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Phone的充电“慢”和安卓的充电“快”
一个网友向我提问了一个问题:iPhone XR用18W充电器会不会比5W的伤电池寿命?
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挺有趣的。在iPhone上,新快充技术的搭载比安卓慢了几年,或许不止一位iPhone用户会向这个网友一样,表达出对快充的担心。
这个担心,在安卓手机刚刚搭载快充的时候就出现过。
相比于很多对手机有所了解的朋友, 更多的普通用户对于快充技术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充电好快”和“充电线插头是这样”的层面,这篇文章,就谈一谈我对于快充这件事的看法。
先回答问题
会的,伤不伤电池是苹果需要考虑的事,而不是应该让一个消费者来考虑
iPhone XR用18W充电器会不会比5W的伤电池寿命?
第一,快充比普通速度充电伤寿命,这是肯定的。
第二,伤不伤电池、如何降低电池的损耗是苹果需要考虑的事,而不是应该让一个消费者来考虑。
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起来一个很经典的问题:
单反可以拍视频吗?
网上说法很多,说单反拍视频会伤cmos和元器件,大大减少单反的使用寿命。吓得很多小白人心惶惶。
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单反拍照也会伤cmos和元器件,所以想要最大减轻cmos和各种元器件的损耗成熟,用保险箱保存单反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很有趣的是,单反有拍摄视频的功能,厂商既然加入了这个功能,想必这些问题也会有所考虑;你的手机摄像头也有cmos和各种元器件,使用时间更长更多,不曾见哪个手机因为这个而坏的。
总结一句话:厂商既然给你做了,说明就是能用的。用户只需要担心使用规范的问题。
使用寿命
其实这是一个使用寿命的问题,你的一部智能手机用了四五年才会报废,你的手机各个零件使用寿命长,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损耗影响小,不影响正常使用。
比如说iPhone XR搭载了18W快充,苹果公司已经考虑到了电池损耗这一点,并且根据他们测试,按照一个人的正常习惯,每天充手机X次,连续用X年,电池损耗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这项技术就可以运用到手机上。
更何况苹果对快充技术运用比较“稳”,在经历了万年10W充电后,总算到了18W快充,但是好多机型还不搭配快充套装。而且在IOS系统中还会默认开启“优化电池充电”选项,开启之后iPhone会学习用户的每日充电模式,并且在80%电量后会暂缓充电,也就是之前颇为流行的省电软件中的“涓流充电”,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池寿命。
而使用快充,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时间,iPhone还支持低功率无线充电,这样在你睡觉前用无线充电的方式低功率充电,睡醒了刚好充满,既保护了电池还不会被手机打扰你睡觉(我猜是这个原因)
快充好不好?
安卓厂商们在快充方面发展就比较迅速,目前最高纪录达到了vivo的120W超级闪充(还没有具体运用到在售机型上),商用的有OPPO的60W快充,无线快充也达到了了小米的30W。
和之前的睡觉前充电理论不同,国产厂商解释充电快通常会举这样一个例子:你早上起床发现手机没电了,刷牙的功夫充了个电,开车上班路上充了个电,手机满电了。
这两个思路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快充速度确实是用了回不去的。2019年年初入手iQOO,44W快充之后我觉得好多手机充电真慢,现在用iPhone 11 Pro久了,也就习惯了。
快充好不好?我觉得是件好事,快充技术能运用我觉得主要是3点:
快充技术安全与否,这个每个手机厂商都有讲:快充保护、过载保护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自从OPPO掀起快充热以来,鲜有因为快充导致手机出问题的。
对于电池的损耗程度的接受:举个例子,用了一年50W快充,电池损耗10%,我觉得相当可以接受,这招类似于魔兽中的“献祭”。
实际性问题:比如说特斯拉充电快不快?一个半小时充电可以跑500多公里,美滋滋,但是充电器也大,对于一个手机来说,携带不方便。充电功率越大,充电头就越大,所以好几家手机厂商新充电技术发了不卖就是这个原因,充电头大个和个充电宝一样,就没那必要做快充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新技术,比如最近很火的GaN充电器。
最后说说普通用户眼中的快充:现在充电技术有很多种,有低电压低电流的;有高电压低电流的,有低电压高电流的...
而这些技术对应的厂商也不一样,如果你家里人恰好用的是不同品牌的手机,快充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你爸用了你的充电器充一会电才10%,而你略懂充电知识,却差点没找到充电器,最后在无数个白色充电器插头中根据插头上细小的品牌logo找到了你那一款。更不用说插头和线不匹配的情况发生了。
正如前文所说,很多普通用户对于充电知识的掌握甚少,只存在于“充电好快”和“充电线插头是这样”的层面,而绝大多数安卓手机厂商用电器都是清一色的白色,不易区分,但是线材质量、充电速度和方式却不同,这就导致了很多快充技术到了用户手中“大打折扣”。这是手机厂商需要注意的,如何在充电套装上做好文章。
比如一加手机的充电套装都是红白配色,就有明显的辨别性,如果能和iPhone一样做个认证,协助用户找到最搭配的线材,是下一步需要优化的细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