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生活有规律有节奏
间歇性也是一种节奏,想控制它,首先就要训练生活。
首先,生活要有节奏。如果不按照一定的节奏行事,就做不好任何事情。生活中的任何事,都是有节奏的,正如间歇性一样,既然情绪来得这么莫名其妙,那我就顺势把生活安排得好好的。目前,有节奏的生活一直是现代都市所摒弃的观念。相 欧洲贵族,对于现代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学会有节奏更容易的了。而事实上,现代人在工作的范围以外,极少有节奏感。当他不工作时,他就想懒散、没精打采,用一个好一些的词,想"放松放松"。这种懒散的愿望,多半是反对生活的常规化。正因为人们被迫把一天八小时的精力耗费在非自发的目的和方式上,耗费在由工作的节奏为他规定的目的和方式上,因此,他便反抗,而且使用了一种婴儿式的自我放纵的反抗形式。
然而,没有正常的芾奏,生活就散了,就混乱,就缺少集中。
我们抗争一成不变的生活,但并非要抗争一成不变的稳定性,这一点,我们要向父辈学习。睡眠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心脏的节奏,呼吸的节奏,有张有弛,为健康的身体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练习独处,尽管这很难。独处太少见了,多少抑郁都是在独处中诞生的。公交车上,―个人的路上,电梯里的孤独,都是人们难免面对的 孤独情境。相反,我们的文化导致了一种散乱的生 活模式,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文化可以相比。你可以同时做许多事情:阅读、上网、谈话、网购、吃、 喝。你是张着嘴的消费者,渴望并准备吞下每一样 东西一电影、购物、知识。一人独处的困难,清楚地表示出集中的缺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静静地坐在那里,不摆弄—个东西是不可能的,比如手机。独处的人会变得很紧张,坐立不安,必须用嘴或手去干些什么〔抽 烟是缺少集中的症候之一 ,因为抽烟占用了手、嘴、眼睛和鼻子,独处是忧郁的开始。
任何试图独处的人都会发现,独处是如此地困难。独处时他会感到烦躁,坐立不安,甚至感到非常焦虑。他会想,这么做没什么价值,傻瓜才会这么做,还花费了那么多时间等,并以此作为不愿继续下去的理由。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涌进他的头 脑,并占据他的身心。独处时,他会考虑白天的计 划,或者考虑他非做不可的工作中的某些困难,或者晚上要到哪里去,以及充斥于他头脑中的任何事情,而不让其头脑有一隙空闲。这个时候实践十分简单的练习是大有益处的,例如,放松自己,坐在 那里〔既不是无精打采,也不是僵直挺硬,闭上 眼睛,并且力图使眼前一片空白,努力去掉妨碍自己的情景与思想,然后顺从呼吸,既不要考虑它,也不要强迫它,而是顺从它,且要努力有一个"我〃的感觉:
我,就是自我。我,作为我的能力的中心,作为我自己的世界的造化,我等于我自己。每天早晨 至少要做二十分钟这样的集中训练〔如果有时间就 做得更久一些,晚上睡觉前再做二十分钟。人类 的心里永远有两匹马,不把优良的那匹马训练好,就会被劣马拉着到处跑。
第三,获得罕见的耐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必须要有耐心。我们知道, ―人急于求成是不妥的,但我们的整个生活体系真正鼓励的恰恰 是:迅速。我们的全部机器都是为迅速而设计的: 汽车和飞机把我们迅速地带往目的地,而且是越快越好。一部机器若能在原有的一半时间内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那么这部机器就比旧而慢的机器好两倍。当然,这样做有重要的经济原因。但是,如同在许多其他方面的畸胎一样,人的价值已由经济价值来决定了。对机器有好处的,必然对人有好处, 这就是畸胎逻辑。当现代人没有迅速地做某些事情时,他们便认为,他们丟失了时间,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利用臝得的时间~除了打发掉它以 外。
第四,寻找失落的勇气。有一种勇气叫绝望,这种勇气不值得提倡,它并非来自知难而上,恰恰 相反,这种勇气是无所畏惧的退缩一虚无主义 的勇气。这种勇气根植于一种对生命的破坏主义态度:因为没有能力爰生命,所以愿意拋弃生命。这种绝望的勇气是爰的勇气的对立面。令人失望的是,绝望的勇气正在中国大肆流行:周围的人都在演戏,我索性一句不说。勇气的丧失也是人类最常见的病了。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苷开始。首先 要注意到何时何地自己失去了勇气,然后再深入想 想自己当初是怎样找出理由来掩饰这种丧失的,同 样,要先认识到何时何地自己胆怯如鼠,然后再反省自己是怎样为这种行为找到理由,使其合理化 的。要认识到,每一次对勇气的背叛都会使人变得更加软弱,而加重的软弱又会导致新的背叛,如此 反复,恶性循环。然后,你就封人识到,当意识到害怕失落时,实际上,真正的担忧~尽管常 常是无意识的是意味着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 况下把自己承诺出去的勇气。
第一等勇气是救世的勇气,第二等勇气是修身的勇气,第三等勇气是自利的勇气。亚里士多德也将勇气分为五类:
政治上的勇气 关于个别经验的勇气 来自激情的勇气乐观派的勇气 无知者的勇气一个勇敢的人,他的全部实现活动的目的,是 与其品质相吻合的。勇敢是高尚的,所以高尚就是目的。勇敢的人为了高尚而坚持而勇敢行动。没勇气改变自己或没勇气积极地生活,间歇闹情绪,反倒丧失了更多绝地反击的机会。
第五,集中精力。只要人的精力是集中的,正在做什么并不重要,无论是重要的事情还是不重要 的事都可以,只因为它们吸弓, 了人的全部注意力。 现代人想要集中精力太难了 ,上网、手机、美食,无一不在诱惑我们喜新厌旧的神经,我们很少全神贯注的集中精力了。
一方面,要集中精力与人交流。大多数人并不是真正地在听其他人讲话,或给人出主意。他们既 不严肃地对待他人的讲话,也不认真地对待他们自 己的回答。结果,这种谈话使他们疲劳。他们为这 样一种错觉所支配,即一如果他们集中精力听人讲话,他们就会更加疲劳。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如果集中精力行事嘗任何活动都使人更清醒 ,尽管自然的且是有益的疲劳会随之而来,而任 何精力不集中的活动都使人昏昏欲睡,到夜晚却又难以入眠。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敏感,他就学不会集中精力。这是不是意味着人应该用全部时间考虑自己、分析自己呢?如果我们谈论的是对一台机器敏感,那么解释这一点的含义并不怎么困难。 例如,任何一个驾驶汽车的人总对这辆车很敏感。他会注意到细小的反常声音,因此而捕捉到马达上 的微小变化。同样,驾驶员对道路表面的变化、前后车辆的移动也是敏感的。然而,他并不时时考虑 这些因素,他的思想处于一种放松的警觉状态,他精力集中地面对所有相关的变化,安全地驾驶着他的汽车。
另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母亲对婴儿的敏感和反应。在孩子身上的变化、要求和焦虑还没表现出来以前,母亲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一切。孩子的哭声会使她惊醒,然而婴儿其他无关紧要的声音即使多次 响起,也不会吵醒母亲。所有这些,意味着她对孩子生命的表现是敏感的,她并不焦虑或担忧,但她处在一种警觉的平衡状态中,接收着来自孩子的任 何有意义的信息。
又譬如,人们会经常意识到一种疲劳或压抑的感觉,而人并不会轻易地屈从这种感觉,或者极力 助长这种感觉,相反,人们问自己:〃出了什么 事?我为什么这么压抑? ”当人烦躁、生气、趋于幻想或其他躲避活动时,我们会敞开胸怀,面对发自内心的声音,因为它常常是相当迅速地告诉我们 为什么焦虑、压抑和烦躁。
中国古人的生活之道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夕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不要沉溺于不必要的享乐中,要努力工作。它刻板而专断,是以俭朴和节约的美德为中心的,在许多方面是警惕享乐的。而当今一个日益增长的 趋势是怀疑所有的规则,人们在业余生活中无纪 律、懒散、放纵,作为对八小时工作强加于我们的常规化生活的补充和平衡。在固定的时间起床,把 相当的时间用于诸如沉思、阅读、听音乐、散步等 活动上,不要沉溺于躲避现实的活动,如读神秘故事、看电影,至少不要超过一定限度,不暴食、不暴饮,这些都是起码的准则。这些准则若从外面强加于人,就会痛苦不堪,这些准则若成为了一个人自身意志的表现,就会使人感到愉快,以致于之后 如果不这样,人们还会去想念它。
总之,人们往往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地获取克服间歇性发作的能力。而一个人在学会自控力的同时,一定学会了更多其他技能。治疗拖延症可以让人培养自制力,然而,如果有自制力的话,就不仅 仅可以治疗拖延症了。
若能从一个悲观的人一下子变成一个乐观的人,就没有必要看这类书了。
自制力对于我们的情绪管理来说,十分重要, 所以,多花费些时间是值得的,要做情绪的女王而非被失控的情绪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