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是,不是,还是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然。
我们做老师的,在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上也必然会走很多的路,每一段路都会有不同。看到: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句话,突然觉得,这不也正是教师学习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么?
第一阶段: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
万事万物都有其本质属性,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更是如此。
工作伊始,面对着全新的一切,自然的会把所遇到的人和事都按照自己想象的那样去对待。对待的前提也就是人就是人,事就是事。这个时候,不会去过分的考究人和事背后所存在的不同和个性,自然,在自己眼里,所面对的也就是自己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认知。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至于是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为什么在这,有什么作用,与其他的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全部在考虑的范围。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慢慢的接触,慢慢的深入。会发现,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并不完全是如第一印象感觉的那样,这其中有太多的意想不到。
一方面,时间长了,慢慢的发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慢慢的发觉人的多样性,身边的同事、领导,每天接触的学生都不一样了。
另一方面,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不同和矛盾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显现出来了,在具体的情境中也就慢慢的变得不同了。这时候的自己会猛然发现,身边的一切好像都变了,变得自己都不认识了。
看什么不像什么,总感觉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就好像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到了极限阶段一样,怎么跑都觉得累,瞬间感觉此时的自己不是自己了。这个阶段的老师也是如此,最大的困惑就是迷惘。
迷惘了,看啥都不对。其实,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湖水,人也还是那个人,不同的是看山看水的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自然也就出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问题了。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走遍世界各地,看遍繁华落尽,回头时骤然发现,原来,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变化的只是自己的眼界和阅历。
这像极了我们老师的成长。
哪一位行家、大家不是在经历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哪一位优秀的专家不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摸爬滚打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哪一位有极深造诣的老师不是畅游书海、笔耕不辍、研究成性,然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这些,是在经历过迷惘阶段后的自醒和超越,是需要付出极多努力又需要极端专业的造诣。很多老师达不到这个境界,自然也就很难走到这个阶段。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其发展规律,并能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对待。像我们老师,如何有针对性的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抓住所教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其发展的规律科学、有效的进行教育,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改进、创新,以取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效果,是极其困难的事。
无论是山还是水,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也都会随时随地的发生变化。看山看水,是山是水,我觉得它们(山、水)本身并没有变,变化的是看山看水的人。人的态度、视野、阅历会有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中,境界也会相应的被提高。
苏轼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自己走不出自己的圈子,所以看山只能是山,是石头垒成的山;王安石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自己站在了高处,有了宽广的眼界,自然看到的就不一样了,此时,山在哪?早已经被踩在了脚底下,所以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或者说早已跳出了山来看山,这样所看到的能一样么?
其实,这也就像是生命的历程。从呱呱坠地开始成了生物性质的人;慢慢的长大;不断的努力想让自己变得不同,甚至是“神”一般的存在(这个过程是奋斗);得到了自己所想要的一切;当一切回归自然,抬眼望去,原来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只不过,走过了一生奋斗过的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