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09,犹湖
《越绝书》:犹湖,周三百二十顷,去县十七里。
汉十七里,相当于现在的7公里,距离苏州城很近。水域面积在三百二十顷,相当于21.3平方公里。符合这个里程的是石湖,但石湖水域面积为256万平方米,即2.56平方公里,只及犹湖的十分之一。春秋时期,石湖为太湖一内湾,这个内湾可能把今天苏州湾的北端也包括在里面,如此可以达到320顷的面积。
古犹湖想象图
苏震桃公路的太湖苏州湾大桥上,前方隐约可见松陵大桥,那儿在春秋时期可能非常窄,是犹湖沟通太湖之处
关于犹这个地名,《越绝书》中还有几处,其中一条:“夫差冢,在犹亭西卑犹位,越王候干戈人一累土以葬之。近太湖,去县十七里。”去县里程和犹湖一样,说明犹亭就在犹湖岸边,犹亭之西的卑犹位,埋葬着吴王夫差,此处近太湖。
另外一条是关于吴国古代的陆路通道:“吴古故陆道,出胥门,奏出土山,度灌邑,奏高颈,过犹山,奏太湖,随北顾以西,度阳下溪,过历山阳、龙尾西大决,通安湖。”古道从高景山边经过,过了犹山,就面对太湖,然后往北、往西,渡过阳下溪,到历山,历山就是无锡惠山。说明犹山距离太湖不远,但在哪个方向不确定。此处的犹山与上述的犹湖、犹亭是否同一个犹呢?
从胥门到高景山有12公里,差不多30里,不满足去县17里的说法,而犹山还在高景山之外,更不止30里。如果说犹山是石湖边的上方山,吴古陆道就需要从高景山折而南下,再往北往西,绕一大圈,还是要回到高景山以西的太湖边,断然没有这个必要。此处提到的犹山,不可能是苏州西南的上方山(或七子山之一)。
犹山应该在高景山之西,可能是今天的大阳山,当时叫秦馀杭山。秦这个字放在这儿很奇怪,可能是秦始皇南巡以后被加上去的,以前就叫馀杭山。
包括《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等古籍,都记载夫差是逃亡到秦馀杭山被越军赶上抓获的,那是越军部署在越都西门或北门的部队,越军统帅勾践和前线指挥范蠡并不在这支部队中,至少勾践应该在越城指挥部里,所以要把夫差、伯嚭等高级俘虏带去越城。勾践、范蠡等人在此(石湖边的越城、犹亭)把夫差逼死,并处死伯嚭等吴国大臣,然后草草埋葬在犹亭附近。这个过程被后人搞混了,以为犹亭在馀杭山脚下,张冠李戴,把馀杭山称为犹山,而且吴语中馀和犹的发音类似。
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越国在笠泽之战中击败吴国,战后越军是撤回山阴,还是驻扎在笠泽岸边?史籍没有任何交代。三年后,越国对吴国发动灭国之战。《左传》与《史记》的记载都是“遂围吴”,看来越军的出发地距离吴都不远,大概就在犹(石)湖之畔的越城,至少是越军的一个前沿城堡,我猜测当时的吴越边界已经北移到笠泽一线。
越城遗址已经归属这家公司,目前不开放,里面的土墙应该是该公司的手笔。在越城遗址下曾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以及被推测为越王勾践进攻吴国所筑屯兵土城的遗迹
据《苏州府志》记载,越军从太湖挖渠(即越来溪)北上,并于石湖东北筑土城屯兵,隔水与西面磨盘山上的吴军对峙,磨盘山就是上方山(可能也叫吴山)。《苏州府志》是明清时期的志书,距离吴越争战已经二千多年,故事比史实多。不应该怀疑《左传》和《史记》中“越围吴”的记载,但越军人数还不足以将吴都团团围住,双方主力应该对峙于吴都之东南,也就是上方山东麓的犹湖和越城。其他城门,越军大概只是安排了监视兵力。
被包围在城中的吴国君臣,深切体会到前军师孙武的军事理论:久战胜国。城外的越人越来越强大,城内的吴人越来越弱小,而他们却一筹莫展。一时之间,越军应该还没有正面强攻吴军战线的战力,但范蠡并不着急(按照《吴越春秋》的记载,勾践是急不可耐的),耐心等待双方实力的消涨和一个合适的战机。
这个战机终于出现,二年后的一个秋夜,太湖水大涨,越军乘势由越来溪直接进入胥江,绕过吴军磨盘山防线,直扑吴都,一举攻入城中,夫差等人仓惶出逃,在秦馀杭山被捕获,吴国灭亡。这个过程令我疑虑重重,而《左传》的记载只有三个字:越灭吴。
后人在双方对峙的越来溪上修筑了这座越城桥,往前还有一座桥,即著名的多孔石桥行春桥,行春桥对面是上方山
行春桥,吴江境内另一座多孔石拱桥,中秋之夜,游人如织,观赏每个桥孔各倒映一轮圆月的美景
越来溪往胥江方向
渔庄对面的小岛,背景处的长堤将石湖北半部分为东、西石湖
关于太湖的成因,有多种说法,近年来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陨石撞击,史前一个陨石砸出一个巨大的坑,形成了太湖,一颗相对小很多的陨石(溅起后)砸出一个小坑,形成了犹(石)湖。今天在石湖四周还能捡拾到一些特殊的石棍,据说陨石成分居多。石棍在石湖南门一带比较容易发现,而我是从东门进去的,离南门很远。
可以在网上搜索:石湖石棍捡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