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FALL优秀学员 | 西北大学学姐英澳大满贯9张offer收割记,在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中重建城规思维

Fan
西北大学 城市规划
获奖经历:2018 全国高等院校乡村规划方案竞赛 一等奖

2018 全国高等院校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 佳作奖

2019 全国高等院校城市交通出行创新实践 佳作奖

2019 西北大学综合奖学金

自我评价:性格方面,静若瘫痪,动若疯兔。专业能力方面,五年的城规学习过程让我总结出了自己的强项:逻辑思维能力、理论研究能力以及全局思维。受限于本科院校的学科背景与个人历练,我的弱项是缺乏灵活的空间设计能力。



0 1

OFFER展示

UCL
Urban Design

UCL

Spatial data science and visualization

AA
Housing and Urbanism

Sheffield

Urban Design

Sheffield

Architectural Design

悉尼大学

Urban Design

卡迪夫大学

Urban Design

卡迪夫大学

Architectural Design

曼彻斯特大学
UDIP

0 2

关于申请
出国和选校
一开始是为了逃避考研,后来仔细想想,其实还是有其它三点原因,第一,国外的城市发展较快,所以相比我国有更多前人经验,对城市的研究也更前沿,也许在这里上学,能让我对城市规划产生一些截然不同的认识。第二,我感觉到在我们本科学习期间,有时会偏离做规划的根本目的,会去玩文字游戏,而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所以我期望换个环境可以摆脱这个问题;第三,国内在图面表达以及设计思维方面都有局限,我想去学习表达方法,同时开拓自己的设计或规划思维

未来不确定因素很多,我也不知道我会不会转行,所以UCL这样综合排名较高的院校总体来说会比较有优势

申请准备
说起来大三刚开学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但是大三大四正是学校设计课与竞赛最多的时候,所以真正做作品集的时间是2019.7—2020.1。
准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拖延症咯,也没有完全解决,就是给自己定超前的deadline,这样即使拖延了也没有那么内疚。
竞赛经验
参加过三次竞赛,收获最大的应该是第一次竞赛,也就是失败的那次,那个竞赛战线有一年时间,在那一年里没有好好睡觉没有好好吃饭,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这个竞赛上,看了不知道有多少篇文献了,那一年我们班的竞赛结果创了历史新高,一等奖、二等奖都在我们班,而我连个三等奖都没有,只得了个佳作奖。是我不够努力吗,不是,是我题目选完就失败一半了。两点收获:一,因为输得很惨所以我变成了一个输得起的人;二,选择比努力重要。

0 3

关于作品

中国乡村目前的主要问题:人口流失,空心化严重,城乡二元结构关系

项目思路
项目基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项目大背景是中国乡村目前的主要问题:人口流失,空心化严重,城乡二元结构关系。项目利用空间和政策的双重手法,挖掘乡村资源和潜力,在不破坏乡村生态的基础上引入艺术寻找新的乡村发展突破点,建立新的产业结构,改变此乡村目前经济停滞文化衰退的问题,并试图寻找新的实现方式改善乡村与城市的不公平关系。
项目亮点

乡村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所以整个规划的架构都是量身定制的。

同时引入了艺术乡建,并对传统艺术乡建进行了改良。随着日常审美时代的到来,艺术跨界与艺术介入生活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艺术消费者给村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借助艺术乡建能够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艺染民”,塑造乡村审美文化生态。

项目介绍
项目的规划是层层递进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身体向山水而行,从视觉艺术的维度对村落自然风景要素进行画意的把握,在追求空间要素美和序列美的前提下,营造丰富的立体空间层次景观和多维度的空间序列景观。以古典美学理论为基础,从布局结构、色彩调和、构图法则和要素构成等角度,实现对造景的深层哲学认知,进而塑造张家桐村域范围内的生态美、意境美和意象美。
第二阶段是生活入田园而归,这里田园并非指“田野与园圃”,而是包括“田圃”与“家园”的意象之和。方案旨在重新激发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审美追求,唤醒尘封的乡愁记忆。提出“理村”与“治田”两个田园营造策略。分别对居民点的建设、田地的优化进行了规划设计,两者的景观在空间中互相交融,激发村民与外来者“归田园居”与“乡村牧歌式”的生活向往。

第三阶段是生命伴诗美而动,以村庄核心区为例,着重展现艺术与乡村碰撞的过程。先通过建立文化生态助推机制、构建艺术产业链并且营造深层审美空间,为艺术村落的诞生铺路。在上述条件实现之后,各类艺术生活功能融入乡村,以四类人群主体的生活为例,描绘出他们各自的生活故事线,并在艺术村落中实现相互融汇,交织出更多元的文化。

0 4

关于日常生活
Q:你是如何理解城市规划的?
A:上大学后,我实现从理学思维到城规思维的转化是一个蛮痛苦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维持了好几年。做规划和设计不像做数学题,它没有固定解,我们利用已知的不完全信息进行各方面的博弈和对赌,然后才能做出决策,并且最终决策带来的影响也是多维的,从题目到解题过程到答案,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刚入学的时候,我以为城市规划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调控,这种调控是功利的、机械的,我们仅仅保证功能效率与几何美观即可,我甚至一度想不明白某些细微的空间变化能带来多大的影响。后来老师推荐我看Jane Jacobs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面用真实案例的纵向发展陈述了空间对人的生活及社会网络可以带来深刻的影响,作者的剖析让我看到城市规划方式带来的一系列间接影响,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直接影响,我明白了在规划师所追求的效率和秩序的表面下,可能是对人的真实需求的压制甚至是社会的混乱。所以城规真的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难怪我们本科又学经济学,又学地理学,又学社会学,又学法律,又学工程,又学设计,然后你还要会数十种软件......



Q:喜欢的偶像是谁?
有没有对你产生过什么积极的影响?

A:没有最喜欢的偶像,或者说是偶像太多。因为其实大部分人都对我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生活中的朋友也好,明星、作家、老师也好,我没有办法足够了解一个人,所以也没办法把我的崇拜拉到极致,但我会喜欢不同人呈现出的乐观、稳重、博学、自律等特质。所以与其说有崇拜的偶像,不如说有崇拜的品行
Q:最喜欢的书/电影是什么?

A: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是阿城,蛮喜欢阿城的,虽然只读过他两本书,但是印象深刻,因为我不喜欢故意拗口的行文,我喜欢简单且深刻的东西,阿城的风格就是这样,用朴实的毫无包装的文字,讲极为深刻、通透的现实。另外,阿城是个很幽默的人,我在看他那本《常识与通识》的时候,经常会笑出声。

Q:平时有哪些爱好?

A:吃饭、睡觉、撸小猫
喝酒、旅行、看电影

Q:觉得在LAC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获得offer,离不开老师的指导、LAC的线下平台,以及内部学员的免费软件课让我学了不少干货;最开心的是,还收获了一堆可爱的小伙伴。

Q:作为“过来人”对学弟学妹有什么Tips?

A:说一个我吃亏最多的缺点吧,就是很喜欢一个人闷头干,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一方面是懒,另一方面是怕别人对我已有的成果进行质疑,而我是一个很容易不自信的人。但这样真的不好,容易一错再错,做设计本来就是探寻的过程,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如果怕别人的评价让自己不自信,逃避也不是办法,就尽量让自己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吧。

Q:有没有想要感谢的人

A:想感谢LAC线下的所有好朋友,所有人的每一份好我都放在心里。

图文来源:Fan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LAC STUDIO 2020年线上招生现已全面开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