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复读后又高考失利,人到中年的母亲,终于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有些东西拼命想得到,却总得不到;有些自己觉得根本得不到的东西,却突然间得到了。
有些家长努力地想把孩子培养成医生,结果孩子偏偏走了艺术路线,学了美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好动,想让孩子静静,让他学画画,结果孩子偏偏爱好运动,还考了某大学的体育类专业;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聪明”、“不灵活”,以后成不了大器,结果孩子偏偏考取了名校,一直读到了博士,并走上科研岗位……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未来,更没有能力控制孩子的未来。但总有人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且他们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他们不去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结果让自己和孩子都受到很大的伤害。
今年刚上大一的曹同学,就是被母亲的倔强“害了”。
曹同学小学一二年级时,学习一直排班级前列,他妈妈经常向亲朋好友炫耀孩子的成绩。从那时起,他妈妈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名校大学生。
然而到了初中,曹同学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优势变得有些不明显了,好在中考成绩勉强达到某省示范高中的分数线,这让他妈妈不至于太丢脸。
进入高中,曹同学的妈妈对他要求更严格,期望也更大,她希望儿子经过三年的勤奋学习,能考取全国排名靠前的985高校。但曹同学对自己似乎没有那么大的信心,他一直很努力,成绩却只在班上排中上等,按照这样的成绩,只能考取一所211高校。
去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曹同学,分数线超出一本线70多分,达不到排名靠前985高校的分数线,却可以填报一所211高校。老师建议他填报211高校,或某些“非211”高校的王牌专业,“能走就走”,他自己也抱有同样的想法,可他妈妈偏要他复读。曹同学拗不过母亲,只得同意了。或许是为了面子,又或许是其他原因,他妈妈跟亲朋好友一再强调“孩子本来能考取985高校,但没发挥好,所以孩子自己要复读,争取来年考个名校”。
妈妈的话让曹同学倍感压力,虽然他在复读时拼尽全力,但总感觉不在状态。今年高考,曹同学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分数只超过一本线30多分,排名与去年相比下降很多。这个成绩别说填报211高校,就是想进入“省内一本”高校的好专业都难。
不出所料,他妈妈又跳了出来,一边表示不可思议,一边又强调“没发挥好”。他妈妈很不甘心,希望他继续复读,可曹同学觉得自己太累了,坚持不再去复读。母亲为这事和他吵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双方都还处于“半冷战”状态。
为了远离母亲,曹同学填报了一所外地的省属普通高校。他的这个决定对母亲是个很大的打击,母亲那点仅存的“颜面”都因此而丢失了。
如果曹同学第一年高考按照自己意愿填报志愿,如今应该已是某211高校大二的学生,但因为母亲的虚荣和自私,让他无缘211高校。儿子复读后再次“高考失利”,人到中年的母亲,终于作到一败涂地。
曹同学的第一次高考,是因母亲的强行要求而“失利”;曹同学复读后参加的第二次高考,则是因为母亲给予的很大压力而“失利”。应该说,曹同学的两次高考失利,都与母亲有关。他母亲做的这些,不仅没有为他带来所谓的荣耀,还严重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自己,并让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这位母亲终于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
其实曹同学第一次高考结束时,他老师和他自己都倾向于“走”,就是因为老师对曹同学的状态有准确判断、曹同学对自己的状态了如指掌。如果当时曹同学坚持己见,不被母亲的执念所牵绊,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但又有几个孩子,能那样坚定地与父母对抗呢?所以曹同学做出复读的决定,实属情非得已。
回到文中开头的那段话,人生非常奇妙,且充满着不确定性,考取了普通本科院校,不代表人生就一定普通;考取了重点本科院校,也不代表人生就一定不凡。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且保持努力的姿态,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