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榜样示范也需要理解《送东阳马生序》教后

榜样示范,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明明已经做了很好的榜样示范,学生就是“不买账”。任凭你做的多好,可学生就不能按我们想的那样去做。我也因此而苦恼了很久,不知如何是好,但在上完《送东阳马生序》后,我对此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看法。
《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是宋濂送给同乡马生的一篇赠序,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晚辈马生要努力学习。这和我们老师平时在教学生时所做的何其相似。
作者先是在文章强调“余幼时即嗜学”。为接下来的论述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说自己的求学经历,把自己的“”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与马生的“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相比,这一比可谓是既鲜明又突出,可问题来了,宋濂的经历和马生的经历完全不一样,马生为何要接受,又怎么样从心底里接受呢?
宋濂谦虚的说出了自己的成绩和收获,“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看看,这是何等成就,宋濂却说“”今虽耄老,未有所成”,这是要告诉马生什么呢?又是想让马生从中感受到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
到此,似乎应该结束了,可作者特别交代了马生的情况。“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马生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潜在的交代便是宋濂所说的一切马生都能懂,而且是懂的深刻。
也交代了“”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更强调了马生的优秀。
优秀的人同优秀的人在一起交流,那是不需要任何媒介的,更不需要言传身教。
可是,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用同样的方法对学生时却得不到同样的效果,这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不上宋濂和马生,老师对学生是教育,是告诉,是教授,是用榜样的力量去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而宋濂对马生是勉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马生该怎么做,马生已经很优秀了。但学生并没有马生那样的基础条件,学生需要学习的太多。
简言之,老师更多的是用榜样示范来吸引学生,希望学生因此而努力,但前提条件是学生并不一定能认可和接受,也就不一定按照希望的那样去做;而宋濂的赠序除了劝勉马生之外,还有引荐的意图在里面,马生自然是知道的。
所以,用同样的方法还需要看对待什么样的人,不能幻想着同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人。正所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同的人还要不同去对待。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是所有老师都懂的道理,可是,在教学中却误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这是我们老师需要反省的。
这也告诉我们,凡事都是需要有基础的,都是需要前提条件的。我们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理想中,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之上。
立足实际,具体对待才是我们该做的事。
(0)

相关推荐

  • 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我的骄傲”,你怎么看?

    新课改学生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生命个体,老师要看到学生的潜能和长处,对学生抱有期望,在学习.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但是学生还处于身心发育不完善的时期,对于题干中的情况,我们要辩证地看 ...

  • 长篇连载 | 我的大学(96)

    96 一天,杨双福在裁缝店里定做了一条喇叭裤,他拿回来后,就在寝室里穿起来让大家看,希望得到一个好的评价. 柳祖交心直口快地说:"这裤子不好看,裤脚当扫帚,除了能扇起来风和灰尘,没有一点知识 ...

  • 今天,我们去乡中心小学,分别听了八位年轻...

    今天,我们去乡中心小学,分别听了八位年轻老师的课.评课后,我们的刘主任给年轻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要精简.集中.突出重点.针对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底子薄,基础差,老师备课时要学会 ...

  • 人到中年,再读《送东阳马生序》,我发现当年错过了一个世界

    关于<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想必许多人都不会陌生.毕竟这是初中语文课文(课文节选),而且此篇是考试重点文章,要求全文背诵.只要是上过初中的朋友,多少应该都还有点印象. 有句话说得好,初读 ...

  •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代]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 ...

  • 初59 吟诵书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吟诵书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读诵)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吟咏)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参考文气谱 ...

  • 名家经典赏析:《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 ...

  • 送东阳马生序 诗意 赏析 朗读

    明·宋濂余幼时即嗜学(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3)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录毕,走(5)送之,不敢稍逾约(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 ...

  • 经典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②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③,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 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录毕,走⑤送之,不敢稍 逾约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 ...

  • 【备课小记】思维导图学《送东阳马生序》

    今天,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我尝试着把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提上来开启新授课的节奏,想着也可让昨晚的"梦想"话题更深入学生心. 第一次接触部编新教材,正如同事开玩笑说:突然发现自己20来年都 ...

  • 12月第五周复习篇目: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战》(小初高第一轮文言文复习开始)

    送东阳马生序 [题解] 东阳,今属浙江.生,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序,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本文是赠序,即临别赠言.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本文作者宋濂,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   ...

  • 《送东阳马生序》 详解

    <送东阳马生序> 详解 1.①余幼时即嗜(喜欢,爱好)学.家贫,无从(没有办法)致(得到)书以观,每假(借)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弯曲)伸,弗之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