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浅谈针刺手法

作者语:针刺治病,必须掌握好辨证、选穴、手法三个重要环节,亦即是融理法方穴术于一体,应用恰当,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兹就本人学习有关文献资料,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实践,浅谈有关针刺手法的一些经验体会,就教于同道。

1、常用针刺基本手法

1.1进针法———手法轻巧 无痛少痛 

进针是整个针刺手法中的第一步,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进针时少痛或无痛是患者乐意接受针刺治疗的重要方面,故医者要达到手法娴熟轻巧。具体操作如下:

(1)速刺法:进针时以左手拇指或食指切压在穴位上,右手拇、食、中三指捏住针身下端,无名指顶住针身,针具靠在押手指甲缘,在进针时切按稍重,右手运用腕力、指力迅速按压刺入皮下,而后将针缓慢插入或稍带捻转,使针刺至要求的深度。此法较多的适用于1.5寸以内的毫针。长针进针法,可用拇、食、中三指捏住针身下端,在押手的协同下,一压一刺迅入皮下,再作插入或捻转至一定深度。若针头面部等皮肤浅表部或施透刺法时,可改用提捏押手法相结合的速刺法。以上进针方法,只要定位准确,一般可以达到少痛或无痛的目的。亦即古人云: “针入贵速,既入徐进”;“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

(2)缓捻法:在押手的协同配合下,用轻、慢、细的捻转并微加压力,向皮下捻入,此法常用于腹部腧穴及体质虚弱者。总之,在进针时可根据不同部位,施以不同的进针术式,但两手的协同作用很重要。古人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确为经验之谈。

1.2行针法———多种术式 务求得气 

进针后再施以一定手法,称为行针。行针技术是针刺基本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插法和捻转法又是行针中最常用的方法,定要熟练掌握,运用自如,这与针刺得气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前提,亦是施行针刺补泻手法的基础。

(1)提插法:进针达一定深度后,均匀上下提插,待针下有沉紧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催令气至,这是一种激发气至(或气至病所)的常用方法。行补泻法时,在进针得气基础上,重插轻提为补,提重插轻为泻。

(2)捻转法:进针后拇食两指均匀捻转,以催气至,或结合提插作上下捻转,以加速得气。在应用补泻手法时,拇指向前力量增强,食指后退用力稍轻为补。反之,拇指后退用力稍弱,食指前捻力量稍强为泻。

(3)搓针法:若用上法不得气时,可用搓针法运气,即将针单向捻转几次,这时多数能令气至,而后将针反方向捻退1~2次,再轻提插1~2次,注意勿令滞针。应用此法后,一般多能较快得气。

(4)辅助法:其它如弹法、循法、刮法、摇法、飞法、弩法等等辅助手法均有一定的催气、行气作用,或可留针候气片刻,再作行针手法。

1.3留针法———时间久暂 灵活应用 留针法是进针运用一定手法后,将针留置穴内,以加强针感的持续效应。目前常用动留针或静留针两种方式。

(1)动留针:于留针过程中,每隔若干时间,结合捻转或提插等手法(或结合其它补泻手法),又如电针等亦属动留针范畴。

(2)静留针:针刺得气或行针后“静以久留”,然后出针。使用动留针或静留针,以及留针时间的久暂,均须视病情、针刺部位等灵活应用。

1.4出针法———双手协同 轻捻缓提 

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在出针时仍用押手按住穴位(最好用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旁),刺手作小幅度轻捻转,同时边捻边提,轻轻将针提出皮肤,押手按揉针孔,若遇针孔出血可用干棉球多按一刻并拭之。若用放血治疗,则不闭孔(按补泻法则以速闭其孔为补,不闭其孔为泻)。

2、补泻手法的应用

针灸治病必须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补泻手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历代医家创造了许多有关补泻的操作方法,兹摘举古典手法与笔者实践中提炼后的补泻操作手法几则,简介如下,请同道指下。

2.1烧山火又称“热补法”

由呼吸、徐疾、提插、捻转、九六、开阖等单式手法中的补法组合而成。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确定穴位的针刺深度,分为三等分(古称“天、人、地三部”),随呼气进针至天部,用紧按慢提(重插轻提)法九次,然后将针插入人部,再紧按慢提九次,再插入地部,紧按慢提九次(也可结合捻转法),若已有温热感,将针由地部退至天部,随吸气时出针,速闭其孔。若无温热感,可按上法重复操作多次,然后出针。

笔者操作方法:在进针得气基础上,将针插入1~ 2分( “豆许”),重插轻提多次,然后用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单向捻转多次,紧握针柄,毋令气散(不使针尖脱离针感),使得气感增强或有温热感,一次不效可重复数次,在出针时以拇指向后退1~ 2次,并轻提插1~2次,防止滞针,然后退出皮下,速闭其孔。此法有温阳调气作用,多用于寒麻冷痹虚寒性疾病。

2.2透天凉 又称“凉泻法”

由呼吸、徐疾等单式补泻手法中泻法组合而成。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吸气时进针,直达地部,用慢按紧提(轻插重提)法六次,退至人部;慢按紧提六次,然后退至天部;慢按紧提六次为一度。若无凉麻感,再依前法重复施术多次,呼气时退针,出针时不闭其孔(或摇大其孔)。

笔者操作方法:在进针得气基础上,将针提出1~ 2分( “豆许”),然后重复提重插轻多次,再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单向捻转多次,紧握针柄,勿令气散,使得气感增强或有凉麻感。不效可重复数次,出针时摇大针孔或慢按其孔。此法有泻热作用,常用于热痹或急性肿痛和实热性疾病。

2.3阳中隐阴 先补后泻法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凡用针之时,先运入五分,乃行九阳之数,如觉微热,便运一寸之内,却得六阴之数,以得气,此乃阳中隐阴,可治先寒后热之证,先补后泻也。”

笔者操作方法:按穴位所针之深度,分为浅深二层操作,先在浅部行补法(紧按慢提多次和拇指向前捻转数次,紧握针柄稍候,再进针至深层用泻法(紧提慢按多次或拇指向后捻转数次),稍停,然后出针。这是一种补泻兼施的手法,常用于先寒后热,虚中夹实的病证,含补中有泻之意。

2.4阴中隐阳 先泻后补法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凡用针之时,先运一寸,乃行六阴之数,如觉微凉,即退至五分之中,却行九阳之数,以得气,此乃阴中隐阳,可治先热后寒之证,先泻后补也。”

笔者操作方法:与阳中隐阴相反,先进针至深层行泻法(紧提慢按和拇指向后捻转多次),稍停,将针提至浅层,行重插轻提,拇指向前捻转多次行补法,稍停,将针起出,揉按针孔,这亦是一种补泻兼施手法。常用于先热后寒,实中夹虚的病证,含泻中有补之意。

3、注意点

在临诊中只要辨证、选穴、手法适当,一般均能应手取效。但在具体操作时应详细观察,对某个病人或某一病症,某个阶段用某种手法,不能一成不变,必须以临床效果作为检验标准。为此要因人、因病、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不断调整,以达到最佳效应。

(0)

相关推荐

  • “烧山火”针法探微

    "烧山火"始见于明代徐凤所著的<针灸大全·金针赋>,为最具代表性的热补针法之一,因其临床疗效确切,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流传至今.但因其操作繁杂,加之古代文献文字简练,精 ...

  • 魏稼教授的飞针手法与临床应用

    专家简介 魏稼(1933.8.15-2020.4.29) 1933年生,2020年4月29日逝世,江西都昌人.教授.主任中医师.全国著名针灸学家,有着"神针魏"之美誉.是第一批全国 ...

  • 郑魁山  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术式之异同

    "烧山火""透天凉"针法始见于<金针赋>.本文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中"烧山火""透天 ...

  • 学习针灸方法浅谈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三大国粹之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中医热"."针灸热"的兴起,中医正在走向世界,而针灸医学业已成为医学百花园中一朵绚丽之花.国 ...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浅谈 -龙博探宝

    图文转自龙帅江老师微博 5月10日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浅谈]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蜷卧,苔白,脉反沉者. 方义: 为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的方剂,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以 ...

  • “西北针王”郑魁山家传针灸基本功及八大针刺手法

    ·基本功是硬本领,得天天练,不断地练,日积月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经过生疏到达熟练.这不仅对初学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于那些中医针灸学术有一定基础的同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理由很多,主要的是基本功一定要 ...

  • “守神”之要,练功为本——《针灸心法浅谈》感想

    编者按:为加强同学们的气功科学理论水平,江西中医药大学章文春教授带领气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们正在进行暑期读书活动,对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庞鹤鸣教授著的<混元整体理论>.<针灸心法浅 ...

  • 舌诊临床浅谈-龙博探宝

    选自龙帅江老师微博 [舌诊临床浅谈]上午刚刚送走一个朋友,她的舌诊相对大家来说"普通",就是普通人都有差不多舌头,这样能做教材才有点意思,如果都用难得一见的舌头来忽悠(癌症,肿瘤, ...

  • 补泻手法--癸未.《人纪》针灸篇19.【针刺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 (大补与大泻手法)】

    04 - 针刺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 (大补与大泻手法) 第一个下针口诀叫烧山火,第二个下针口诀叫透天凉.烧山火和透天凉,是大补和大泻的手法.顾名思义,烧山火是针对虚症的补法,透天凉是针对热症实症的泻法 ...

  • 浅谈ESD手法的自我培训

    还在发愁没有足够的机会做ESD?这有套指法自我训练的秘籍,赶紧拿走加紧练习,争取做那个成功逆袭的内镜新手. 作者|祝建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2013年,我开始接触ESD, ...

  • 肿瘤癌症的治疗--甲申.针灸篇19.【针刺手法--治痞块:烧针(脂肪瘤 黑痣 化脓)​】

    07 - 针刺手法--治痞块:烧针(脂肪瘤 黑痣 化脓) 继续介绍如何治痞块.治痞块会用到烧针的技术.<针灸大成>叫燔针,就是用火来烧.烧针最常使用的时机有二:第一个,一般用在脂肪瘤.黑痣 ...

  • 浅谈针灸手法的几个细节

    "要看一位医生针灸水平怎么样,就要看他取穴是否精简,手法是否纯熟圆润"恩师就是这样教导我的."百穴易得,针术难求"不少的医书上只给出下针穴位,手法的甚少,针法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