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高僧法显:西行求法第一人,路线与当今“一带一路”相契合

题记

星星是亲人的眼睛,无论你身在何方,它总会在晚上照亮你前进的方向。身在异国他乡,尤其深夜抬眼仰望星空,思乡之情不觉油然而生,那故乡的星可也是如此暗淡又幽明?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上斩妖降魔、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终于在天竺国的大雷音寺修成正果、取得真经而还的故事。

历史上的唐玄奘是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再南下经货罗国故地等十几个国家进入天竺(印度),到达佛陀起源圣地——那烂陀寺。在潜心修佛十余年后,于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并带回了657部佛经,前后共历时十九年,行程五万公里。

事实上,早在唐玄奘西行二百二十八年前即公元399年时,东晋高僧法显就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西域至天竺求取佛经,前后历时十四年,陆去海回,游历三十多个国家,行程五万公里,所走路线竟与当今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相契合。

一、西行求法第一人,六十二岁高龄,壮心不已

法显,本姓龚,东晋时平阳武阳(今长治襄垣)人。3岁于仙堂寺出家,20岁受戒,为填补当时佛教戒律经典的残缺,法显决心前往佛教起源圣地天竺求取佛法。他于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一起,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求法之路。

当时,随着东晋王朝的“衣冠南渡”后,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上至宫廷王侯、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崇信佛教,顶礼膜拜。而随着全国善男信女的大量增加,佛庙寺院也日益增多起来,据唐代法琳的《辩正论》记载:东晋一百零四年,共建寺一千七百六十八所。

佛教的兴盛与发展伴随着中国和西域的僧人也时有往来,他们通过互相参禅大大促进了佛教事业的发展。这样就掀起了中国僧人西行求法的运动,他们或搜寻经法、或仿师求学、或瞻仰圣地,为求佛法而不惜舍身。

由于当时佛教戒律的缺失,广大佛教僧徒无法可循,甚至上层的一些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参佛日久的法显对此深感焦虑,为维护佛教戒律,改变佛教的时弊,六十二岁的法显毅然决定远去天竺,西行求法。

《祐录》:“西度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种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梯,又蹑悬絙过河数十余处......凡所经历,三十余国,至北天竺。”

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天竺后,法显终于在公元405年到达佛教极为兴盛的达摩竭提国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在这里他学习梵书佛律,抄写经书,一待就是三年。

这天深夜,法显遥望无尽的星空,想起与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或中途而返,如今只剩他一人思乡心切、归心似箭,法显又想起白天在无畏山精舍看到的一个商人以一个中国的白绢团扇在虔心供佛的情景时,不觉凄然下泪。

一定要回去!带着这个梦想,法显只身启程了,陪伴他的是厚厚一大摞的诸多佛经。

法显取海路向东回国,在途径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时,法显又在那里留得两年,再续得经本后,乘商船再向东,经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换北船,最后于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七月,法显乘坐商船到达了青州长广郡(今山东即墨)的崂山,第二年,七十九岁的法显回到了东晋的都城建康(今南京)。

回国后的法显不仅参与翻译取回的佛经,而且还写了一部沿途所见所闻的不朽名著《佛国记》,全文共九千五百多字,记载了西域、印度、南洋等沿途三十多个国家的地理、文化、宗教、风俗等,是研究我国当时西域各国极为重要的史料著作。

在此之前,也有大多僧人西行求法,不过他们多是到了西域而止,而真正到达天竺者,实在是凤毛麟角。因此,法显实则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到达天竺,又成功求经而还的第一人。

梁启超:“法显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

二、法显西行路线与当今所倡导的“一带一路”相契合

河西走廊

在此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由于我国西部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自黄河以西,位于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形成了一条由东南向西北走向的狭长平原,形如走廊,故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贯穿于今天的陕西与甘肃、青海之间到达新疆,主要城市包括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玉门等,历来为中原通往西域各国的必经之路。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并形成了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唐朝时还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并设安西四镇,进一步打通通往中亚之路,繁荣了中国与东罗马帝国、波斯等的丝路贸易。

可见,“河西走廊”自古以来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法显西行与回国路线

1. 法显西行所走的路线:长安(今西安)—乾归国(今甘肃兰州市西)—南凉(今青海西宁市)—张掖—敦煌(今甘肃酒泉)—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鄯善(古楼兰,今新疆若羌县)—焉夷(今新疆焉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于阗(今新疆和田)—葱岭—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阿富汗—恒河流域—天竺(今印度)—达摩竭提国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青州长广郡(今山东即墨)崂山—建康(今南京)。

2. 玄奘西行所走的路线:长安(今西安)—瓜州(今甘肃酒泉西北)—伊吾(今新疆哈密)—龟兹(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天竺(今印度)—佛陀起源圣地那烂陀寺。

玄奘西行路线

相比之下,玄奘与法显所走路线基本相似,都是向西经“河西走廊”到达新疆,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和葱岭这条“丝绸之路”,然后沿葱岭以西向南进入天竺国。不同的是,法显陆去海回,所到之地最多,也最远。近代国学大师汤用彤在他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就说:

“故海陆并遵,广游西土,留学天竺,携经而反者,恐以法显为第一人。”

3.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于2013年提出的沿线各国共同经济合作模式,线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海上则以重点港口为节点。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融合“河西走廊”,以西汉武帝时期的“丝绸之路”为基础,向西联接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以及东南亚和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印度洋,延伸至欧洲。

“一带一路”共覆盖136个国家或地区,旨在通过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再将法显所走路线与“一带一路”相比,都包括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新疆段、印度、斯里兰卡、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南太平洋、南海等等国家或地区,契合与相似程度不言而喻。

最后

法显回国后,在最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共译出经书六部六十三卷,计一万多字。经他翻译的《摩诃僧祗律》,又叫《大众律》,弥补了佛教律法的不足,成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对后来中国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所编纂的《佛国记》,别名《法显传》、《法显行传》、《历游天竺纪传》、《佛游天竺记》等,被各国翻译成诸多外文译本,世界影响巨大。书中记载了古代西域、中亚、印度及南洋等沿途三十多个国家的佛教历史和地方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完整的一部环游周边国家的旅行游记,对研究当时的西域各国文化和印度佛教历史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法显作为西行天竺、求取佛法的第一人,搭起了一座中国通往西域以及印度佛教之间的桥梁,开创了佛侣西行求法之先河,佛教的发展影响了整个东晋乃至后来的南北朝时期。两百多年后,唐代僧人玄奘沿着法显西行的足迹远涉天竺,取经而还,他的故事被编集为《大唐西域记》,还被演绎为神话故事《西游记》,搬上电视荧幕,广为传颂。

法显所走的路线也与今天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相契合。今天,我们正沿着他走过的足迹与周边沿线各国互建平台、共享资源,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必将繁荣昌盛、再现辉煌!他的舍身求法的精神犹如黑夜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