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协同办公时代,飞书还有哪些机会?
“好用”才是协同办公软件能留住公司的关键。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杨老师
2020年是中国协同办公市场需求爆发的一年;2021年,是中国协同办公市场洗牌的一年。
为什么这样说?
去年有几亿职场人,只是被迫卷进入了“工具热”的时代,在物理世界被阻隔的阶段,员工的要求是“能用”即可。
而在社会运转恢复的阶段,“好用”才是协同办公软件能留住公司的关键。同样,能做到“好用”的协同办公软件,也终究会在洗牌期留在市场。
字节跳动旗下的企业协作平台——飞书,从解决字节跳动自身组织效率中开始,到服务小米、物美、货拉拉等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高效、好用、开放”是飞书得到最多的几个评价。
要定义办公工具的“好用”,我们可以先从飞书得到许多“好用评价”的用户端来分析。
虽然协同办公软件是TO B,但它首先面对的是企业里的每个员工,所以“好用”的第一重体验,就是要用TO C的思路做TO B。以使用者为中心,重视每一个细分功能的产品体验。
这也是飞书“好用的表象”:给员工更好的体验。
例如飞书不仅解决协同办公工具的“沟通”问题;还在人事交互简化职场的流程、人事推进上让内部更加协同;更可以帮助决策者梳理清楚事与事之间的勾稽关系,把工作的效率最高化。
解决了日常工作对于办公工具来说不难,但是想要在洗牌期留下来,就要用差异化的手段让企业主认可你、解决企业的新需求。
即能否用工具帮助企业解决组织升级中的痛点——让人、信息、目标等环节在经营活动中加速且磨合的更加融洽。这才是老板眼中“好用”的第二重体验,也是飞书在协同办公市场立足的根本。
例如传统企业引入OA系统,保证的是不出错,但是效率、流程、功能等其实不能被保证。例如大家开一个线上会议时需要切换好几个网页、软件去看所有材料;一个汇报会议需要20-30人参加,做决策或讨论,一开就是好几个小时;虽然能理解做出决策时参与者自然是范围越广越好,但有多少职场的激情都耗费在了开会中?
如果能帮员工把有限的精力做出更大的贡献,投入产出比更高;还能在工具中有清晰的路径和明确的目标;在细化到人和行为的管理时用工具帮助不理智的情感做决策,这才是对于决策者进行组织升级的最大帮助。
在企业中,传统的组织管理无外乎两种,架构改革和业务调整,都是“以人为主”,没有人注意过工具在组织管理的角色。
其实,工具在日常数据记录和处理中比人可靠性高、容错率低;另外企业上云、靠近数字化的大趋势下,整合数字化工具、弱化管理机制、强化务实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支撑要素;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有成熟的办公工具辅助决策,是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聚焦业务的法宝。
例如去年上市的新氧,在双十一中经历了信息确认、跨部门协作、单点多面沟通等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品牌、财务、法务、风控、数据、运营等条线的员工需要用最快的速度精准解决一件事情。
图 / 新氧在飞书中的模块配合
这些需求同时在飞书进行落地,首先需要把组织里即时沟通、信息传递、协同管理梳理成一条可交织的逻辑;其次需要计算好场景、针对性地进行整合,使得每个分支既能独自流畅实现,又能相互关联。
最终的目标是,在双十一这个关乎新氧营销节奏的关键时点,让信息高效流转;上下级之间可以快速分享;最终加速整个公司在双十一期间的效率,获得更高的业务收效。
除了企业的“生死时速”时刻靠飞书以外,飞书伴随企业成长也是循序渐进的。
例如社交软件蓝城兄弟,由于覆盖的地区较广,首先需要解决跨全世界各个分部协同办公的痛点。
在飞书上蓝城兄弟所有地区的员工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进度,此外,飞书在完成蓝城兄弟每一项产品功能迭代的同时,也记录了全球不同地区的产研团队的开发过程,以便之后复盘和改进。
不同区域的协同化得到解决后,基于飞书开放平台提供的底层技术支持,蓝城兄弟研发团队面向内部公共管理场景和产品运营需求开发了20多个小程序,解决了企业内部产品运营数字化、福利制度落地等组织管理难题,让行政、人力等支持性部门,大大降低了团队管理成本。
可见飞书在蓝城兄弟这个正在壮大中的年轻互联网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帮助它过滤掉琐碎的信息,让团队回归业务本身。
年轻的公司需要飞书帮助成长,而成熟型的企业则需要飞书帮它不断保持年轻。
例如已经成立了25年的泰康保险,有着超过4000家分支机构,为6000万个人和42万家企业提供服务,它的“运转大脑”就是飞书。
面对着多层级、多分支的企业结构,泰康高管在飞书上每发起一次任务决策,就能迅速围绕着决策产生会议、文档、项目落地;同时,决策者可以直接验收到落地的反馈,实时进行决策的改进。
可以说,在泰康保险中,飞书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协同的工具,而是一个庞大组织进行组织理念、行为结构再造的升级平台。
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管理的颗粒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本空间。管理越精细,企业能够产生的毛利润越高,所以一旦企业接触到飞书帮助精细管理的高效和便捷时,就很难再回去。
未来企业的组织管理,在飞书的助力下还会有多精细?
4月19日,飞书曾对外发布了一个版本升级的预告:将于5月19日在北京举办以“组织未来式”为主题的2021春季飞书未来无限大会。届时,飞书将正式推出围绕组织升级进行多项产品功能革新的4.0版本。
不难猜到,去年飞书对于几家公司的组织管理的试点,就是此次飞书要发布的升级点:招聘、绩效、OKR、企业文化。
且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中飞书4.0版本新推出绩效产品把字节跳动内部“360环评”的理念落地,解决了以往仅凭单线上级评估打分,很难了解员工在跨团队合作中真实工作状况的问题。同时也满足了许多创业型企业老板在“合理用人”这个瓶颈期的需求。
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飞书之前对于部分企业需求的“预处理”,还是“散装工具”状态,这次飞书的升级就是“工具礼包”。看似“招聘、绩效、OKR、企业文化”这是几个普通概念,但是这都是企业主、高管们决策的核心。
例如,之前飞书把OKR应用免费开放后,很多企业主就成为了飞书的粉丝,现阶段如果能把招聘、绩效、OKR、企业文化串联起来,就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到从招聘到用人的业务闭环。
另外有业内人士分析,再进行下探的话,企业培训可能是飞书会面对更大的市场,届时通过飞书进行的组织管理会更加科学和完善。
所以飞书的野心,是从顶层设计开始逐渐降维,对每个可能有帮助组织成长的变量,进行精细化调整,让未来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飞书。
波士顿咨询报告显示,数字化工具对企业内“人才管理”与“信息流动”两大子循环提供的支撑作用。
所以波士顿咨询认为飞书“可以透过整合数字化工具,信息的复制与再传播、再利用的流程都变得较为标准化,使组织的效率大幅提升”。
根据波士顿咨询的预测,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小企业、创业型企业,飞书作为数字化工具,可以在投入不多的情况下,让“人才管理”与“信息流动”更加高效,提前让企业主感受到驱动组织进化的飞轮就在身边。
现代管理学理论是欧美学派的学者在20世纪中期打下积淀的,许多学者一直忽略了进入千禧年后中国互联网行业井喷、数字化程度已经走进了世界前列。
虽然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但是数字化变革下,企业进行组织管理时,再把一切问题归结成为“人的问题”已经不太适合了。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这本《巨变时代的管理》中,就极为超前的提出了: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工具,成为管理者的关键性资源和组织的基础。
当时的科技水平很难践行老爷子超前的设想,40年后,我们终于等到了管理需求和科技水平可以协同发展的时刻。所以当飞书带着对于组织的理解和思考,参与协同办公工具洗牌时,企业主们也要重新聚焦于这个组织管理未来式的核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