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短脚 ” 和 “ 阴阳脚 ” 的正骨手法

骨盆旋移综合症的病因、病理:病因多由骨盆诸关节发生扭伤、挫伤,引发关节错位所致。

临床体征:

(1)阴阳脚:病人仰卧床上,双下肢自然伸直略分开,放松双足,表现一侧外旋(称为阳脚),是髂骨后旋错位是髋关节后移所致,另侧相对内旋(称为阴脚),是髂骨前旋错位使髋关节前移所致(按中医定位法,内为阴,外为阳)。

(2)长短脚:病人仰卧,双下肢伸直并拢,双踝间中点与脐、鼻中点成一直线,术者将其足做背屈,如两足跟不等长,即为“长短脚”。是由骶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侧摆错位,致使骶髂关节上、下错位,或由腰骶关节的“侧摆式错位”,导致腰轴与骶轴侧弯引起的。脊柱侧弯亦会引起“长短脚”,故应做进一步检查“腰三角”和“骶三角”:病人俯卧,术者测量其双侧髂后上棘与骶尾关节等腰三角形,若左右边不等长,即为骶髂关节错位,患侧的骶髂关节部多有压痛,结合X线照片诊断和确诊;若此三角形左右边等长,局部无压痛,应检查髂后上棘与各腰椎棘突降的等腰三角形,以鉴别长短脚是否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脊椎侧弯所引起的。

侧卧牵抖复位法:同时纠正“长短脚”和“阴阳脚”。

患者取侧卧位,“阳脚”在上,“阴脚”屈髋屈膝平放床上,患者双手紧握床沿以固定上身,术者站其背侧。以右下肢是长脚又属阳脚者为例,术者立于患者背侧,左手按在髂脊上(发力时促使髂骨下移),右手按臀部偏髂脊前部(发力时促使髂骨旋前),助手做好牵抖姿势(双手握紧右踝上部)准备,术者口令”1—2—3”时,二人同时用力完成牵抖冲压法,术者双手方向不同,将使髂骨既向下,又向前旋,而达松动错位关节,助手发力向下牵抖1一3下,使关节在动中复位;患者翻身(体位同上述),术者站其前侧,双手放置其髂脊上方、前方,牵抖冲压时,术者双手用较强的推力,将髂骨既向下,又向后旋而达“复位”。第二助手用手使劲抵住骶骨。“长脚”用力轻.牵抖1—3下;“短脚”手法力重,牵抖3—5下。其他手法参阅胸腰椎正骨手法。

骨盆旋移症的混合式错位者(同时兼有阴阳脚、长短脚和点、仰头者)上述手法可综合应用,由于骶髂关节内面的凹凸不平状,尤在急性外伤后关节内的无菌性炎症重,或错位后已有软组织粘连时,复位难度增大。必要时,可先做局部封闭后,用较重的牵抖冲压力,才能达到完全性复位。此时,手法后应卧床休息2-3天。

正骨推拿复位法:

(1)“侧卧牵抖冲压法”适用骶髂关节混合式错位,纠正“长短脚”和“阴阳脚”。病者取侧卧位,“长脚”在上,“短脚”屈髋屈膝平放床上,患者双手紧握床沿以固定上身,术者根据“阴阳脚”选定站立位置,例如右下肢为“长脚”又属“阳脚”者,术者立于患者背侧,左手按在髂嵴上(发力时促使髂骨下移),右手按臀部偏髂嵴部(发力时促使髂骨旋前),助手双手抱握长脚踝关节上部,作好牵抖姿势,术者口令“1-2、3”时,二人同时短促发力完成牵抖冲压法,术者双手方向不同,将使髂骨既向下,又向前旋而达松动错位关节目的,此谓“松懈手法”,用力轻,重复2~3下;患者翻身,体位同前,术者站其前侧,双手放置其髂嵴上方、前方,牵抖冲压时,术者双手用较强的推力(左手向下,右手向后),将髂骨即向下又向后旋的而达复位目的,此谓“复位”手法,用力重,重复3~5下。患者改为俯卧位,检查骶骨及双下肢情况,若双下肢同时牵抖2~3下,此为“整理”手法,南少林火功推拿提示如果仍有长短脚未纠正,应注意检查腰椎(或全脊柱),发现错位部应加以治疗。

(1)腰骶关节错位的正骨推拿手法:腰骶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并发骨盆旋移综合征者。先用摇揉腰法调理改善脊柱侧凸,用侧卧摇板法纠正L5~S1椎间旋转式错位,用牵抖冲压法复正滑脱式错位。应认真按骶骨错位类型选择定点,例如,骶骨旋转致髂后上棘左、右两侧不等高(阴阳脚),用直接冲压法时,定点选后突的骶髂关节部。骶骨侧摆致两侧髂骨不等高(长短腿),定点选在后突或侧摆的腰椎棘突上,另手按于向上移位的髂后上棘部。髂骨“点头”用双向分压法;“仰头”定点选在后突隆起的腰骶关节部,做直接冲压法。定点方向选准,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新经络公众号提示复位后要作“强壮手法”和“痛区手法”,软组织筋结的弹拨、拿捏,点穴法,内脏病者加“捏脊疗法”。

②屈髋屈膝旋髋按压法:此为中医传统手法之改进方法。适用于骶髂关节转转式错位,利用股骨的杠杆压力,对髂骨作定向按压,以纠正“阴阳脚”。先放松“阴脚”屈曲作4字状,术者将拇指按压于内收肌群的耻骨附近处(可免弹拨时,骨膜牵张剧痛),另手揉捏、弹拨其痉挛的内收肌群,由上而下,4~8遍缓解肌痉挛后(4字试验阳性传阴性),术者一手握紧“阴脚”踝部,另手托扶膝部,将此下肢作屈髋屈膝的旋髋动作,“阴脚”旋髋由内向外,重复旋髋活动2~3下,两髋旋向外屈位时,助手固定“阴脚”大腿部,术者双手将其“阴脚”大腿向外上方用力按压2~3下,随即将其腿向下牵抖1~3下;“阳脚”复位时,不用作内收肌群手法,屈膝屈髋和牵抖法同“阴脚”,但旋髋方向不同,而是由外向内旋,冲下方向,将患者膝不屈向对侧肩部,按压2~3下,随即向下牵拉,此法可重复2~3遍。

③俯卧牵抖冲压法:适用于纠正骶骨“点头、仰头”。患者俯卧床上,胸前垫软枕,用摇腿揉腰法调整腰椎侧凸后,再用牵抖冲压法。“点头”者,只用1个高枕垫于下腹部,术者双手交叉分别按于第3~第4骶椎和第2~第4腰椎间做双向“分压法”;“仰头者”,上腹部和髋部各垫枕1个,将后突的腰骶部悬空于2枕之间,术者双手重叠按于后突隆起处。助手用轻力先牵抖“长脚”2~3下,再稍重力牵抖“短脚”3~5下,双脚等长后,随术者口令两人同时用中等重力牵抖双脚2~3下,手法完成。“点头”者,可再选用抱膝滚动法或提腿撞击法。混合式错位者(同时兼有“阴阳脚”、“长短脚”和“点、仰头”者)上述手法可综合应用,由于骶髂关节内面的凹凸不平状,尤在急性外伤后关节内的无菌性炎症重,或错位后已有软组织粘连时,复位难度增大,必要时,可先作南少林火功冲击及棍针松解治疗后,用较重的牵抖冲压力,才能达到完全性复位。此时,手法后必须卧床休息1~2d。

如何看出椎体.骨盆偏歪:

骨盆偏移导致脊柱力学平衡失调,引起人体左右体态不对称。其表现如下:

1:头型不正或脸型不正。

2:额纹单侧下垂散乱。

3:双眉不等高,一侧眉心出现纵向皱纹。

4:双眼不等大。外眼角不等高。上眼皮一双一单。下眼皮单侧出现眼袋。

5:鼻唇沟不对称或单侧消失。

6:鼻孔不等大,或孔型不一样。

7:双耳不在同一高度。

8:下颌骨两侧不平等。

9:双肩不等高,双臂不等长。

10:双侧锁骨不等高。(应排除有直接外伤史)

11:双侧胸背厚度不相等。

12:双侧乳头不等高,双乳不等大。

13:腰带不在水平线。向前弯腰时,背部,特别是肋骨与腰部左右高度不一致.

14:双侧臀围线不水平。

15:双侧骨盆上缘不等高。

16:双侧腰眼不等高.一深一浅.一大一小。

17:双侧腘窝线不水平。

18:量比双腿不等长。左右鞋跟磨损不均匀。

19:习惯性单侧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损伤。

20:自然仰卧位时身体向一侧偏歪。

21:俯卧位时双侧臀部不等高,严重者或久病者可出现一腿粗一腿细。

22:自然坐位时,习惯性向一侧偏歪。或出现非病理性斜颈。

23: 直腿屈体,手向下伸,深度不一.

简单测试法:

1:大拇指尖分别和其他四指指尖相对,扣成内圈成圆形,术者同样手型于患者相扣。轻拉,分别测试。容易拉开的。相对应的颈.胸.腰.骶椎有病变。

2:用拇指指尖由患者掌背中指推按至腕横纹,如有疼痛。表示相对应的椎体出现病变。

3:双脚并拢。轻闭双眼,原地踏步30-50次.哪只脚先离开原地者,表明此侧有问题.

4: 食指掌骨由远端至近端,分别代表:颈.胸.腰.骶.等部位.分别按压.痛点处既相应椎体有病变.

5: 身体向前弯曲时腰痛----第一腰椎偏歪.

身体左右弯曲时腰痛----第二腰椎偏歪

身体左右转动时腰痛 ----第三腰椎偏歪

身体向后弯曲时腰痛----第五腰椎偏歪.

整个腰部都不敢活动-----第四腰椎间盘突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