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漾淮安人】2016,骑行在川藏线(11):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

7月22日,相克宗——红龙乡,全程82公里

其间要翻过剪子弯和卡子拉山以及两座无名小山,剪子弯有隧道2223米,上坡远多于下坡。相克宗到剪子弯海拔由3543米上升至4233米,剪子弯到卡子拉山垭口海拔上升至4429,到红龙乡海拔降至4163米。


昨晚明智地选择搭车,加上晚上睡得较好,早晨起床觉得精神很好,胃似乎也停止了罢工。知道今天82公里的路程坡多且多在高海拔上骑行,我喝了咖啡,早饭依然不敢吃多,但备足了干粮,老李为我备了热水。

吃完早饭,为保险起见,我吃了颗胃药,收拾好行李下楼,车已在院子里放好,现在我基本不用去照顾它。因为下雨,很多人选择搭车,包括陕西汉中那个第二次骑川藏线的老汉。我因为觉得状态很好,铁定了心骑,客栈小哥要把我们的驮包带到红龙乡,老刘拒绝了,我听他的。

早已习惯了出门见坡,爬上第一个大坡,我们都需要停下来缓一下,让机体适应适应,回头看看相克宗这个纯藏民居住地,从心里对善良热情的藏族同胞说声“扎西德勒”。

雨从昨晚开始下,一直没有停过,好在是上坡,慢速滚动着的轮胎溅不起水来,这样防水鞋子里面可以保持长时间干燥,这样爬坡的辛苦被这点小福利减轻了些。

依然是我们四个一起,也许以后就这样了,我心里这么想。

大概两公里左右,休息时抬头看到这牌子,不觉得有多唬人,能有折多山的弯多吗?不过十八弯嘛,还天路,真要上天去?那就上呗!信心满满。

然后开始启动蜗牛模式,一点一点往上挪,是这些天不变的主题。

然后就这样一点一点,一个弯一个弯被甩在身后,等到了个写着天路十八弯的石碑那里,那字奇丑无比,我们都没有与之合影的欲望。回头看了下,十八弯并没有上天去,它被我们俯视着,像条冬眠着的长蛇,一动不动地躺着。

尽管我们征服了10公里的天路十八弯,还是花费了我们两个小时。

早饭也被消耗一空,久违了两天的饥饿感回来了,10元一个玉米棒子啃得一点不心疼,因为它是热的。

天路十八弯显然是318上的一道风景,所以在观景台聚集了很多人,有我们这样的骑行者,更多的是自驾游的人。

他们像看到什么珍稀动物一样,那是杂糅了惊叹佩服疑惑等的复杂眼神,见我又是个看起来上点年纪的女子,更是惊异,问东问西一通,开始轮番抢着与我合影,那架势我要成网红的感觉。

然后就是用我们的自行车做各种摆拍。

受不了这样的被人追拍,赶紧逃离,那三个开始商量是不是可以一路出租自行车给人摆拍,想象着一路可以赚个满盆满钵,四人愉快地继续做小蜗牛。

走出一公里左右,走在最前面的小谭突然停下来叫了起来,然后那两个指着路边水泥栏杆也“老高、老高”地叫起来,落在最后的我赶紧去看个究竟,一看瞬间鼻子酸起来。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可能因为共同喜欢一本书,可能因为共同喜欢一个明星,可能因为共同的口味,可能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可能因为在同个车上……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再没有比这更神奇的联系,它在你必经的地方,一不小心有可能会错过。想想这些天在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318变得更加奇魅。

一定是你,像风一样自由,谢谢你,这条路很长又很短,长的是似乎没有尽头的路,短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祝福你,我们一起加油!

他们也激动起来,这句话不是给我一个人的,而是给我们四个人的,因为我们在一起。

这么多天没有看到他们在哪里签字,这时候老李拿出笔来,写上自己想说的,老刘和我也都没有放过,小谭本就是个低调沉稳的人,他用替我们拍照来表达他的激动。

那是隔着几百公里的惺惺相惜,又那么近在眼前,心里……反正我哭了,累困饥饿艰辛都没让我哭,真的,说不出的感动。

这句话是新鲜的血液,是富足的氧气,它让我在后面的行程中充满力量。


所有的风光背后都有着太多的狼狈不堪

前面说到很多人要跟小高合影,她肯定刷爆了那些人的朋友圈。

但是风光无限的背后是一段不堪与人说起的辛酸啊。

今天的记录是一篇未完成的记录。截屏稍加解释:

上午八点多出发,下午两点半左右,骑行30公里,这不是骑,是爬。

当时她就说晚上要夜骑,今天的记录写不了了:

中间很久没有消息,八点的时候等来这样的信息:

晚上十点多开始用手机写记录:

到了12点多,她第二次说困了

5分钟后终于坚持不住。

为什么会等待救援,我们都想知道答案。

明早她将补述这一段经历,敬请继续关注。





川藏线上的小家伙

每年川藏线的骑行队伍中都会有一些孩子的身影。2012年淮阴师院钱敏老师带着女儿骑行,小姑娘当时初一。

今年的川藏线,另一个孩子也被所有骑友注意到了——一个7岁的小萌娃。

TA(你们猜猜是男孩女孩

TA和妈妈

TA和爸爸妈妈

这张照片中也有TA,你能找到吗?


THE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