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僧寒山与拾得故里考
内容提要:唐诗僧寒山与拾得生活年代、身世、故里之谜,给国内、港台、东南亚等地区及日、美、韩等国的寒山史学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惑,人们在研究中进行的的猜想、推断,又出现了很多相互的矛盾或对寒山诗的误读误解。为此近来有研究者提出两种说法,一是由寒山生平“隋末唐初说”支持的“长安或咸阳说”;一是由寒山生平“元和说”支持的“任县说”,“元和说”同时也支持拾得故里“任县说”。由近年挖掘出来的有关寒山拾得的碑记、碑铭、墓铭志、族谱、地方志记载及寒山后人讲述、民间传说等资料可证实,寒山拾得故里在邢台任县留垒、双蓬头。
关键词:寒山拾得;寒山诗;故里;碑记;元和。
唐诗僧寒山与拾得,因为特殊的关系,在一些历史记载上两人总是同时出现在同一时空,在有关寒山的绘画及邢台、江浙一带流传的民间传说中更是如此。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在研究寒山生平及故里的时候,也要关注到拾得故里的研究及认定。
据有关历史记载,涉及寒山故里的皆曰“不知其乡里”,涉及拾得故里的亦是“不知其氏族”。于是寒山与拾得的故里就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唐台州刺史闾丘胤撰《寒山子诗集序》记载曰“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曰:“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释志南《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曰“有寒山子,拾得者,亦不知其氏族”。其他如词典、字典、中国诗人大辞典等工具书、史料记载亦是如此。更有甚者《三隐集记》中由此演绎出了一段关于拾得的传奇身世:“拾,因师至赤城道侧,闻儿啼声,问之,云孤弃于此。乃名拾得”。《神僧传》卷第六《拾得》:“拾得者。丰干禅师偶山行至赤城道侧。闻儿啼。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初谓牧牛之竖。委问端倪云。无舍孤弃于此”。下面分别探究现存两种说法的合理性。
一、 寒山故里咸阳说
严振飞先生《寒山子身世考》〔1〕以《隋书》、《北史》等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故里是大唐长安人,乃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后有韩廷杰先生在《寒山诗赏析》〔2〕一文中,以寒山的一首诗(诗“去年”),推定寒山为陕西咸阳官僚家人。这也是有史以来首次提出寒山故里之说。
1、查《隋书》、《北史》等史料,杨瓒(550年-591年),字恒生,一名慧。杨坚同母弟。隋文帝登上帝位以后,立杨瓒为滕王。后拜为雍州牧。后坐事去牧,以王就第。“开皇十一年(591),从幸栗园,暴薨,时年四十二。人皆言其遇鸩以毙。子纶嗣”。纶因为其父的缘故,在文帝在位之时,心里总感到不安稳。有人告密说纶对皇帝心存怨怼并且经常咒诅,文帝于是命黄门侍郎王弘严加查问。王弘见文帝正在发怒,遂希旨与司徒杨素等曰:“父悖于前,子逆于后,其罪莫大,刑兹无赦,抑有旧章,请依前律。”“帝以公族不忍,除名为民,徙始安。诸弟散徙边郡。大业七年,亲征辽东,纶欲上表,请从军自效,为郡司所遏。未几,复徙朱崖。……弟温,字明籀,初徙零陵。温好学,解属文,既而作《零陵赋》以自寄,其辞哀思。帝见而怒之,转徙南海”。〔3〕
至此,杨温与其兄长应该是“二徙”或“三徙”之罪犯。凡所有徙、流之罪犯,皆有当地官府严加看管。就连杨纶上表从军赎罪都让所属郡司给挡回去了没能实现,杨温怎能擅自离开徙地而去天台隐居呢?可见“杨温隐于天台山”此说难以站得住脚。
2、寒山诗[289]:“我住在村乡,无爷亦无娘”,诗[111]:“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诗[185]:“笑我田舍儿,头颊底絷涩”,诗[134]:“昨夜梦还家,见妇机中织”。〔4〕诗中所描述故里或家庭的情景,无疑是一幅乡村农家生活的画面。由此诗也可看出,寒山与皇家之后的杨温所处的家庭环境并非一致,所以很难将寒山与杨温视作同一人。
3、寒山诗[180]:“去年春鸟鸣,此时思弟兄。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绿水千场咽,黄云四面平。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
这是寒山隐居后写的一首诗。有人为了说明寒山是咸阳人,而把“咸京”改为“咸亲”。韩廷杰先生在《寒山诗赏析》一文中将此诗理解为寒山的思乡之作,将寒山故里认定为咸阳人。并说:“疯疯颠颠的寒山,实际上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他思念家人使之“断肠”。”
对于“咸京”的理解,项楚先生注:咽:水声。咸京,唐人亦或以“咸京”代指京城,引司马扎《猎客》:“自言家咸京,世族如金张”〔5〕。在寒山的回忆里,咸京是他的希望之地,也是他的断肠之地。“忆咸京”该是回忆起参加科考“曾经四五选”虽然“书判全非弱”而不中,反被选官“洗垢觅疮瘢”时的境遇,似乎天空黄云似盖,流水呜咽暗泣,哀哉!肠断!这是多么令人唏嘘令人悲愤的述说啊。咸京是他的伤心、断肠之地,令他不堪回首。多少年之后,在咸京这一段令他感到羞辱、气愤的遭遇仍然使他难以释怀,此情难向外人道。他只有向好兄弟拾得诉说心中之苦。
据任县留垒双蓬头村及邢台一带民间传说,拾得小时候是个孤儿,拾得诗说:“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寒山也是个孤儿:“我住在村乡,无爷亦无娘”,与一个哥哥共同生活:“本将兄共居”。后来这位哥哥也去世了:“亲旧凋落尽”。在铨选失意,孤苦无依的情况下,寒山才与拾得一同走上了“托体归山隐”的隐居之路。
寒山诗[251]:“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以此思自哀,哀情不可忍。奈何当奈何,托体归山隐”。这是寒山隐居之初写的一首诗,诗中也道出了寒山归隐寒岩的原因之一。寒山与拾得,二人从小是好友,二人相依为命,苦乐相伴。至寒山归隐天台山时,“亲旧凋落尽”,已再无别的亲人了。所以上诗中的“思弟兄”,只能是指拾得这位异姓兄弟而言了。所以很难说寒山对咸京还有一丝思念之意。
4、寒山是三十岁时隐居于天台山的,诗[302]:“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在寒山隐居以前做为“书剑客”的游学、参加科考期间,寒山诗[7]曰:“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
“遇”,《广韵》注:不期而会也。《说文》:逢也。崔注:“遇者,不期而会。”汉典:“相逢,会面,碰到”。这里应理解为寒山做为“书剑客”的时间段曾“逢见”、“遭遇”或“碰到”,即经历过三位君主的更替,而非三次见到君主。
有唐以来290年间21位皇帝,在相邻三位君主的统治与更替中,只有德宗历顺宗至宪宗是三十年间经历了三代君主更替。且是安史之乱后相对恢复平定的年代,符合寒山出外游学、参加科考并“三遇圣明君”的诗意。“隋末唐初说”有悖于此诗意,寒山怎会将隋、唐的君主并称其为“圣明君”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寒山与生于隋末唐初的杨温绝非同一个人。
二、寒山拾得故里任县说
1、元和说的来历。
宋·释赞宁所作《宋高僧传》系〔6〕曰:“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室。知闾丘寒山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奈何宣师高僧传中闾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年代使人闷焉。复赐绯乃文资也。夫如是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又大沩祐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诣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易象有之。小狐汔济。其此之谓乎”。宋·释赞宁虽然提出了记载中的矛盾,但也确定了“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对此,有学者认为:“此也可证明道衍所云寒山为元和中人,确有所据”。即道衍所云寒山为“元和中人”恐非凭空臆想。
道衍即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他在《寒山寺重兴记》中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褛衣,掣疯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
有人说姚广孝此文为“伪作”。同本书虽然叶昌炽曰:“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不可考也”。但张人骏程德全、俞樾等有多条基本相同的记载。以一人而废众人似有不当。
张人骏、程德全《募修寒山寺启》“在唐元和间,有寒山子仙迹之异,乃著此名”。
俞樾《新修寒山寺记》:寒山寺“旧名妙利普明塔院,以寒山子曾居此寺,故即以为名”。
(清)徐崧 张大纯辑《百城烟水》卷二吴县[M/OL] :相传寒山尝止此……。
元·释念常《历代佛祖通载》卷第十五:“唐丙戌宪宗纯改元和,於元和十三年(即818)……時寒山子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于台州唐兴县寒岩。故父老以寒山子称之”。
成化版《顺德府志·仙释》卷十载:“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唐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
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载: “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
这几则史料都提到了“宪宗”、“元和间”寒山的行迹。因此,认定寒山隐居于“元和间”是可信的。
2、村人纪念与寒山后人的奉祀
邢台任县留垒村、双蓬头村,本来是两个相距三里地的村庄,因为出了寒山拾得,所以村人外出或外人习惯连称其为留垒双蓬头。邢台地税局退休干部赵凤岐(80岁)说:1972年3月份出差时,在广州旧广场附近发现一个饭店里供着“和合二仙”。当说到和合二仙的身世时。在场的人有说是河北省顺德府的,有说是北方直隶的,饭店的陈老板却说,他的爷爷听老年人讲,和合二仙是河北省“留垒双蓬头村”的。陈老板不懂“留垒双蓬头”是两个村,赵凤岐给他做了详细解释,他才恍然大悟。现在两村的民房、工场、店铺已经连在了一起。两村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留垒河,即唐及宋之前时期的黄河故道。〔7〕这里有众多的遗迹及传承下来的文化可考,还有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加以佐证。
在这些有关寒山与拾得的历史遗迹中,有他们家庭的遗物。如,房基、水井、石磨、石碾与遗址等;
有关于他们的文化符号。如以寒山拾得蓬头跣足,不修边幅的形象而将双凤头改为“双蓬头”、“二仙里”、“故仙里”的村名,其中双蓬头村名沿用至今。留垒村曾改用“合仙里”的名字。这样的村名,在双蓬头天台寺《重修天台寺碑》记载中、在清道光二十二年邑庠生赵自得的墓志铭上也得到证实。墓志铭写道:“明永乐二年自江南迁居于任之程尔寨,三世迁于故仙里”(即双蓬头)。在传说他们“飞升”上天的地方,距留垒双蓬头村北二十多华里的天口村村民说:留垒、双蓬头出了呵呵二仙,都知道我们天口村名的来历就是呵呵二仙从这里上天而得名。该村名沿用至今。在双蓬头孟晓光先生提供的一则崇祯年间修撰族谱的记载中亦有“寒山拾得飞升处”这一文字记载的条款。其他类似符号如农具、用具、商品等比比皆是。他们二人经常走的一条小道后人叫做“神仙小道”。(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治理海河时,这里的留垒河被改造加宽为海河,“神仙小道”才被毁掉);双蓬头村东的桥称做“仙里桥”;留垒村西的桥称做“和合桥”。
有关于村民对他们纪念、供奉的场所。如在拾得故里留垒村悟凤庵建有寒山拾得殿,该村杨氏祠堂供奉有寒山拾得塑像。明代初年人们在寒山与拾得曾修行的地方(寒山故里双蓬头村东拾得故里留垒村南)修建了专门供奉寒山拾得的寺院——天台寺,天台之名即来源于其隐居之地。国内天台寺有多处,唯独该寺是为纪念寒山拾得所建。天台寺历史悠久,因众多碑刻尚埋在地下,有的被当做了桥墩尚未发掘。据老人回忆,寺院占地30多亩,主殿“和合殿”原为二层砖木结构,还有大雄宝殿、伽蓝殿、地藏殿、十八罗汉殿等。寺前清代乾隆四十六年碑有“所可异者,伽蓝诸佛,他寺所同。而和合二仙,此地所独。……独异其跣足蓬头,相顾而笑,忽而见真于斯,忽而脱形于斯。峣峣其傲岸自异,不欲与众僧为伍耶。仰金仙之化身,忽隐忽现,如俗所谓普度世人耶。果尔,则和合一殿,诚堪与诸殿并峙,而碑之撰文,何容已也”等语。
因为这里是黄河故道大陆泽区域(有'大陆泽遗址碑’在),所以才有流传下来的寒山拾得二人在河边采莲、摘藕、黄河筑堤坝防洪水、改河道、黄河发大水和合二仙退水等传说故事。在二人的诗中亦有关于黄河的诗句。
在地方志中有关寒山拾得的记载亦有不少。如:
明成化版(1464)《顺德府志·杂事》记载:“双峯(蓬)头在县东三十五里,元有二峯(蓬)头童来此建庵修行,名为寒山拾得,未久飞升而去,遗址存”。
明嘉靖版《顺德府志》卷三十四《仙释列传》记载: “双蓬头,任县东三十五里,元时有二蓬头童来此建庵,一名寒山,一名拾得。未几飞升去。今遗址尚存。”
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记载曰: “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
清康熙《任县志》记载:“寒山拾得俱修炼于县之东乡,因名其村曰双蓬头”。
天台寺院中有清诗人季宪曾《过双蓬头》诗碑云:“初入张城地,前程第几村。鹤随丹并去,诗与碣犹存。驻马看秋色,逢桥问水源。樵歌将落日,仿佛白云屯。”诗第四句加注云:“相传寒山拾得修炼于此,有笑呵呵诗集传世”。
程憬著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研究》中指出:“故想深切地了解一个民族的古代——古思想、古制度和古文艺,换言之,要了解一个民族的人文史之全貌,无疑的必须熟识一个民族的神话。神话的研究,为研究古代的事物,或一般人文史的不可缺之最初工作,其重要可知。我们相传的关于远古的史事——我们用比较分析和批评方法,去剖开他们的表皮,还能显露出他们的本来面目来。”〔8〕这些有关史料和传说故事被挖掘出来之后,只是当地并未从史学的角度进一步的认真整理、研究和论证,虽然有个别研究者与媒体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工作,但也并未形成专题。
寒山出家前叫韩山,出家后隐其姓名曰寒山,拾得出家前叫石德,出家后隐其姓埋名曰拾得。留垒村石家至明代初尚有后人。双蓬头村退休老教师孟月海老师据族谱记载讲:我们的祖先是明朝初年从山西大槐树下迁移过来的。迁来后,二世孟海娶留垒村“石家石氏为妻”。老人们传下来的说法,石氏老奶奶就是留垒村拾得的后人。”现在石家已经没有了后人。据村民传说,拾得于唐朝时东渡扶桑,后人现居于日本。于2003年左右,市里领导领着几个日本人携国家有关部门证明来留垒寻根,由于语言不通、本村已无石姓等原因寻根无果,失意而归。
双蓬头村韩家尚有后人在。44岁的韩家后人韩志斌先生说:“老人们传说下来的都很清楚、很普遍,都知道寒山、拾得是双蓬头、留垒村人。其中寒山就是我们韩家的祖先,原名叫韩山,出走后隐姓埋名,自称'寒山’,我父亲说过:我爷爷的爷爷听他爷爷的爷爷一代代都是这么说的”。韩家祖辈至今一直称寒山为“高先”,即高祖先人,并供奉着“高先之神位”的神案。韩先生说:“高先”就是高祖先人的意思,指的就是高祖韩山(寒山)。我奶奶和我母亲都说过,不供什么神仙也得供高先,因为高先就是我们家出的神仙。韩先生的这些说法,还得到了其他人们的印证。这个特殊家庭的特殊习俗,供奉这个特殊的祖宗牌位,跟村里人们的传说也相吻合。使人们相信,这里就是寒山的故里。
王进珊教授《谈寒山话拾得》一文对寒山生平作了以下推断:“寒山本来是生活在农村中的文人,因为他有文人气质,而又有骨气。开始是隐者或隐士……到了天台山,便在寒岩也叫翠屏山的山间住了下来……。〔9〕依据寒山生活年代“元和说”及姚广孝等碑铭、墓铭志、族谱序言、地方志记载及寒山诗自述、民间传说等可得出如下结论:寒山拾得正是生活在邢台任县留垒、双蓬头这样两个充满神奇的农村的历史人物。二人生于斯,长于斯,后来又一起离开家乡隐居于天台山。
鸣谢:感谢孟晓光先生多年以来为寒山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支持!感谢夏久存先生在调查走访中不辞辛苦,为弘扬寒山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感谢孟月海老师、孟祥克先生等人在对寒山拾得故事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做出的贡献!
〔1〕严振飞先生《寒山子身世考》[J/OL]《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南京.1994年第二期。
〔2〕韩廷杰先生《寒山诗赏析》[J/OL]《佛教导航》《五明研究》“声明”“文学”2011.1..
〔3〕《四库全书》《隋书》[M/OL]卷一·帝纪第一;《隋书》卷二十五.志第二十“刑法”;《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2014.
〔4〕本文所引用寒山拾得诗,一律用中华书局本《寒山诗集》序号
〔5〕见注〔2〕
〔6〕项楚《寒山诗注》[M/OL]251首注. 四川大学汉语史与中国古典文献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华书局出版北京2000.3.473。.
〔7〕见注〔6〕473页。
〔8〕《四库全书》元·释念常《佛祖通载》[M/OL]卷第十五·唐丙戌(三)。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2014.
〔9〕《宋高僧传》[M]系卷第十九“感通篇”第六之二“唐天台山封干师传(木赣师寒山子拾得)”。中华书局本.北京.1987.8.483-486。
〔10〕刘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专门史指导教师:阎守诚),《唐代黄河、长江流域的水患与蝗灾》[D/OL]山西大学出版社 1996年。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M],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5。23-25.
〔11〕王瑛《杜光庭事迹考辩》缙云报.丽水。2007.7.30。
〔12〕程憬著顾颉刚整理《中国古代神话研究》[M/OL]“自序”《文学史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6.
〔13〕刘锡诚《顾颉刚与“古史辨”神话学》纪念《古史辨》出版80周年。中国民族文学网。2006-10-07 原载《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4〕汪祖民教授《寒山子研究》《第三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 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出版.2008.3 .256。
〔15〕王进珊教授《谈寒山话拾得》[J/OL]《中华文史论丛》.上海.1984.79-10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