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建盏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原创:建盏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文/建盏君

两宋时期,建窑因烧造出兔毫盏等精美的黑釉茶碗而享誉九州,并一度被指定为进贡宫廷的御用茶碗。建盏独有的艺术韵味,也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元时期建盏输出的方式

据传,南宋时期,有一些建盏经过日本前来交流的僧侣之手,被带回日本,成为部分经典传世建盏的源头。

除佛教僧人零散的携带之外,建窑及建窑系茶盏大批量输入日本,是以海上贸易为途径的。

福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境内多矿产,内有闽江、晋江等水系(如图1),外连太平洋,水路交通便利,造船航海技术发达。因此福建古代窑业得以繁荣,在中国陶瓷史和外销瓷之中占有重要地位。

▼图1,点击图片看大图

两宋时期,尤其在南宋,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南移,促使海外贸易规模进一部扩大。经历北宋这一较长时间的安定时期,福建的陶瓷手工业在南宋迅猛发展。通过泉州、福州等港口的瓷器外销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其中,以建窑为中心的黑釉茶盏,也随着发达的海运畅销海外,于海外陆地遗址和沉船遗址(多数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均有出土/出水。

建盏在海外的发掘

海外出土/出水的建窑及其窑系产品,以在日本发现的为主,韩国也有,东南亚亦发现少量遗存。

1965年,在日本九州岛南面,奄美大岛名濑市的古墓葬群,有发现一件建窑黑釉兔毫盏。器型为大撇口碗,底部还刻有“口九”款,各处特征都和建阳建窑芦花坪窑址的出土品一致。

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元代沉船,出水了大批中国陶瓷,据韩国学者研究,沉船中多数文物的制作年代,以1323年为下限。

▼图2-1,奄美大岛与韩国新安所在位置,点击图片看大图


新安沉船出水黑釉瓷中,韩国国立博物馆收藏有建盏50件。多数碗口有残损,釉面也有使用痕迹,如图2-2

▼图2-2,新安沉船出水建盏

同批出水的大量青瓷、白瓷则很少见到残损和使用痕迹,说明该批建盏很可能是为了销往日本,从民间征集的旧物。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陶瓷鉴定家冯先铭先生鉴定,认为是南宋时期的建窑产品。

而日本九州福冈县福冈市的博多湾(图3),是日本与亚洲大陆往来的重要门户。当时这里居住了一些赴日贸易的宋朝商人,人数据说多到可以组成唐人街。

▼图3,日本福冈博多湾

在11~17世纪,这段长达六个世纪的对外贸易交流时期,博多遗存了大量古代实物资料。博多遗址群出土品中,就包含建阳建窑和建窑系其他窑口的产品。其中建阳建窑的产品,包含敞口盏、撇口盏和束口盏等器型。

宋元时期建盏批量外销路径

建窑濒临南浦溪,南浦溪通往建溪,建溪通往闽江。遇林亭窑、茶洋窑等主要建窑系窑口,也属于闽江水系。

闽江是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入海口位于福州。因此福州自然成为建盏和建窑系茶盏外销航线的主要起点,而晋江水系的泉州也是起点之一。

▼图4,建阳水吉的建窑遗址与南浦溪的位置关系。

▼图5,点击图片看大图。

北宋中期以前,福州船务要比泉州更加优越,1087年宋哲宗置市舶司于泉州之后,福州的船务才隶属于泉州。直到元代,福州仍是相当繁荣的贸易港口。除福州和泉州以外,浙江宁波也是建盏的出口港。

建盏销往日本的航线大致有以下三条:

A、福州→琉球群岛→日本

B、泉州→澎湖列岛→日本

C、宁波→日本(或泉州、福州→ 宁波→ 日本)

▼图6,建盏外销航线示意图,点击图片看大图:

日本福冈博多出土(包括博多湾海底出水)的建盏及其窑系产品中,许多产品底部有用墨写着中国人的姓名,如“陈四”、“丁纲”等,部分书写款还带有花押。

这些书写款,与1993~1997年发掘的,福州屏山一带出土的瓷器铭文和花押基本相同或近似。这说明中日贸易往来过程中,墨书瓷器很可能是由福州传入日本并流行的。

带某纲的书写款茶碗,在博多地区常有发现。如“丁纲”款,指姓丁的纲首,即货主的经纪人。

据考证,建盏至少在北宋晚期就开始通过海运批量销往日本。而史料记载的公文也表明,纲首经销的建窑及其窑系的茶盏并非走私,而是通过市舶司的检验后,以正规合法的渠道批量出口到日本的。

建盏走向欧美

可以说,邻国日本是最早意识到建盏魅力的国家,从宋代至今都对建盏青睐有加。

而西方国家认识到建阳建盏的珍贵和艺术性,大致始于美国人詹姆士·普拉玛在20世纪初对建窑的考察。

▼图7,1937年3月,伦敦新闻画报刊载的建窑考察内容

普拉玛氏将考察的成果发表之后,吸引了欧洲、北美、澳洲等地区不少学术界、收藏界人士,开始有意识地研究建盏、搜集建盏并展出、交易。

海外收藏宋代陶瓷器的国家,以日本、英国和美国为最,甚至远在北欧的瑞典,也收藏有建盏。美国和瑞典收藏的建盏我们都大致介绍过,英国等其他国家所藏建盏,我们也会在之后找机会介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