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文化到底在讲什么?用3句话深入浅出地来概括

文|穆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秦汉时期,佛教传入了中国;春秋战国时群雄并起、百家争鸣,有主张“仁爱”的儒家,有追求“无为而治”的道家,有崇尚“兼爱非攻”的墨家,也有坚持法治的法家;魏晋南北朝时,政权混乱,有无、形神之争尤为激烈……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中国的文人骨子里有一股倔劲,向来都是性格鲜明、观点明确,不屈于权势,也不屑于功名利禄,在任何时候,他们都敢于侃侃而谈、坚持自我。因此,历朝历代,我们中国的文坛都是相当热闹的。

初时,文人士大夫之间竞相角逐,百家争流,各学派不相上下、难分伯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各学说之间相互渗透、融通,“儒释道”三家兼收并蓄、慢慢独大,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流。

现如今,每个中国人似乎都知“儒释道”,由表及里时,却又不知。那么,儒释道文化究竟在讲什么?其精髓真的很高深、很难理解吗?距离我们的生活真的很远吗?

其实不然,可以用三句话来深入浅出地概括儒释道文化。

01 儒家者,人与社会的关系也

儒学以先秦儒学为基础,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孔子的言论和事迹由其弟子记载于《论语》一书中,品读《论语》,是我们认识、了解孔子的最直接方式。

孔子出生于贵族,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熟知礼仪规矩。可偏偏,当时是春秋末年,正值社会变革期,礼崩乐坏、山河动荡、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局面,孔子倍觉不安,于是大力招生,四处讲学,迫切渴望通过恢复礼乐秩序使得社会归于安定。

于是,他大力宣扬“仁礼”“仁”是内在的道德,也是为人的价值取向,使人为善;“礼”是外在的制度规范,也是社会的秩序保障,使人不为恶。

孟子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了“义”的理念,发展了仁政说。简言之, “王道”就是以“义”为施政理念,“霸道”则是以“利”为施政理念,君王应该行“人道”,弃“霸道”;另外,他所主张的“性善论”,也为仁政的施行提供了可能性。

荀子则主张礼法并用,将“礼”“法”兼容,从这点上,荀子的政治主张比起孟子更适合当时的社会统治,儒家的礼学思想也从而实现了政治层面的落地。

后期的众多学说进一步巩固了三纲五常等伦理关系,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希望通过“正伦理”来规范社会秩序。

所以,儒家思想的内容核心在“伦理”层面,旨在调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02 道家者,人与自然的关系也

何为“道”?

“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简而化之,“道”是宇宙本体、万物规律。

这天地间的万物,都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也就是说世间万物本祖归一,都源于道的运行之中,德的教化之下,只因自我选择不同,后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形态,并在不同的环境里繁衍生息。

道法探索万物运行之规律,追求天人合一之境界,通俗地讲,这难道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吗?

03 佛家者,人与心的关系也

在佛法的观点中,人生的本质是苦的,世事也是无常的。六道轮回是众生的基本状态,人生六道轮回之苦的根源在于“我执”,执着于自己的观念、感觉;执着于自己所认知的人、事、物等等意识。当我们被太强的自我意识紧抓不放,以致被它束缚的时候,就会痛苦不堪、烦恼不断。

因“执”而生“贪”、“嗔”、“痴”,欲望难以满足,怨怒之气冲天,痴迷于自我错误认知而无法自拔,使得众生不断地做出傻事来,因而不断地在六道轮回中沉沦受苦,无时不在上演“因果业报”。

为此,我们要通过“戒”、“定”和“慧”来破除我执、离苦得乐。“戒”主要是指戒恶,不做干扰正道、正行的事情,避免造恶业;“定”,指“禅定”,把心从忙碌、散乱的状态中拉回来,摆脱各种干扰、刺激,让心安静下来,开始听自己的指挥,让自己真正做自己思想意识的主宰;“慧”指开悟修观,可让你和圆满的佛慧融合在一起,彻底破除“我执”,超越六道轮回之苦。

总之,佛法这所阐释的是人与心的关系。娑婆世界,人从出生到死亡,还有生死之间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苦难,只有籍着自己的这个躯体,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不被蒙蔽,不执于心念,方可通透、安康。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儒释道文化,可以简而化之地用这三句话来概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