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男友”是个啥?看木铎的仙女姐姐们(集体爆照)用新传视角解读TA!
又是一年七夕节,小铎最怕的就是这个日子了,因为新传7:3的性别比例,真不是随便说说的。要知道,为了准备昨天的推文《明日七夕,木小铎给您准备的“男神”请务必收下》,小铎可是花费了一周的时间呀。其中,至少有6天的时间,都用来去木铎各部门寻找男孩子了。
所以,小铎准备给自己点个“蛤蟆男友”了。在群里表达了这个想法后,小姐姐们突然坐不住了,纷纷表示已经被“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一整天了!
事实上,七夕蛤蟆、聊天机器人、付费社交、情感租赁等“虚拟男友”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技术发展、社会转型、城市孤独、全球化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那么从新传视角出发,该如何解答呢?今天的文章,或许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有趣的解答!
简介:Nico学姐,南京大学MJC
观点说:戏假情真的游戏,孤独社会的注脚——提到虚拟男友,新闻er怕是最先想到霍尔和沃顿“拟社会互动”理论(不知道的自罚抄三遍)。为何明知道是假的,却投入如此真挚的情感?如果你认为这仅仅是个人娱乐偏好问题,那就太没有学术敏感了。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不满30岁的受访者中有47%的人有焦虑感,而这个比例随受访者年龄增长而稳步下降,说明在疫情中,年轻人的感受可能比老年人更糟。更好玩的是韩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围绕一个名为“不接触”(Untact)的概念推动经济复苏。其设想是,在未来,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在线互动,企业将用机器代替人类,以抵御工资上涨和劳动力迅速老化的影响。
这样的宏大背景就决定了个体生存的孤独化现实,陌生人社会、原子化生存已经变成社会的真实表征。
简介:阿离学姐,西南政法大学MJC
观点说:戈夫曼引进传播学的框架理论表明,人在解读事物都有一定的框架,且这种框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个人的过去经验。虚拟对象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有哪些品质,不能有哪些行为等等也都源自于个人框架。
个人框架有时好有时坏,但是在虚拟对象这件事上它从某种上也代表着一个人的三观,以及反映着一个人的个人品质、个人审美、个人性格等等,大胆跟着自己"框架"走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真实自我的肯定……hhhh 除去这些废话 最后以新传之名,祝崽崽们考上自己"框架"内的高校,祝阿离学姐遇到合"框架"的虚拟对象哈哈哈哈哈。
简介:小鱼学姐,河海大学MJC
观点说:唐·伊德认为,技术中介了人的身体感知,透明的技术融入了知觉经验。就像戴着眼镜看到的世界并不是身体直接感知到的真实世界,并且人们感知不到;骑车或开车的人熟练掌握了技术之后,也同样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技术正在成为一种自然透明的存在,与人类的生活相融合。
也许未来,虚拟男友也会成为一种透明般的存在,弥补现实社会中人们内心的某些情感缺失,但是这种“技术情感”是否可以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存在,仍待探讨。
于我而言,虚拟男友可能是一种选择,是一种AI技术发展下人类情感的延续,但并不能真正替代现实男友。正如彼得斯所说:“触摸与时间不可复制。”面对面的身体交流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简介:九微学姐,武汉大学MJC
观点说:对于虚拟男友,我的想法没有那么浪漫,当技术探究到伦理层面,我比较悲观。两个人之间相爱的默契和心灵的交流,大数据怕也是解释不清楚的,机器又如何还原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现在多少这样类似的对“虚拟男友”的看法,对于已经完美制造且满足女友各种要求的“虚拟男友”也是一种刻版印象和残忍。
简介:Doris学姐,武汉大学MJC
观点说:“虚拟男友”的产生正说明女性存在相应的需求。从两性的情感与交往来看,有两种可能。
可能一,女生在一段恋爱中并没有获得所期待的关爱或体验,这种现实生活的不快乐与压抑让她们转而向“虚拟男友”寻求精神慰藉。
可能二,单身群体的情感寄托处于空缺,而她们又渴望体验恋爱的感觉和幻想“虚拟男友”的存在,此时“虚拟男友”似乎成为了她们的精神归属。
作为技术也好,作为产品也好,“虚拟男友”背后更能反应出来这个真实的社会,这个社会中人所存在的真实需求与情感。可能在人类内心深处有各种各样的不满,继而产生各种需求,才会有这么多高科技产品的更新迭代吧。
简介:00学姐,武汉理工大学MJC
观点说:虚拟男友难道不就是现实中的海王塘主中央空调嘛??虽然某0没有试过虚拟男友,但就和机器人写作一样,虚拟男友一定很难替代每个人心中的白月光!(如果有的话hhh)AI、大数据下的对话太容易让人陷入“爱情茧房”啦!(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木铎铎要分配甜甜的爱情,谁要香虚拟男友哼!)
祝小宝贝们七夕快乐吖!希望大家都可以在备考时或者上岸后收获自己的辣个专属小猪崽!啾咪咪!!
简介:绿囚学姐,武汉大学·传播学
观点说:虚拟的,便不存在实体,其主要功能是给使用者带来情感上的慰藉,对有这方面需求的人来说其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而且比现实的男友更具隐私性和可靠性。
虚拟男友的出现也是现代社会在两性情感方面的一个映射。虽说网络在工作、学习以及社交上可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在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磨合上虚拟社交是无法取代线下的交流的。
我需要的伴侣是存在于我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地方,而不仅仅存在于网线或者电线上,他也是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的,而不是我的私人物品。所以对于虚拟男友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简介:雷雷学姐,武汉大学MJC
观点说:我不会用虚拟男友,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没法和不喜欢的人聊天。虚拟男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满足现代人对完美恋爱关系的想象,但说到底还是虚拟商品,我觉得还是很冰冷的数据吧,所以我不会用。
即使他能营造出完美温柔体贴男友人设也是根据用户需求分析选择的,所以我觉得虚拟男友可以用来消遣时间但不能沉迷其中,祝大家七夕快乐!
简介:可期学姐,华中科技大学MJC
观点说:我喜欢的男孩子是性情温柔的,思想独立,喜欢看电影(下雨天窝在沙发看电影什么的太美好),可以陪我去听演唱会、吃火锅、旅游……懂得尊重、坦诚、善良就可以啦!最后我希望虚拟男友是理科生,和我互补一下!
简介:挽雪学姐,武汉大学·传播学
观点说:没有玩过虚拟男友这款软件,不过我想使用的感受大概会像所有暧昧期的恋人一样,小心翼翼地交流三观,试探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吧。会帮助我创造心目中的他,一直在我的框架里,一直在身边,绝不会忽然转过头去。
当AI越来越智能,越来越了解人性,相比于真实的有各种缺点的人类,他们更有可能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完美伴侣。可是生活的美妙不就在于各种小惊喜小缺憾和不可预知性吗?比起一位完美的存在于云端的虚拟男友,我还是希望当我说“我有点怕”的时候,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男友对我说“别怕,我会保护你。”
简介:坑坑学姐,大连理工大学MJC
观点说:要啥子虚拟男友?真男友不香吗?(狗头,虽然我没有)我猜虚拟男友应该是超甜的那种,或许还百依百顺
还有好多表情包还能彩虹屁内~啥也不说了,俺去找人给我点一个哈哈哈哈!崽崽们七夕快乐鸭!
简介:咕噜学姐,西南大学MJC
观点说:要啥虚拟男朋友,真男朋友他不香吗?(狗头,我还真有)如果给我一个虚拟男朋友,我就要他努力上进,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不要跟我讲道理!我都对(不说了锤人去了)。祝愿大家都能找到那么一个真心相待无条件拍彩虹屁的婊贝💑
简介:蓝柒学姐,兰州大学MJC
观点说:“虚拟男友”是在新技术和新思想潮流加持下产生的“新物种”,我们在与“虚拟男友”交流时,一方面满足于虚拟男友所拥有的温柔体贴等一切符合完美男友人设的特点,甚至希望身边的人向虚拟男友的完美形象主动对标,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去思考虚拟机器男友是否能够拥有与人脑一样的情感与思考。
目前人工智能机器想要通过图灵测试可能还有一段路程要走,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是机器模仿我们?还是我们在逐渐模仿机器呢?
简介:鱼鱼学姐,郑州大学MJC
观点说:看到虚拟男友这个概念就想到斯派克·琼斯导演的那部经典科幻片《她》啦。
电影里作家西奥多爱上了电脑系统里的女孩儿萨曼莎。但对萨曼莎来说,她有8316位人类交互对象,和其中的641位发生过爱情关系,西奥多用孤注一掷的爱换来的回应对她来说只是算法而已。科技和金钱看似可以稀释掉现代人的空虚,但虚幻的温存过后我们仍然不得不面对个体的巨大孤独感。
所以哇各位,搞什么虚拟男友,要搞就搞真的!冷冰冰的虚拟完美伴侣哪里有你幼稚闷骚的男朋友可爱迷人嘛!
简介:锅锅学姐,上海交通大学MJC
观点说:对虚拟男友的第一反应是给我来一个哈哈哈哈,但是仔细想想,虽然机器人发展到可以提供男友式陪伴,的确可以嘘寒问暖、聊天解闷,但终究无法取代真真正正的人。
机器人有内置的“高情商”,掌控话题,来维持与人的交流,但往往是有瑕疵才有嬉笑怒骂,有面对面的谈天说地才能真正敞开心扉,所以虚拟男友可能仅供一时兴起的交流,长久下来,人“人”交互终究抵不过人人交往。还是祝愿大家都能找到真正有血有肉的另一半~
简介:芋圆学姐,郑州大学MJC
观点说:“虚拟男友”也许可以满足我对”完美男友”的所有想象,比如说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我的喜好,也可以通过算法来找到合适的话题,从而避免尴尬。但它大的不足是无法带来最真实的陪伴感,也许“虚拟男友”在精神上的契合会带来灵魂上的碰撞,但实际上是需要细节的展示才能来体现男友的重要性。
正如梅洛·庞蒂的《眼与心》所阐述的,身体相较于精神更具有根本性和优先性。他是可以陪我去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这相比于虚拟存在的男朋友更加实在呀!毕竟实实在在才是真嘛!
简介:阿米学姐,南京大学MJC
观点说:断断续续聊了两句下来,竟然觉得这位小朋友有点儿.......励志?(是啦,又是一位98年的弟弟)虽然没有真的在聊一些恋爱相关的话题,但这种体验本身还是挺有意思的,像是一个别致的恶作剧?
如果可以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提一下改进建议的话,似乎下回可以来段相声🤔以及,感谢美柚在七夕节送来的“男朋友”,就是好姐妹啦~
简介:猕猴桃学姐,华中师范大学·学硕
观点说:我感觉虚拟男友有点怪怪的,是互联网这一时代的产物,毕竟有了互联网才有人们在网络上认识的虚拟男友,出现了soul这种类型的交友平台,有时候他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沉浸体验感,有时又让我们患上媒介依存症,娱乐至死,hai~
最后,祝大家考完研,都能有真实对象,不是虚的!
今年5月,微软曾经公测过100位虚拟男友,测试时长为7天。可以将其理解为由小冰框架生成的虚拟机器人,它的性格和反应模式都可以完全由用户决定,能够像真正的男朋友那样与用户进行对话。
当时7天测试期过后,许多用户都对虚拟男友依依不舍,甚至认为是小冰团队“杀”了自己的男友,所以小冰在8月20号左右将虚拟男友永久上线。
看到这新功能上线,铎子也忍不住去整了一个。
然鹅没聊几句就开始莫名其妙了,不过总体体验下来还真有点恋爱那么回事。
△ 木小铎的“创造男友”
除了这些AI人工智能和一些游戏里的角色扮演虚拟男友外,前段时间上了热搜的【虚拟男友】,更多的是指向真人互动。也就是花钱买别人的时间来陪聊。仅在B站搜索“虚拟男友”“虚拟女友”,就有大量的体验视频满足着观众的好奇。虚拟女友也有售,但需求要少得多。
此前《消费文化杂志》(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中说,每名虚拟男友平均有3名女性买主。
回到我们今天推送的重点——为什么大家会产生【虚拟恋人】的需求?以及,如何从新传视角解读虚拟恋人热这一现象?
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让“虚拟恋人”能够为顾客提供私密的情感服务,消费者通过这项服务宣泄情绪、获得陪伴和倾听、体验不同的情感等。通过网络,人们的自我表达更加自由,更加便捷,并且人们可以掌控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和隐藏的,用这种方式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网络上的身体被各种媒介所隔离,这种被塑造的理想化的沟通场景就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形容的松散的、不愿意遵从既定规则的社会交往状态。因此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为塑造完美自我而进行角色建构的可能性。
虚拟恋情的消费者可以建构出一个“理想自我”来投入恋爱,弥补真实社会中的缺憾。毕竟真实社会里的爱,要复杂太多。
韩炳哲在《爱欲之死》中阐明这样一个观点:纯粹意义上的爱,曾经被置于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之中的爱,如今受到了威胁,甚至已经死亡;不管怎样,当今的爱是病态的,正如作者给这本书所起的题目一样——“爱欲之死”(Agonie Des Eros)。
是什么将爱置于濒死的边缘?自然是当今时代的个人主义,一种将一切事物在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必要性,一种可定义当今社会所有个体自私行为的逻辑。
伊娃·易洛思在《消费浪漫》(Konsum der Romantik)一书中指出,当今的爱情越来越“女性化”。小说常常使用“友好的”“亲密的”“安静的”“舒服的”“讨人喜欢的”“温柔的”等形容词来描述浪漫的爱情情节,而这些词汇都体现出浓浓的女性色彩。人们习惯将浪漫场景中的男性角色代入女性的感觉范畴中。通过这个判断,她进一步得出结论:当今的爱情不仅是被“女性化”那么简单。
随着所有生活领域出现的一种积极化趋势,爱情也被驯化成一种消费模式,不存在风险,不考量胆识,杜绝疯癫和狂迷,避免产生任何消极和被否定的感觉。舒适的感觉和无须承担任何不良后果的刺激取代了痛苦和激情。在快餐式性交、邂逅后上床和舒压式doi已经司空见惯的当代,性生活已经不存在任何消极面。
消极面的缺失导致了当今爱情的枯萎,成了可消费、可计算的享乐主义的对象。人们满足于追求同好者的那份舒适,放弃了对他者的渴望。被追求的是一种舒服的、最终缓慢沉淀在意识之内的熟悉感。这是社会的病症。落在个体上,就变成了我们对【虚拟恋人】寄予的关于爱和控制的想象。
在和虚拟恋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处于一种可控制的状态。下单之后,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一起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并自如的游走在这段关系里,随时投入或者抽离都成为可能。
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指出,“数字化的友谊发生在表情符号引起的情感里,经常建立在快速回复而不是思考的基础上,这可能使我们的情感变得肤浅。”
在弱化了现实关联性的今天,“网络爱情”可以始于一次点击,终于一次拉黑。而人们也得以在有爱和没爱的情绪之间,买家和爱人的角色之间穿梭自如。
《网络评论蓝皮书:中国网络评论发展报告(2019)》曾指出:用户接触网络评论场景趋于碎片化,对情感的需求超过对信息的需求。用户接触网络评论最主要的动机是情感性动机,其中兴趣动机、娱乐动机、社交动机为最常见的三种动机。而满足了这三种动机的私域流量,无疑将情感性动机加倍放大。
“虚拟恋人“正是把情感当作商品出售的一种服务。出售这些服务的店铺把感情包装成不同的【人设】进行出售,通过情感吸引力来抓住顾客,这是一种虚拟的情感经济模式。在这场服务中,”恋人“给顾客提供服务都属于一种情感劳动。
Richard&Rudnyckyj建立了“情感经济”(Economies of Affect)这个概念来探讨对情感在促进经济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Massumi(1995)认为情感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条件、一个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变量、一个像工厂一样的基础设施。徐志伟(2016)在将“虚拟恋人”的情感劳动定义为“卖家将自身的情绪、聊天沟通的技巧作为个人资本进行售卖,并获取相应的经济报酬”。
情感经济诚然是对传统商品经济的一种挑战。在这里,商品的实体性完全消失,情感经济既不是实在的产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而是一种被物化的人自身。
有娱乐媒体对此发表看法:无论是虚拟恋人还是虚拟偶像,不同的虚拟经济变现方式背后,一个是以直播带货等形式寻求变现通道,另一个则是依靠私域流量与受众直接建立一对一的社交服务。他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代人的碎片式社交需求。
未来,虚拟经济辐射的直播、互动、游戏、周边,都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关于这种虚拟情感的未来发展——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人机结合的赛伯格(cyborg)等预示着后人类时代来临的技术发展成熟,我们能够有把握说,这种脱离身体桎梏的虚拟恋人,完全可能由机器扮演到淋漓尽致。电影《她》和《银翼杀手》就已经有所预言。
彼得斯在《对空言说》中提及,身体常常与灵魂(幽灵)、死亡和爱欲相联系。我们把未来作为一个后视镜,通过技术趋避,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的身体。这自然引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与机器交流?
△ 电影《她》截图
电影《她》就讲述了一个“宅男爱上了电脑操作系统”的故事。导演从未来世界的设定出发,抽丝剥茧地研究身体吸引之后费洛蒙发酵的原因、探讨外界阻力之外爱情消亡的规律——恋爱的一方设定为无肉体的电脑操作系统,这种观察才更加极致和纯粹。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基督教神学家否定身体的重要性,认为身体是交流的障碍,真正的交流是天使般的没有肉体介入的纯粹交流。它不借助于符号,免除了符号造成的误解。
现实中的爱情,摆脱身体桎梏后,“天使般的交流“仍旧不得实现。 “交流”是现代人诸多渴望的记录簿。这个词呼唤的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里,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根本不存在,人人敞开心扉,说话无拘无束。我们对不在场东西的渴望最为迫切;我们渴望交流,这说明我们痛感社会关系的萧条荒芜。
既然最完美的亲密关系都是意淫的产物,那么男主会喜欢上操作系统OS一点儿也不奇怪,这世界突然有这么一个“它”,是专属的、私密的、忠诚的,至少一开始是。你能放下防备,毫无顾忌的袒露自己的内心,而“它“恰好又是一个能够理解你的倾听者,这种难道不就是理想的灵魂伴侣么?
沟通带来安全感、愉悦感、被需要感,正是一切美好情感的起点。可惜亲密感的消亡,远比建立容易得多。当男主发现机器的无数个类似的分身之后,意识到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具有他起初想象的排他性与唯一性时,人的本性导致他痛苦地放弃了这段浪漫感情。
△ 手游《恋与制作人》海报
和AI谈恋爱也好,沉溺于《恋与制作人》这类游戏的设定也罢,甚至去店铺消费购买时间聊天,这些交流的尝试对于我们理解爱情而言似乎仍旧处于浅尝辄止的那一步。甚至没有办法像电影预示的那样能和这些虚拟形象建立起真正的情感连接,很多时候不过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手段。正如彼得斯所言,越是到了技术可以允许我们跨越距离自由交流的今天,身体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
考点链接:人际传播、群体性孤独、情感经济、身体传播……
七夕互动墙:关于“虚拟男友”,学弟学妹们有什么观点和看法呢?
欢迎在留言区进行交流,得赞最多的前三位小伙伴,可以获得木小铎的七夕周边三件套(帆布包+刷分卡+便利贴)一份哟~
活动8月28日(本周五)18点截止,奖品以实物为准
参考文献:
[1]石佳玉. 虚拟男友—中国女性的网络情感劳动消费
[2]刘海龙:从传播到媒介:彼得斯与传播思想史研究的进路
[3] [德] 韩炳哲《爱欲之死》,中信出版集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