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川藏线骑行。二十九,然乌湖
离开安久拉山垭口和那个念咒语的大喇嘛,下行到西坡山谷,路途约20公里,其间有一段极为危险的塌方路段,狭窄的公路一边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深谷,一边是松动的、随时都可能有石块坠下的峭壁。在安久拉山麓,静卧着著名的然乌镇,然乌镇得名于与之咫尺相隔的更加著名的然乌湖。与安久拉山垭口相比,然乌湖海拔下降到3900米。
安久拉山垭口下面的湿地
下山的坡比较平缓
迎面吹来的已经是印度洋的季风,温暖湿润,路旁的涓涓细流,将流往雅鲁藏布江,最后流入孟加拉湾。
下山到一半时,看到几条冰川,冰川末端延伸到河流的中间,整条冰川显得有点灰暗,二个年轻骑友说是有点脏,后来在然乌镇的宾馆里吃饭时,另外几个骑友也说是上面覆盖的是灰尘。这个地方如此洁净,哪来的灰尘呢?其实这是海洋性冰川的特点。
“碛”,《辞海》中指水或冰中的砾石泥沙的意思,读音是qì,但几乎所有的冰川学家或者地理地质学家都读作jì,可见学问越大越固执。
冰川从高处顺着山谷向下流动,就像一把锉刀一样“锉”着山谷的两边和底部,用术语说是“磨蚀”和“掘蚀”,侧面就是磨,底部就是掘,很形象。在冰川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山谷的两侧会有风化的岩石和泥沙跌落下来,落在冰川的二侧,并随着冰川一起向下运动,这些砾石泥沙,叫做侧碛,相比较于洁白的冰川,砾石泥沙是深色的,远远看着深浅分明,给人的感觉是冰川有点脏。
冰舌是一个很形象的词汇,它描述的是冰川运动时的一种景象,在自身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蜿蜒而下。当冰川向前运动时,两侧由于受到山体的摩擦,使得两侧运动速度慢而中间部分较快,于是在冰川末端就会出现中间突出形似舌状的模样来,如果能从空中俯瞰,难得一见的冰舌无比巨大,其间夹杂着冰晶、泥土和碎石,如尚未凝固的混凝土。
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温度越来越高,加之已经是六月份,冰川末端的冰也在不断地融化。当冰川向下运动的速度和冰川融化的速度相等时,冰川的末端就停止在某一个位置上,这样冰川携带的“侧碛”或“中碛”及冰川中的泥沙和岩石就会脱离冰川,堆积在冰川的末端,最终形成一道“垅”,被称为“终碛垅”。
终碛垅最终会被河流带到下游,对于下游地区的成陆非常重要,雅鲁藏布江在孟加拉湾出海,那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那些泥沙就是青藏高原上无数个终碛垅提供的。
过了这几条冰川,坡度开始加大,进入危险的塌方路段,路边的河流也随之加速,已经可以听到流水的咆哮声。现在塌方路段上方修建了防护棚,如同一条走廊,不过走廊里的路面大多被压坏,还是有点危险。
过了这一段路,到一个三岔路口,往波密、拉萨方向右转,过然乌大桥,进然乌镇;直行去察隅、丙擦擦,俨然另一个滇藏线,这几年越来越热了。
进然乌镇之前遇到一个交通警
?后来才知道是一个骑友,确实是一个警察,从昆明、香格里拉骑过来的,名叫赵辉,后来和我结伴同行了二天,通麦、鲁朗、林芝,我们住一起。
然乌湖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总面积27平方公里,湖泊长25公里,宽1-2公里。湖泊由三个上下相连的湖泊组成,是一个湖体狭长,串珠状分布的高山湖泊,平均海拔3930米。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河的源头,也是帕隆大峡谷的起源。
然乌,藏语意为“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传说中湖里有头水牛,湖岸有头黄牛,他们互相较量角力,死后化为大山,两山相夹的便是然乌湖。然乌湖是典型的由造山运动而形成的堰塞湖,处于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的对撞处。
然乌湖的静和蓝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乌湖周围高山危耸峻峭,众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皆有冰川发育,而山下近湖坡地则长满了青翠苍劲的松柏等针叶林丛,在群山绿影环抱之中的然乌湖显得格外静谧而妩媚,它那明镜般的湖面倒映着四围的雪峰、翠林和蓝天白云,景色异常迷人。再加上湖畔绿茵般的草滩上成群的牛羊以及一块块生长着青稞、豌豆、油菜等作物的农田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既有青藏高原独特的壮丽风貌、又有田园牧歌般风韵的风情画卷。
然乌上湖,位于然乌到察隅的公路边,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然乌下湖,位于318国道路边
回到客栈,忍不住洗了一个温水澡,明后二天计划住宿的波密、通麦都是2000多米的海拔,可以无惧高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