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 | 妊娠母猪的健康管理(五)
凹肩
本病在6月龄内后备母猪或公猪中并非罕见。温和型病例有时可在不同猪群中个别成年公猪上见到。据认为,3~4周龄的小猪发生此病可能是遗传问题。
随着猪逐渐发育成熟,体型也随之发生变化,猪的体型出现异常,外观上看上去像两头猪在中间拼接起来似的,肋上部和后侧背部逐渐下沉,背中部和后腹部隆起,体况异常且体型难看,但如果没有其他疾病,母猪仍能保持健康和其他活动正常。
在个别情况下,它是由生长发育或环境因素导致的,不过究竟是何种环境因素则不得而知。受影响的猪场中处于生长期的种猪群这种问题占了极高的比例,但是其他猪场场中与此品种猪群遗传关系相近的猪群则一切正常。常暴发本病的猪群中与公猪形态可能相关,记录和观察可疑公猪的后代。有人指出,它可能是与公猪爬跨次数过多导致背部损伤有关。公猪过早配种也是原因之一。
在严重病例中,可见病猪局部或全身出现麻痹,这些猪应该淘汰。通常死亡率很低。对发病猪注射止痛药物可缓解疼痛。
猪丹毒是由一种红斑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疾病。该菌存在于大多数(但不是所有)猪场和高达50%集约化猪场,它要么存在于猪体,要么存在于环境中,因其可以通过唾液、粪便或尿液排出,且无法通过净化将其清除出猪群。红斑猪丹毒杆菌也存在于其他动物中,如羊、家禽、鱼类和鸟类。它在猪体外可存活数周,在轻质土中可存活长达6个月。受污染的粪便很可能是猪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在生长猪舍和育肥猪舍。由于仔猪可通过母猪的初乳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本病在8~12周龄以下的仔猪中相对不常见。
本病为人畜共患病,可传染给人,并可引发称之为类猪丹毒的皮肤问题,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本病菌种类较多,引发疾病的毒力也不尽相同,既有可引发轻微症状的毒株,也有可导致极严重疾病的毒株。极端恶劣的环境、营养不良、温度波动以及转群和混群均会导致疾病的暴发。猪丹毒潜伏期为24~48h,在PRRS流行的猪群中可能会发病。
猪一旦受到感染,就会产生免疫力,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只会看到轻微的或亚临床症状。病原体通过扁桃体侵入机体,自然状态下发生于小肠完整性受到破坏时,或猪打斗留下伤口时。猪受感染且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超急性型
猪丹毒能够快速致猪死亡,并且在暴发时,首先出现的临床症状可能是死亡。
急性型
病原体进入血液后迅速繁殖,并引发败血症。发病一般较突然,有时疾病的发展非常快,以致临床见到的第一个症状是死亡,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在哺乳仔猪上看到。
本病常见特征是高热,一般达到41~42℃。某些母猪可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疾病,但其他母猪相对正常。发病母猪在行走时表现为动作僵硬和困难,且通常不愿站立,表明关节受到了感染。
在感染的最初24h内,病原体会在小的血管中聚集,并堵塞血管,尤其是背部和腹部区域皮下的血管,引发血栓。随后这些区域的皮肤会出现供血不足,供血受阻的区域会形成小的突出的肿块——菱形肿块。这些肿块会发红,同时由于肿块内的组织死亡最终会发黑。通常在疾病的早期其他症状出现前,这些肿块可通过触诊感知。在这种情况下,皮肤会由粉红变为暗紫色——通常呈菱形(请参阅第10章)。这些症状均可以在疾病早期皮肤变色之前触诊到,但是在黑毛母猪上较难发现。如果不进行治疗,则病变皮肤最终会坏死并脱落。
在未免疫或免疫力不足的猪群中,高热的母猪往往会出现流产。在此类病例中,猪群中高达20%的猪都会受到影响。一些母猪在随后的分娩中会出现较高比例的死胎以及木乃伊胎。
公猪发生猪丹毒时病情会较为严重,因为长时间的高热会在5~6周内影响精子的生成。因此,繁殖性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窝产仔数减少,以及正常和异常发育间隔的返情率提高。
一般来说,疾病的每一次暴发限于2~3头猪;然而,在未经免疫的猪群中。无论何时均有5%~10%的猪会受到感染。
亚急性型
亚急性暴发时,感染猪往往不发病,体温与急性型相比会低很多,有时候体温甚至不会超过40℃或甚至正常。在某些病例中,疾病的表现极为温和,以致难以发觉。有些未出生的仔猪在母猪亚急性感染后可能会死于子宫中,随后变为木乃伊胎。亚急性型也可引发皮肤病变,大多数受感染猪会在3~4d后自行恢复。
慢性型
慢性猪丹毒可能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发展而来,或没有任何其他临床症状。病原体一般会定植在关节腔中,引发慢性关节炎,表现为极度的疼痛和体况损失,但更为重要的是商品肉猪在屠宰后因疾病而导致胴体报废。心瓣膜感染会导致细菌在心脏中增殖(心内膜炎),随后引发心脏衰竭而致猪死亡,如在分娩过程中。
慢性猪丹毒通常发生于母猪,但如果猪群中的1头母猪受到感染,则其尿液和粪便会引起其他猪大量感染细菌,因此建议对接触该猪的所有猪注射青霉素以进行控制。
猪丹毒会引起繁育母猪的繁殖障碍,症状包括:
●急性型或亚急性型暴发时会导致母猪流产、发病和仔猪死亡。
●子宫内胎儿死亡,随后形成木乃伊胎。
●流产和死胎腐烂。
●流产和延迟发情。
●如果配种后立即感染,返情间隔正常。
●窝产仔数不均匀。
如果发现有高热的病猪,可尝试将手掌展平并抚摸病猪身体两侧及胛部,如果抚摸到肿块,则可以考虑暴发猪丹毒的可能性。
感染猪丹毒的公猪会出现高热,同时精子的生成会受影响达5~6周。随之出现不育,表现为母猪返情、配不上以及窝产仔数少。
公猪受到感染后的至少4周内不能用于配。
诊断
本病的诊断可通过临床症状来判定:食欲减退、高热以及菱形皮肤肿块,如果存在这些症状,则基本可以判定;如果菱形肿块眼观不明显,则需要通过手掌触摸背部或后腿背后部皮肤,以及腹部两侧皮肤,这将也有助于做出判定。猪红斑丹毒杆菌在实验室很容易培养,对采集自突然死亡猪剖检病料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培养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对感染期及2周后的母猪采血检测,通过血清凝集试验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作为参照,抗体滴度水平小于1∶60表明为亚急性感染、低水平感染或疫苗反应;滴度水平超过1∶320可能表明最近感染,同时在隔2周后再次检测时抗体滴度水平上升(1∶640),则预示着发病。
治疗
猪丹毒杆菌对于四环素类耐受,但是下述方案可以选用:
●猪丹毒对于青霉素非常敏感,可以作为药物选择。
●对受影响的母猪应用长效抗生素制剂进行治疗,除非是急性型疾病。通常只需注射一次,但如果病情严重,有必要在2~3 d后重复注射。
●对急性病例,速效青霉素在最初24h内注射2次应该会有快速的响应,随后每天注射,连续3~4 d。
●如果许多母猪受到感染,应该在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或苯氧青霉素进行治疗。药物的剂量可依据所用抗生素粉剂的纯度,也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磷酸泰乐菌素使处于危险中的猪群服用。
●对于暴发期较长的病例,通过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00~300 g的苯氧青霉素。给发病猪进行治疗,连续使用2周,以控制疾病的发展。
●在个体暴发案例中,对育肥栏在每个生产批次间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如果使用湿喂系统,则该系统必须进行清洗并消毒。
预防和控制
●在繁育猪群中,所有的公猪和母猪都需要进行免疫。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效果不错的灭活苗供应,通常可接种2次,二者间隔2~4周。理想情况下,培育的后备猪应该从12周龄起接种两次疫苗,并在首次配种前接种第3次疫苗。经产母猪在产前2周或断奶时再次进行免疫,具体操作取决于场内的发病情况和病史。
●母猪在每个连续批次的断奶时进行一次加强免疫。灭活苗非常安全,不会对母猪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感染风险较大的猪场,后备母猪和公猪有必要再次进行免疫,因此,第3次免疫可在第2次免疫后的2个月——通常该繁育猪群到场之时接种。
●同样,公猪应该从12周龄起免疫两次,随后每隔6个月再加强一次。如果公猪发病且体温升高,并出现皮肤病变,则应立即进行治疗,并停止用于配种至少4周。备用方案是用无该病病史的公猪进行本交,或人工授精。
●鸟类同样会污染饲料。请评估鸟与猪群的接触情况。
●请记住,在疾病暴发期间,饮水、粪便、鼻腔分泌物、垫料和饲料会成为病原体繁殖的温床。
如果进行了免疫,疾病仍然暴发,则来自环境中的感染风险很可能非常高。需要评估配种栏的环境卫生状况,并将猪转入全进全出式猪舍饲养。
●湿喂系统,尤其是使用牛奶副产品的饲喂系统,会成为病原体繁殖的温床。
●检查饮水的来源——鱼可能会携带猪丹毒病原体。如果猪以河水为饮用水,那么其可能会通过供水系统感染猪丹毒。
●有时免疫猪也会暴发猪丹毒,原因可能是来自于周边环境的感染风险过大,免疫时漏种或操作不当;也可能是疫苗毒株与发病株不符。遵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对疫苗进行合理的储存是非常重要的。疫苗如果发生冻结,通常会失效。
免疫——本病的预防很容易通过免疫接种来实现。在持续暴发的情况下,生长猪有必要在10周龄后接种疫苗。如果疾病发生早于此阶段,则接种疫苗的日龄需要提前。然而,通常情况下,猪不应在8周龄前免疫,因为初乳中的母源抗体会降低疫苗的效果。
母猪和后备母猪发生骨折并不罕见,且一般是由外伤和打斗造成的,不过一些骨骼疾病,是由于维生素A/D和钙磷缺乏造成的,如骨软化症或软骨病,会引发自发性骨折。
母猪的胃溃疡有时较难诊断。
临床症状因溃疡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出血而表现不一,采食量也差异较大,并伴有不定期的呕吐。如果有出血发生,则通常会伴随有深黑色粪便,发病猪腹部会呈收起状,有时会出现磨牙(预示着机体疼痛),并有贫血症状。
本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该菌是一种微小生物体,至少可分为15个不同的血清型。格拉瑟氏病(下称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通常影响哺乳仔猪和幼龄生长猪,偶尔也可影响成年猪。该病菌无处不在,遍布全球。但是,本病很少在妊娠/干奶母猪中见到。然而,如果猪场利用SPF(无特定病原体)或MEW(超早期断奶)技术组建无副猪嗜血杆菌的猪群,那么当猪首次感染发病时,本病会造成灾难性的损失,产生炭疽样症状,母猪出现高死亡率。
临床症状包括腿部跛行、关节和肌腱轻微肿胀。病原菌喜光滑、光亮的表面,如关节、肌腱和其他组织——包括心包、肺(胸膜)、肠(腹膜)和脑膜,可引发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和脑膜炎——合起来称多发性浆膜炎。幼龄后备母猪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跛行和僵硬。
对由格拉瑟氏病引起死亡的猪进行剖检,常见的示病症状是多发性浆膜炎。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和/或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也会引发多发性浆膜炎。
血肿是指由于血管破裂而在皮下或肌肉组织中形成的血包。它通常产生于外伤,尤其是肩胛部、腹部以及后肢部位的外伤。母猪因打斗或螨叮咬引起头摇晃和摩擦而产生的耳部外伤也会出现血肿,但不常见。
本病与肠道内环境发生变化有关,通常有4种不同的形式:肠道出血或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猪小肠腺病(PIA)、坏死性肠炎(NE)和节段性回肠炎(RI)。所有这几种疾病在成年母猪中较为少见,但是小母猪和怀孕的后备母猪暴发PHE并非罕见。
这是母猪中一种非常普遍但是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当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时,一定比例的母猪(往往占5%左右),尤其是采用定位栏饲养的母猪会出现下颌偏左或偏右的上下颌吻合不良情况。在严重病例中,这能够引发鼻炎。本病由下颌骨或腭骨的垂直部位高度下降所致,结果导致下腭往往左右摆动。但鼻始终保持挺直。
腭骨垂直部分由形成部分腭关节的软骨上长高。在生长的早期,咬棒或使用乳头式饮水器造成的外伤会影响腭骨的正常生长。
早期剪牙失误导致骨感染时,偶尔可见猪鼻骨偏移,但疾病并不严重。还存在与大白猪种所产母猪有关的其他极少见情况,这似乎起因于延长了从狭窄料槽(增加了猪的采食难度)中采食极细饲料颗粒的时间。上腭和鼻变短、变平坦,在某些病例达到了一种奇怪的程度;同时,下腭向前突出,比鼻长出数厘米。后备母猪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是疾病会随着母猪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严重。本病不是萎缩性鼻炎。
需要铭记的是,牙齿问题可能是导致老龄母猪生产性能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