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汁牧草的生长条件是什么?
从植物学上说,还真没有哪种植物的名字叫多汁牧草。而牧草却有大致标准和统一的定义,所谓的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牲畜使用的草本植物。牧草有野生的,也可能是人工种植的。
如果这个定义下,多汁牧草加上了定语,多汁的应当意思是肥美多汁,水分含量高的牧草。什么样的生境下才会生长出肥美多汁的牧草呢?我们放牧的古人很早就有了各种优美描绘: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的牧草肯定是多汁而肥美的。这样的牧草饲养下,牛羊亦肥美多汁。这里可以看出,产生多汁牧草一方面需要的是外部的环境条件,气候湿润有降水,草场面积大,能够承载更多的牲畜。比如横跨欧亚大陆的大草原上众多的草场植物都符合多汁的条件,这种牧草对于牲畜而言,口感当然是良好的。
另外一方面,这牧草不是指一种可以成为畜牧业饲料的草本植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区最适合牲畜使用的牧草也不尽相同,比如在青藏高原,羊茅(Festuca ovina)、早熟禾(Poa annua)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 等草要植物是高原草场的一类主要的牧草,它们具有能够适应高寒地区环境的性状。在这些地方的牲畜眼中,这些牧草就是多汁而肥美的。不过,由于青藏高原本身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过度的放牧就会致使草场退化,生态环境也会日趋恶化。
因此,所谓的多汁牧草并不是畜牧业重要的或必要的条件,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和青藏高原不同,在非洲的稀树草原上,这里却是炎热、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长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底层连续高大禾草之上有开放的树冠层,即稀疏的乔木。但也非常适合非洲狗尾草、象草等非洲稀树草原的牧草物种,这些物种被成功商业化开发后还在世界各地的草场发挥重要的作用。
和非洲相反,在南美热带稀树干草原地区,比如饲养肉牛最多的巴西,在这里许多本地禾草组成了这里的草原主要植被类型,但当地牧草由于营养价值低,牛根本不爱采食,草就算再多,可是也一点都不多汁肥美了。而欧亚草场上那些“多汁”的牧草,根本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于是就要引入来自非洲热带优良牧草来发展当地的畜牧业。于是外来的须芒草、臂形草和大黍成为南美热带稀树干草原地区的“多汁牧草”。同样,来自俄罗斯的优良牧草旧大陆须芒草(Bothriochloa caucasica C.E.Hubb)也成为了美国中部和南部大平原的重要牧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外来物种,这些畜牧业发达地区是不是还能有今天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