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不孝有三,是哪三种?无后为大,是没有后代吗?
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都会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我们的固定思维让我们自以为这句话就是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那么,这句话真的像我们想的那样吗?它究竟是出自哪里呢?它的意思果真是如此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中:孟子是怎么说的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从上下文,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之前或许有一些解读,是对于古诗词内容的误读。这句话其实有前后文,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前后的意思来理解,不能断章取义。
这句话涉及到一个传说,相传舜帝的父母不贤,导致舜帝一直没能娶妻,舜帝最后只好不告知父母,自行娶妻,所以孟子评价说,舜帝结婚没有告诉父母,这是不孝的行为,他觉得应该告诉父母结婚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之命”,才能够结婚,所以孟子认为舜帝不符合古时候的礼仪,属于不孝顺父母的行为。
从孟子的原文看,“无后为大”的意思是是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是最大的不孝,这可能跟我们现在常说的不太一样。
那么什么是不孝有三呢?三其实是一个虚数,例如三思后行。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严重,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后辈的本分。那么为什么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没有后代,不生儿育女被认为最不孝顺呢?
其实,这句话的误读,源于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中的注解。赵歧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所以,赵岐在《十三经注疏 》批注中,解读出来不孝有三的三件事。他认为不孝的三件事情是什么呢?一味地顺从父母,即使父母有过错也不加以劝说,陷父母于不义,这是一种不孝;家里贫穷,父母也老了,却不愿出去作官,得些俸禄奉养双亲,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亲生子,断绝祖先血脉,这是第三种不孝。
赵岐下了一个结论:“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三个不孝的行为中,以不能为家族传续香火,为最大的不孝,从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依据了赵歧的这个说法一直到现在,也占据了现在的主流地位。
这种思想其实也是为了所谓的古代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儒家的正统君臣思想,那么,为什么古人一定要重视没有后代这件事情呢?
其实早在西周,人们就确立了以崇敬天道,祭祀祖先为的思想,也就是“敬天法祖”。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是在子孙身上得到延续的,通过后代对祖先的祭祀,祖先的灵魂就可以得到安息,如果血脉能够代代相连,祖先的宗祠牌位前面,就有香火不断地延续,这就是古代人们对于无后为大的思想根源。在传统汉族人看来,如果没有后人祭祀,人死后会成为孤魂野鬼,在地下不得得到最好的安宁,也没有人用香火为先祖延续,所以不娶无子是最大的不孝。
那么,我们再来整体看看孟子里面的这句话,“无后为大”其实可能真的不是说没有后代,而是说不符合后辈对长辈的礼仪而已,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误读了这么多年。
文字:幽谷小岚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孟子:《孟子》
赵岐:《十三经注》
李守力《孟子》新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