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生活是:放下内心中的成见,去拥抱真实真相

哲学诗画2020-12-13 14:45:27

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看法。

——爱比克泰德

“应该”是我们做出评判时经常用到的词。只要留意一下,你会发现心里整天浮现的念头不外乎“人们应该更和善些”“小孩子应该听父母的话”“我的男朋友应该懂我”“我应该更瘦、更漂亮”“我的收入应该更高”,等等。细细想来,这些想法往往都与眼前的真相不相符合。你若坚持这些念头,定然会频频失望。没错,因为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全是自己跟真相争辩造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看法。”而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又是建立在认知、信念的基础之上。所以,解决我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本道路,便是反观我们的心念,自己才是唯一能终止痛苦的那个人,别无他师。在我们的内心或言语振振有词地说出“应该”,内心受着由此带来的焦虑、担心、责难、抑郁煎熬时,你有想过这个念头是真的吗?你有百分百确定过你话语中的“应该”是真实的吗?

1

有一种“应该”是越界的期望

我们在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时,背后通常包含着很多不合理的期望,当我们对他人的期望得不到满足和回应时,烦恼便来了。正如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所说,“通往坟墓的道路是由期望铺成的,有期望就会有失望。”

无论是期待子女嫁娶什么样的人,还是期待子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是亲子关系的越界,而期望过多甚至会变成对他人人生的操控。当你对他人有所期望时,你的心已经跑到了别人的人生里,而不是安住在自己的人生里。如果我们足够清醒,就不会冠冕堂皇地用“都是为了你好”“你应该听我的”去操控关系中的人,导致关系中的双方都痛苦。我有我的期待,若你能满足我,那很好。如果你无法满足我,也不是你的错,我的期待只与我自己有关。能滋养我们彼此关系的,不是期待而是爱,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2

有一种“应该”是武断的预设

我们常会愤愤不满地说,“你不该迟到、你应该准时”“你不该粗心、你应该仔细些”“你不该在他人面前让我出丑、你应该给我留点面子”……看起来理由充分,理直气壮。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愤怒的缘由,根本不是对方迟到、对方不给你面子这件事,而是你对这件事生出的想法甚至是自我成见和情绪。进一步问自己,你可能会发现,觉得对方明知不能迟到还不当回事,觉得对方知道那样做会让你丢脸还偏要做,才是你生气的根本原因。

这个你认为的“明知”,别人真的知道吗?别人真的意识到了吗?如果是拍电影,此处一闪而过的镜头是,那个人因为在路上帮了一个迷路的孩子找妈妈而错过了上班的准点地铁,又或是在他的价值观里,当着大家直截了当地告诉你,是展现对朋友必要的诚恳?而你却在脑海里,用无数个“应该”垒起了对别人的怨怼和不满之墙。

美国著名的潜能导师史蒂芬·柯维讲过一个概念,他说有时候看待事物的角度可以一瞬间变化。他讲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在地铁上,看到一个爸爸带着3个小孩。那3个小孩特别闹腾,显然严重打扰到别人的空间,在狭窄的车厢内尖叫、乱跑。而那个爸爸面无表情,根本不管,就坐在那儿一个人待着。所以全车厢的人都觉得这家人好没有教养。后来,史蒂芬·柯维走过去,跟那个爸爸讲:“你应该管一下你的孩子,让他们不能这样了。”那个爸爸愣了一下说:“对不起,对不起,孩子刚刚失去他们的妈妈,我们可能还没有习惯,抱歉。”就是这一瞬间,所有的人突然之间转念,觉得自己怎么这么自私。

的确,一念一众生,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多的烦恼、大量的痛苦来自于我们已经预设了的想法,我们提前有了“应该怎样”的念头,这些念头或来自于我们过往的经验,或来自于我们对人性悲观的预期,但它们是否是事实,是否是真相呢?我们当时刻回归内在,保持这种内观和觉察。

3

有一种“应该”是把别人对你的好看做理所当然

偶尔听身边人聊起是否生二孩,会听到有人说,独生子女养老负担太重,双方有4个老人要养,现在多生个孩子,就是为自己养老做储备。问题来了,儿女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吗?如果把这个视为理所当然,恐怕以后孩子也很难让你满意。

《天道》里主角丁元英有段经典台词:当你想着养儿防老时,也许从一开始自己就想多了。养儿要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虚假地说父母之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呢?如果碰到不孝顺的,就算赔了。

认为子女该养老时,就是认同父母是子女的天然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作为子女应该想的就是还债报恩。当儿女的做法稍有差池,老人就越容易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孰知天底下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愿意不愿意,各得其安。没有“应该”的念头,我们才会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恩感怀。

4

有一种“应该”是拒绝看到真相

我们说应该的时候,也是“想要的真相”跟“眼前的真相”相互冲突的时候,我们会选择臣服于真相与事实,还是选择执念、纠结于为什么会这样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也总是喜欢用自己的理解去定义和评判他人。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评论别人,别人评论我,大家彼此相互评论,这才是真相。只有当我们不再批评别人对自己的评论时,我们才能平和地去和他们谈谈他们的评论,才能澄清彼此可能的误会,达到沟通的目的。事实就是真相,而真相是出现在你面前的一切,或是所有真正发生的事情,与真相争辩,你只会伤得体无完肤。

生活问题一直存在,面对问题,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当然,这不表示我们要宽恕或赞同它,只是意味着我们可以看着事件,既不抗拒,也不挣扎,不会因此迷失方向。停止与真相对抗,我们的行动力会更简单,更果断。

我们要对所谓的应该进行审查和警惕,面对应该,我们可以学会转念,念头变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也会自然化解。

拜伦·凯蒂在《一念之转》中提倡的转念要点里有4句问话:

1)是真的吗?

2)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

读懂理解这些问题可以帮你进入内心,找回自己的喜乐,并体验到在早已存于你的内心之物。

结语:

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听到一番很有道理的话,但没过几天,发现自己又变回了老样子。

对付我们强大的习惯的最佳办法是将自己的体悟写下来,一旦你有了些让你不舒服或者自我张扬的念头,比如你对谁意见很大,你对什么事情很不满,把你要表达的统统写下来,然后对照4个转念要点,一个一个问自己。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应该”都不重要,拥抱真相才是会让我们内心清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