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大戈:圣人不好当

前情

第41集 新黄金台:圣人秀

圣人不好当

苟大戈

有道是:高处不胜寒。那些高居权力顶峰的人们,犹如现今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公众人物们,更要如履薄冰,在不断自省中完善自我,才不至于轻易跌下神坛。看看《新黄金台:圣人秀》里面的帝王们,表面上,他们都是在向圣人看齐,努力完善自我,实际上,口是心非,假仁假义,到头来全部落得个鸡飞蛋打,一个个还搭上了身家性命。

燕易王爱听好话,这本没什么,想必这也是当权者的通病。但作为一代君王,起码应该拎得清是非轻重。苏代一张口便“屁”味十足,什么“傲立北方的大燕国”“大王堪比尧舜”,真是吹牛不打草稿的典范!而燕易王却奉为圭臬。他还狠狠地学习了一把当年的伯夷和叔齐,视迂腐为高洁,自以为“让贤”就能成为圣贤。结果,为了得到圣贤的虚名,被苏代忽悠,搞了一台“禅让秀”,却被别有用心的小人利用,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

子之为了篡位,和苏代狼狈为奸,轻轻松松就将王位诓到手。可仅仅嘚瑟了三年,他就被推翻,还被处以极刑。一个想当圣人的君王和一个想当君王的相国组成“作死队”,渔翁得利的却是隐藏在苏代背后的大齐国,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那么,得了甜头的齐国又怎样呢?齐湣王同样是一位向圣人看齐的有志青年,一心想要实现统一大业,成为功盖千秋的“齐始皇”。在受了苏秦“点拨”后,他更是举起“汤武”之旗,向公认的暴君桀宋发起“正义之战”,看起来是向圣人靠拢,实则不过是给自己侵略者的身份披上一块功德袈裟,和圣人的追求八竿子打不着。正所谓盛极必衰,齐湣王如愿灭宋,结果非但没使齐国壮大,反而令祖国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自己非但没当上圣人,反而成了过街老鼠,遭到列国联合讨伐。

淖齿的总结一语见的:你自诩汤武,实则堪比桀纣。齐湣王的“汤武之举”与燕易王的“假禅让”一样,都是一场打着圣人招牌的道德秀。

接着说到本章的第四位君王——燕昭王。历史上对燕昭王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人们对他的印象也基本停留在“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之类的好评之上。《圣人秀》却对“黄金台”的故事做了极富创意的延伸,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本章关于燕昭王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他派遣苏秦卧底齐国这一历史事件上。让我们先来抖抖书包:《史记》中关于苏秦生存的年代和事迹的记载是存在谬误的,致使苏秦为燕昭王卖命,在齐国开展反间计的这段精彩历史被埋没。直到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好些写在帛上的书信(帛书),即所谓《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十三篇就是苏秦去齐国当间谍时写的绝密信件的抄本,传阅范围很小,但历史价值不可估量。这些史料的出现,为我们还原了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风云。本章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浓缩,讲述得更为精炼,同时以这段历史为佐证,揭露了燕昭王“伪善”的一面。“苏秦在列国间周旋,不断离间齐国与他国的关系,其间数度遇险,曾被赵国和魏国拘留,命悬一线。他恳请组织施以援手,可你听信小人谗言,以为他已经被齐国策反了,猜忌他,冷落他,想让他自生自灭。直到他写了一封又一封求救信,晓以利害,让你知道为了燕国复仇大计,他还有利用价值,你这才派人去援救……”的情节就来自于此。

作者将自己解读出来的这些思想,融入了郭隗对燕昭王的批评中:

“大家都说你是爱才如命的圣君,是尧舜在世。只有我知道,'黄金台纳贤’不过是一场秀,你对人才的爱,并非发自内心。”

“这沽名钓誉的黄金台、尊贤堂,我再也没脸住下去了。”

一席话,将燕昭王设“黄金台”,办圣人秀的假仁义诠释得淋漓尽致。燕昭王“圣君”的形象瞬间坍塌,与燕易王、齐湣王沦为同流了。在最后,作者也以黑色幽默的方式,给燕昭王安了个“自作孽,不可活”的悲催结局,而历史上的燕昭王其实是寿终正寝的。

当然,此乃敢于标新立异的笑李飞叨的一家之言,我们不作评价。但作为戏说,这样的演义还是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引发了人们打破固有思维,重新审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兴趣。

刊发于2021.5.7《劳动时报》三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