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轻松变沼气,看书种菜踩单车,一对夫妇的郊区可持续生活
朴自然与您相伴的【2116】天
生活再糟,也要去过。不要逃避,抱怨,生活没有这么难堪。富裕的生活可能看上去空虚贫瘠,天国里的日子并非无可挑剔。即便清贫,热爱生活;在一间陋室也能获得喜悦、幸福。
—— 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
1845年7月,时年28岁的亨利·戴维·梭罗决心离群索居,回归自然,在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岸边的森林里给自己建了一间小木屋,度过了两年又两个月的时光,这段极简生活记录在世人熟知的散文集《瓦尔登湖》里。
“我在林间生活,是因为我想真正地生活”,梭罗的思想行为引发了后人对环境与生活之间的思考。工业化城镇化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经济增长迅速,随即到来的是不断膨胀的欲望、过度的消费,随之消减的是愈加匮乏自然资源。
在物欲疯长的另一端,总有与之抗衡的生活方式,总有真正生活的人。澳大利亚墨尔本郊区的一对夫妇就在实践这样“去增长的可持续生活”,他们认为,经济去增长并非一定要通过经济萎缩实现,而可通过有意的能源节约实现。
在约400平方米的土地上,只消耗了澳大利亚人均用电量的20%至25%,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太阳能发电输出到公共电网的电量是他们消耗电量的5倍。夫妇俩过着富足自给的可持续生活。这样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实现都市永续美好生活,可从生活方式开始改变。
1. 自己种菜
女主人海伦喜欢种菜,搬到郊区的第一件事就是倒腾前院后院—— 准备种植床,开始种菜!后来遇到了丈夫山姆,两人一同开启了郊区自足的生活。
种菜、采摘,解决一日三餐,剩余的食物做成罐头保存,柜子里摆放着自己酿制、密封、贴上标签的酒。
2. 替代能源
烹饪过程更是天然,墨尔本日照充足,利用太阳能炒菜、做面包,物尽其用,总算没辜负阳光对众生的恩赐。
如果在家里烹饪,用不到太阳能怎么办?这也难不倒决心可持续到底的夫妇俩,将燃气炉的气管连接到家庭沼气桶,通过沼气桶内产生的热量使用燃气炉。
家用沼气桶体积小,放在后院不成问题。通过厨余垃圾在封闭空间内进行无氧分解作用,产生热量,再经管道排出,用于家庭供热供暖,可连接厨房烹饪,也可连接室外淋浴棚,供给热水。一般来说,4斤左右的厨余垃圾产生的热量使用时间可高达2小时。
将厨余能转换成清洁再生的能源,是最理想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不仅给能源节约和循环的实践者带来了福音,同时有望解决欠发展地区的生活能源问题。
在此提一下这项振奋人心的设计—— 家用沼气袋,由以色列一家公司设计生产,小巧方便;投入垃圾,产出热量供给厨房使用,垃圾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液肥用来种植,小小的产品完成了生态与能源的循环。
3. 社区分享
因为沼气桶需要大量的厨余垃圾,山姆会在前院平台上放置新的垃圾桶,邻居将自家的垃圾拿过来,换上空桶,再去收集。既保证能源材料的不断供给,又为邻里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拉进了彼此的关系,传播了可持续理念和生活方式,一举多得。山姆还会时常到超市、商铺去收集废弃的蔬果,仿佛都市里行善不留名的罗宾汉!
虽然有车,但很少开车,出行都是踩自行车。海伦将自家的车挂在了租车平台上,供附近有需要的人使用,减少了郊区的车辆排放,同时增加了小小的收入。
与邻居好友分享收获的蔬果,是一种智慧的盈余处理方式,也是一种爱与温暖的传递。
4. 热爱生活
海伦认为做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享受美食从菜园到餐桌上的过程;习惯自己缝补、修理破旧或残损的衣物。她说:如果有地,就种菜;如果有机会再使用已有物件,不必新置任何东西;如果可以骑单车,为什么要开车?
山姆热爱阅读和思考,在准备博士研究期间,在梭罗的书里找到了答案—— 不借助外界物质,过美好生活。不断探索和实践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克服困难,解决麻烦,是山姆的生活原则。
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两人撞在一起,互相支持和欣赏,坚定地过自己的生活,不被俗事所累,享受自然,富足自乐。
你呢,什么时候开启自己的可持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