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不浅的“截断疗法”!
昨日我们聊了姜春华老截断疗法,在当年就有“商榷”姜老的。向柏森前辈写的那篇基本算为代表。姜老还是不服气,有写一篇,理论越辩越明,姜老确实有些武断。这里就不说了。
时至今日姜老影响下,他的截断疗法还有市场吗?真有。我搜了网上还不少支持的。可见“害人不浅”!
跟姜老一个思路的,尤其住院的大夫,西医大夫,不懂中医,一个劲开中药针剂。因为有老前辈支持了,不用辨证论治了,发热直接截断多好。卫分证直接上热毒宁,清开灵,有的有效,有的无效。但是无论如何,西医也不知其中缘由。很多表证不解,热邪无处可解,直接逼迫入营,入血,病情加重了。这就不是死于病,而亡于庸医之手!吴鞠通曾经愤慨骂到:医瞎,导致患者也瞎!
西医还情有可原,不懂中医。有些中医还不懂什么是温病,就说不过去了。有些医生还发表一些医案,说什么截断疗法,受到姜老影响,感谢涕零膜拜之意流露于表!看到这里我真的想笑,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外感高热不是截断这么简单的,张仲景反复强调有表证先解表,后治里证,到你姜老这里一个截断就行了?外感当中不否认有些初期就高热,气分大热,营分血分大热,其实这些属于伏气温病,而不是叶天士说得正常由表入里初感温病。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就提到,入手从血分营分治疗的,都是伏气温病。读者自当注意。杨栗山治疗疫病不分卫气营血升降散加减为主方,就是针对这种发病急骤,伏气温病,犹如现在非典一样,大流感一样。伤寒也有一二日进入少阴或者直接发病少阴,但是不能抛弃太阳病。下边付一篇所谓截断疗法医案大家欣赏!
本案载于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33卷第一期,上边这则医案我就不写作者了名字了。
熟悉伤寒论的都知道这是阳明腑实证需要通下承气汤加减,难道学习叶天士温病的不懂?还用桑叶菊花薄荷轻清疏卫嘛?这也太小看学温病的了。尤为可笑居然加上“截断”一词!难道把仲景治疗阳明办法窃为己有就好嘛?
付赵绍琴老医案一则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发烧待查
李某某,女20岁
【初诊】
主诉:患者于8月5日自觉恶寒发热,体温在37℃~39℃之间。经某医院诊为病毒性感冒,曾服解表药,热势不退。因持续发烧19天收住院治疗。经西医系统检查,诊为发烧待查。历用液体支持疗法、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卡那霉素及雷米封等药治疗,中药曾服清营汤、调胃承气汤、白虎汤、紫雪、至宝以及秦艽鳖甲汤等方药,其势不佳。体温仍在38℃左右。9月30日请赵师会诊。
诊查:证见发热,午后热重,汗出热不解,头晕而沉,口渴不欲饮,胸闷纳呆,周身疲乏倦怠。
辨证:湿遏热伏,午后热甚汗出而热不解;湿热下注-,小便色黄。病在中焦,弥漫上下。
治法:拟辛开苦降,佐以芳香淡渗之味。
处方:佩兰叶10克(后下),藿香10克(后下),杏仁10克,淡豆豉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木香6克,马尾连10克,前胡6克,大腹皮10克,炒麦芽10克,栀子6克
三剂,水煎服。忌食腥劳,甜腻。
【二诊】10月4日。
服药后热势稍减。因湿热之邪难以速祛,故再守原方服药四剂,以冀全功。
【三诊】10月7日。
体温已退至37.1℃,唯觉颈部酸痛。继服原方药两剂,遂诸症若失,于10月12日痊愈出院。
【按】:此案为湿热蕴郁中焦气分,叠经发汗、清营,攻下、开窍、滋阴等误治,寒凉滋腻,更助其湿,湿热壅塞,阻滞气机,湿不化而热不除。此所“发热日久不退也。湿温病为湿与热合,腔固难解。湿若不去,热则难除。故治疗当以祛湿为先。宜用芳香宣化,辛开苦降,淡渗分消等法,当先调畅气机,宣通三焦。方中藿、佩、前、杏芳香化湿,宣通肺气,以肺主气,气化则湿亦化,湿化则热易清;栀子、豆豉清宣郁热,湿热郁久则为陈腐之气,栀豉合用,最善发越陈腐,故有宣阳解郁之功;半夏、芩连辛开苦降,清热燥湿,开泄中焦之湿热积滞;木香、腹皮、麦芽,理气滞,行水道,助消化,以利三焦。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决滨之官,水道出焉。三焦畅则上下分消,邪气自去。药后得二便通得,是三焦通畅之征,故周身汗出而热退。本案初诊予药三剂,服后热势略减,而脉症未变,故二诊继用原方4剂,则霍然而愈矣。非胸中有定见者不能如此处置。若二诊时欲速其效而改弦更张,恐不免功亏一篑。要之,湿温病湿邪阻滞,不易速去,须得湿邪缓缓化去,当其由量变渐至质变,才可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故治疗湿温须胸中有定见,不可朝三暮四,频频换方。只要认证准确,立法无误,即可依法用药,自可功到自然成。本案即是例证。
下边再付我治疗的一则医案;如果用他们所谓的截断疗法必然生变!
小男孩5岁,主诉:发热一天,
孩子母亲给他服用头孢克洛,清热解毒药(不知名),发热退而复热,最高39度°,因此来诊。
当时见证,体胖,面白,无汗,轻咳,咽红,扁桃腺二度肿大,舌苔白腻,脉浮滑数。
辨证:夏季暑湿,外寒内热夹湿,银翘三仁汤等意加减:
苏叶藿香各10克后下,银花连翘各10克,杏仁10克,白寇3克,半夏8克,厚朴8克,竹叶6克,芦根10克,通草3克,三剂日一剂。
二诊2018年6月24日
第一剂药时候晚上咳嗽加剧,孩子母亲来问是否加加化痰药,我说里边有了不用加了,继续服用。今日来诊热退未见反复,轻咳一二声,咽喉稍红,舌尖红,苔中后仍白腻,大便可,小便偏黄。
治法:再与轻宣肺气,疏化肠胃桑菊饮加减善后。
桑叶6克,杏仁6克,桔梗6克,连翘10克,牛蒡子6克,僵蚕6克,莱菔子10克,焦三仙各6克,茅芦根各10克,甘草3克,
三剂日一剂。
按语:本患儿母亲先与抗生素清热解毒药,本属于误治,已经凉遏,幸好及时来诊,避免寒凉冰伏。我们很多医生一见高热,大剂量银花连翘板蓝根石膏等清热,反而凉遏误治,必须辨证论治。一诊方着重藿香苏叶重用芳香温化散寒疏卫尚能祛湿,因其咽红脉浮滑数知其有热,被寒湿所遏制,不得已用银翘轻清芳香解毒,再用三仁汤分消湿热。如此卫开热透,湿去,则热退。二诊舌苔中后偏厚苔腻,再与桑桔牛蒡子僵蚕等轻宣肺卫利咽喉,焦三仙莱菔子等疏化肠胃,内外通透,气机畅达,则可巩固,另外小心饮食寒暖,家长必须注意免得复发!
最后我想问问,这个截断疗法你试试,不仅不能治,反而会生变数,导致缠绵不愈!岂不是吴鞠通骂的:医生脑袋发热,导致患者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