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眼了!有这么多大学生想换专业
小崇是某高校心理专业大一学生,他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换个专业。
首先,他对心理学就业前景感到失望。自己所在的学校只是个普通本科院校,而心理学又不受学校的重视,感觉这个专业像一个“遗弃的孩子”,没多少人管,没多少人问。据大四的学长介绍,不少毕业生都从事和心理专业无关的工作,或者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其次,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当时在报考专业时,家人一直希望他报考师范类数学专业(数学成绩比较好),然后毕业当个数学老师。他是瞒着家人报考的心理学。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受到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是为了能催眠别人,然后会听到不少秘密。但学了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牛掰的催眠术,也并没有什么“疗效显著”的心理治疗。心理落差很大,没有继续学习的欲望。
最后他还表示,如果没有机会调剂专业,会考虑两条路:一是退学复读,重新参加高考;二是准备跨专业考研,选个合适的专业,提前准备。
关于换专业,不少大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复旦大学曾进行了一项关于“高考志愿专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七成人对自己选择的专业表示后悔,超过七成人表示若有机会可以重新选择,一定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
某校经济学专业学生李同学也有同样感受,他本人一直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高考后,准备填报计算机专业。不过,他的家人听信了一些非专业人士的建议,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经济学专业以后“挣大钱”,所以执意让李同学填报经济学。虽然最后如愿进入了理想中的高校,但专业并非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李同学学习毫无动力,沉溺游戏,两年时间就挂了好几门科。李同学说:“非常想换专业,如果换不了专业,真的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专业成就未来”,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为了不让自己在专业成长上后悔,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做一个专业规划,在清楚认知自己的情况下理性选择专业。
笔者指导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已有十余年,这里简单的分享三点。
一、要清楚的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和以后准备干什么
一般情况下,高中生对自己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有数据显示,只有两成左右的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少许规划,超过九成的高中生不确定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一来高中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家人也很少与他们交流学习之外的事情,所以高中生对自己的人生认知有限;二来大多数高中生心理不够成熟,处理问题主观性较强。比如在填报志愿时,觉得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填报,并没有全面了解这个专业。
喜欢干什么和从事什么工作是两回事,工作保障生活,喜欢的事情作为爱好,提升生活品质。这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
二、填报专业不能任性,要听听别人的意见
虽然志愿填报是自己的事情,但还是要听听别人的建议。不过,在听取别人建议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爸爸说这个专业好,妈妈说那个专业好,七大姑、八大姨又有不同的看法,还有老师也可能有一些提议。这下可把自己搞糊涂了。
其实七成左右的家长对高校专业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一片”,他们一般都是从网络或者朋友那里获得了一些简单的讯息。所以建议始终是建议,最终还是要自己做主。
三、不要迷信热门专业,但要考虑四年后的未来
所谓的热门专业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其实,有的“热门专业”并不热门,只是大家觉得很热门,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生物工程专业“高大上”,前几年很热门,其实呢?就是研究生毕业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电子商务专业“很火”,本科院校、专业院校一窝蜂开设这个专业,结果呢?
所以不要迷信热门,要思考四年后的社会走向,然后进行理性选择。
总之,一定不要强迫自己选择不喜欢的专业,要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专业;一定要参考高校专业历年来在本省的录取情况和自己的高考分数来填报,避免撞车;一定不要为考学校而选专业,应该为学专业而选一个在这个专业领域实力很强的高校。
把好高考志愿填报这一关,进入大学后,在专业问题上会少很多困扰。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