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真的有神奇作用吗?中医教你如何正确认识偏方
中医的偏方到底有没有用?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个奇怪的现象,调理身体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说到“偏方”这个词,但是只有中医才有偏方,西医只有严谨的数据、临床。
为什么只有中医才讲偏方呢?为什么是偏方,不是“正方”呢?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关偏方的故事。
几个人得了一样的疾病,其中一个人用偏方调好了,其他人却不一定见效,所以偏方不能像降压药、降糖药这样名正言顺,并统一标准化地去做宜传和治病。
却没有人去反思两个奇怪的现象:
第一,西药治不好的病,偏方竟然调好了;
第二,这个偏方对其他得一样病的人却没有效果。
还有一个更奇怪的现象,全世界能治疗疑难杂症的全是中医,这又是为什么?西医讲的是统一标准化,用数据说话,只要检查的数据一样就是一样的病,开一样的药,不能用指标和数据确定的疾病,或者是治不好的病就定义成疑难杂症。
当我把偏方和疑难杂症放在一起研究的时候恍然大悟,偏方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疑难杂症也是一个不能被专业确定的因素,这两个不确定的因素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
有可能你自己都能调好自己的疾病,更有可能疑难杂症被偏方解决掉,这不就是“负负得正”的原理吗?我不是让大家去研究偏方,或用偏方去调理疾病,而是用偏方的逻辑去解决疾病。
就像两个孩子都在哭,一个因为饿,一个因为挨打、被欺负,第一个孩子给了馒头不哭了,就像用偏方调好了一个病。
你问我用的是什么方法,我说给馒头。然后你很兴奋地给第二个孩子馒头吃,结果不见效,你就说这个偏方对他没用,其实第二个孩子给馒头是不能解决被打的问题的,这也是我经常说的“西医治病,中医调病因”。
西医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哭上面,他们用最快的办法让孩子不哭。结果这两个孩子继续一个挨饿,一个挨打,最后医生给出的结论是这个问题一辈子解决不掉,孩子哭是世界疑难杂症。过了一段时间,噩耗传来,一个被饿死了,一个被打死了,听说是“哭”的并发症。
所有的人开始害怕哭这个病,孩子一哭,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去治疗,这就是为什么医院看病挂号这么难。这就是“谁管果没结果,谁管因能去根”
几十年与患者打交道的经验积累才能造就一个合格的中医。经验永远不可能被冷冰冰的数据代替,因为经验是在个体变化中找不变的规律,而西医是用不变的检查数据解决变化的疾病。读懂这句话你就读懂了中西医文化传承的区别。
这就是我所讲的中西医区别,也是中医的个体差异化调理和西医统一标准化治疗的区别。到底偏方有没有用?下次我给大家举案例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