出来的高科技还有很多,比如兵马俑的烧制技术,也是现在无法复制的。而更引人遐想的是,兵马俑事实上只不过是秦始皇陵外围的陪葬品,已经都体现出了现代人望尘莫及的科技,那真正皇陵里面埋藏了多少更不可思议的秘密,也许只有等到未来才会知道了。

供稿  : 靖     远

编辑   :野     猫

(0)

相关推荐

  • 秦始皇和外星人,外星人暗中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一统天下的皇帝,有传闻说秦始皇和外星人有过接触,并且是外星人帮助秦始皇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霸业.这些难道是真的吗?下面就让探秘志的小编来带大家一探究竟. 外星人来到过地球 司马迁曾 ...

  • 世界“青铜之冠”

    国宝现世,青铜之冠 1980年12月,秦始皇陵园封土西侧发掘出土两乘大型通体彩绘铜车马,按照出土顺序编号为1号和2号铜车马.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过复原,其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据考证,这两乘铜 ...

  • 秦始皇陵铜车马,先进技术让专家难以解释,最逆天的是车上那把伞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的皇帝,一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但很多年来,秦始皇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一位暴君,什么横征暴敛修长城,焚书坑儒害思想.始皇帝陵埋活人等等,都让人对秦始皇的 ...

  • 秦始皇为何不能了解大秦帝国的危机?

    对酒要当歌 昨天 19:58 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就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随后很快,一度强大的大秦帝国,很快瓦解,除了后继的胡高体制要负直接责任外,秦始皇也应该负很大的责任,如果秦始皇在世时期秦国没有危机 ...

  • 秦始皇是怎么把大秦江山给作没的?

    从公元前 230 年之前 221 年,秦国先后吞并六国,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 对外,秦朝西抚诸夷,东占辽东,南平百越,北御匈奴为中国疆域奠定最初的基础.对内, ...

  • 秦始皇见过外星人吗,假如没有,这段记载怎么解释?

    <拾遗记>曾记载有宛渠之民觐见秦始皇的事情,他们能乘坐沦波舟升降于大海之间,还对世界的形成了如指掌,更掌握了一种小米粒大小就能照亮整间屋子的高效能源.所以很多人猜测宛渠之民其实是外星人.秦 ...

  • 十万部冷知识:秦始皇见过外星人?

    秦始皇在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还只是秦王嬴政. 有一天,他正在外面,突然间看到有一个像海螺的碟状不明飞行物,飞到了他面前. 然后在里面,走出来一个人,光身高就二三十米,而且身上全是羽毛,犹如 ...

  • 《大秦赋》吕不韦情商有多高?3句话拿下6座城池,致使赵相身亡

    语言的杀伤力有多大?看看吕不韦就知道了. 从一届商贾到成为大秦的丞相,吕不韦能说会道的杀手锏是成功的关键,这也凸显了他的高情商. 情商高的人会说话,从而能办好事,在各种人之间游刃有余地游走,仅靠一张嘴 ...

  • 假如秦始皇传位给扶苏,大秦又是怎样的局面?司马迁早已给出答案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不光在国内的史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在国外的史学界中也有着尊崇的地位.特别是对于研究欧洲古代史的学者们来说,古代欧洲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出现过一个秦始皇式的人物.拿破仑曾经尝 ...

  • 秦始皇真的见过外星人吗?青铜剑里藏有什么秘密?

    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在二号俑坑内人们发现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 ...

  • 假如秦始皇传位给扶苏,扶苏能否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大秦又是怎样

    扶苏,秦始皇长子,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只有那么寥寥几笔,我们也只能从那么短短几句话分析扶苏这个人.秦始皇因卢生,侯生逃跑而坑杀诸生时,扶苏进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 ...

  • 大秦帝国究竟为何要焚书坑儒?背后的主谋并非秦始皇,而是此人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嬴政下诏焚毁除官藏以外的所有<诗><书>等诸子百家著作. 次年,嬴政又在都城咸阳郊外坑杀了460余名儒生和百家士子,并昭告天下. 这便是历史上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