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朱元璋称帝后开始北伐
我们昨天说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二十九日,元惠宗下诏让孛罗帖木儿即刻入宫。孛罗帖木儿入宫时,元惠宗躲在密室内,让杀手徐士等人埋伏于宫门,于是孛罗帖木儿被刺杀于延春阁李树之下。刺杀成后,徐士等人按照事前约定放出鸽子。元惠宗听到鸽子上的铃声后,就走出密室,下令杀尽孛罗帖木儿的部下,同时命人将孛罗帖木儿的人头装进匣子里,送到太原扩廓帖木儿的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处。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九月,扩廓帖木儿护送皇太子还京,元惠宗任命老臣伯撒里为右丞相,扩廓帖木儿为左丞相,宫廷内斗告一段落。
元惠宗又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南下肃清江淮,不料却引发了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张良弼等诸多军阀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混战的局面。元惠宗怀疑扩廓帖木儿有异志,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领天下兵马,讨伐扩廓帖木儿。爱猷识理达腊领兵后,又调诸军攻打扩廓帖木儿。这场军阀混战一直持续到大都失守前夕,极大损耗了元朝的有生力量。元惠宗虽昏庸,亦知国难当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秘密在高丽济州岛建造宫殿,以备将来逃难之用。
在元朝内乱的期间内,朱元璋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群雄次第削平。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甲子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大封诸将为公侯,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后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
朱元璋北伐战争就是对元朝的一次战略决战,它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推翻元朝,并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的问题,所以朱元璋是慎之又慎。为了尽可能地赢得这场胜利,朱元璋在出师之前显然已经对于整体作战方略有了比较成熟的谋划,对于具体的作战指导方针及军事部署,也都已进行了反复的周密的研究。可以说,他已经将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发挥到了极限,再想高明一分便不可能了!
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一样依赖交通线,古代战争更是特别倚重水路交通的,因为其运送方便且成本低,除非无水路可通。朱元璋此次北伐,战线拉得很长,而且是前所未有得长,基本上就是要争取打通京杭大运河这条干线,并且还要保证这条补给线不被元军骚扰乃至切断。只要这一目标能够达成,那么整个战争就不难稳操胜券了。
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朱元璋很早就加强了骑兵的配备。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有力兵种,南方不容易发展养马业,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到四方购买马匹。为了解决扩充骑兵的马匹问题,朱元璋也令长江两岸六府二州民间养马。随着北伐的进展,大明又不断在河南、山东、北平、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陆续建立草场牧马。此外,还向各少数民族地区买马,以千方百计扩充骑兵。
深谋远虑的朱元璋认为北伐之战要稳扎稳打、各各击破、步步为营、逐次进取的战略。第一步派主力出两淮先取山东。元朝在失去对江淮以南地域的控制之后,依赖河南、山东作为南方屏障来抵御起义军北上。元朝失山东即已等于门户大开,再无天然屏障以御明军。朱元璋军攻占山东后,还可以利用大运河的北段,顺流长驱。第二步再由湖北出偏师配合主力取河南,这样就斩断了元都的羽翼,而且还可保护北伐军的侧翼。第三步是夺下潼关,然后派重兵把守好潼关,这样关陇的元军就很难再增援元大都,或者切断朱元璋的后路了。朱元璋北伐的目标在河北,然后进兵孤立无援的元大都便不战可克。攻克之后,即可继续向西进兵,云中、太原以及关陇,便可席卷而下。
朱元璋的北伐构想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也符合南北相争的地理形势。明军北伐的作战经过基本上循着朱元璋既定的北伐方略展开。接着,一场改朝换代的北伐战争终于就要打响了。徐达和常遇春大军于十月二十四进抵淮安,即致书招谕山东元朝守臣王宣父子。王宣父子看到朱元璋的大军来到这里,也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被攻打到投降还不如现在投降,索性直接向徐达表明了自己投降的意思。朱元璋看到徐达轻而易举的拿下山东也是十分的高兴,于是开始派徐唐臣前去给他封王,还顺便封他为江淮平章执事,让他跟随着徐达进军北上。谁也没有想到这对父子的反复无常,在投降的时候还私自征兵想要除掉徐达,徐达直接攻打过去,直接将王宣杀掉。朱元璋并未追究责任,只能怪他们不识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