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榜样示范也需要理解《送东阳马生序》教后
榜样示范,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明明已经做了很好的榜样示范,学生就是“不买账”。任凭你做的多好,可学生就不能按我们想的那样去做。我也因此而苦恼了很久,不知如何是好,但在上完《送东阳马生序》后,我对此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看法。
《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是宋濂送给同乡马生的一篇赠序,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晚辈马生要努力学习。这和我们老师平时在教学生时所做的何其相似。
作者先是在文章强调“余幼时即嗜学”。为接下来的论述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说自己的求学经历,把自己的“”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与马生的“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相比,这一比可谓是既鲜明又突出,可问题来了,宋濂的经历和马生的经历完全不一样,马生为何要接受,又怎么样从心底里接受呢?
宋濂谦虚的说出了自己的成绩和收获,“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看看,这是何等成就,宋濂却说“”今虽耄老,未有所成”,这是要告诉马生什么呢?又是想让马生从中感受到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
到此,似乎应该结束了,可作者特别交代了马生的情况。“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马生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潜在的交代便是宋濂所说的一切马生都能懂,而且是懂的深刻。
也交代了“”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更强调了马生的优秀。
优秀的人同优秀的人在一起交流,那是不需要任何媒介的,更不需要言传身教。
可是,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用同样的方法对学生时却得不到同样的效果,这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不上宋濂和马生,老师对学生是教育,是告诉,是教授,是用榜样的力量去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而宋濂对马生是勉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马生该怎么做,马生已经很优秀了。但学生并没有马生那样的基础条件,学生需要学习的太多。
简言之,老师更多的是用榜样示范来吸引学生,希望学生因此而努力,但前提条件是学生并不一定能认可和接受,也就不一定按照希望的那样去做;而宋濂的赠序除了劝勉马生之外,还有引荐的意图在里面,马生自然是知道的。
所以,用同样的方法还需要看对待什么样的人,不能幻想着同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人。正所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同的人还要不同去对待。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是所有老师都懂的道理,可是,在教学中却误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这是我们老师需要反省的。
这也告诉我们,凡事都是需要有基础的,都是需要前提条件的。我们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理想中,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之上。
立足实际,具体对待才是我们该做的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