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厂记忆,十九
名讳
不知道始于何时,始于何方,学生的考卷需要带回家,让家长签字,这恐怕是中外教育史上最让人厌恶的措施。可惜的是,如今移动通讯发达,微信联系起老师与家长,先进的工具往往是助纣为虐。
小学期间,我的成绩算是好的,语文数学经常可以考到双百,但也有失手的时候。我的对策是:成绩好的考卷让我奶奶签字,成绩差的考卷让我公公签字,我公公奶奶是49年后扫盲时识的字,估计在我考卷上签字是他们练字练得最多的机会了。
让家长签字给孩子们带来的另一个烦恼是,家长的名字会泄露。当时一条杠的小队长负责收作业本子,但签好字的考卷是每个学生直接交给任课老师的。很默契地,每个孩子和任课老师都竭尽全力保护好学生交上来的考卷,不让学生家长的名字泄露。记得当时吵架时,喊对方家长名字,很可能是必杀技了。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
看《三国演义》时,里面的人物都有名有字,像关羽关云长、刘备刘玄德、赵云赵子龙、孙权孙仲谋,感觉特别威风。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像毛泽东,字润之;蒋介石,字中正,都很有韵味。很多古人还有号,像东坡居士、青莲居士、郑板桥等。中国人似乎在名字上特别会折腾。
为什么呢?
再后来了解到一种很无聊的避讳制度,就是皇家的、直系长辈的名是不能直接说、不能直接写的,这叫避讳。皇家的规矩覆盖全国,若不注意,读书人几十年的苦读就付之东流。像南通原来叫通州,宋仁宗的母亲刘太后掌权时,下令全国避其父亲刘通的讳,于是改名崇州、崇川郡,后来刘太后失势,崇州改回通州,但崇川没有改回来,于是今天南通市区依然叫崇川区。而州官有州官的威风,于是留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笑话。现代很多文人,比如柏杨先生,对避讳制度深恶痛绝,但一种制度的由来,不会毫无缘由的。
缘由是什么呢?
四川省达州市,原名通州,后改名达州,但依然保留通川区的名称,而南通的的崇川区在避讳刘太后之父刘通的过程中,弄错了近千年。
我猜测,很可能与远古时的宗教信仰有关。在一神论出现前,人类基本上是相信万物有灵的,日月有日精月精,山有山神,河有河伯,树有树怪......这些或可爱或可怖的神仙鬼怪,曾经和我们远古的祖先相伴了几千年。万物都有灵,没有道理我们人自身没有,我们人可是有的,那个叫魂。
栾保群先生对中国历史上的鬼怪魂灵颇有研究,扪虱谈鬼,其中一册就叫《说魂儿》,像失魂、勾魂、无常、形神、脱窍,形形色色。总之,中国古人一向是相信有鬼世界、有魂灵的,普通百姓信,读书人信,君侯将相也信。
人活着的时候,魂在哪里呢?很可能就驻守在人的名里,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冷不防被人叫一声大名,会吓一跳,严重的甚至会失魂落魄。所以,古人认为不能随便叫人的名,但这个又不能绝对防范,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名之外,取一个字,年少时取一个小名,而尊贵者、有权者还要用严厉法令来让所有人避讳。
如此说来,我们小时候努力保护自己家长的名字不外泄,应该算是有功德的。古时候的避讳制度,也并非完全的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