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一生不会外语,翻译小说却达180余种,获称“译界之王”

严复在译文界算是扛把子,译著《天演论》广为流传,提出的翻译三准则“信雅达”也影响深远。但这位翻译界的扛把子亦对刚接触翻译的林纾盛赞不已,称林纾的翻译首作《茶花女遗事》“销尽支那荡子魂”。(注:彼时的支那尚未堕为中国的蔑称)受到首作的鼓励,之后林纾的翻译作品源源不绝,横跨十余国,而奇特的事情是,林纾本人却从未学会一门外语。尽管声名显赫,林纾却依旧因为与人在《新青年》上争论古文废止而沦为笑谈,背负一身骂名。

抛去林纾背负的骂名,林纾对于读书的热忱及对于古文的热爱让人敬佩。林纾小时候家里穷,但是又爱读书,于是在私塾当了一名旁听生。受私塾老师薛则柯的影响,深爱中国传统文学,即使迫于生计不得不终日为琐事奔波,也不忘苦读诗书,校阅古籍。有称林纾13岁到20岁七年之间校阅古籍达两千余卷的,如此刻苦也算天才的一种。

十九岁那年林纾祖父母、父亲相继去世,他亦患肺病,咳血不止。到了这个地步,林纾仍然放不下手中的书本,就着母亲,姐姐刺绣做工的灯光读书,不读完不肯睡觉。读书已经成了林纾的本能,成了他的精神食粮。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以为这是要考取功名做官的意思,常言功名利禄功名利禄,有了功名做了官才有利禄嘛。但到了林纾这,很可能是我理解的狭隘了,有时候读书也可以只是一种单纯的需求。

小时候林纾将零用钱攒起来去书摊上买书,读的津津有味的同时还在旁边墙上作了一幅画,画的是一副棺材,棺材旁边写了两行字,言:“读书则生,不读入棺”。幼时随手写下的一句话成了林纾一生的座右铭。而读书也确实给了林纾一条“生路”。三十岁的时候,林纾一跃成为江南著名的举人,不仅摆脱了困窘的生活,也给林纾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读书取仕,理所当然的事情。林纾也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虽然已过了而立之年,但仍然壮心不减,可惜“七上春官,屡试屡败”,林纾做官的这条“康庄大道”上写着“此路不通”。无奈放弃当官,专心于文学。常言道,上帝给你关了一道门就会给你留一扇窗。四十五岁的林纾无意中打开了对他意义非常的一扇窗。

这一年,林纾母亲去世,不久妻子也病故,好友担心他走不出来,便邀他一起译书分散注意力。林纾经不住好友的一再请求,终于答应,开始了他迟来的译著生涯。可是林纾不会外语,如何翻译呢?解决的方法也简单,由一个懂外语的把原著意思说来,再由林纾整理成文言文。这事好像看起来简单,可真正去做又有几人能把一篇白话文翻译成文采俱佳的文言文,又有谁能勤耕不辍呢?

何况林纾的处女译作《茶花女遗事》便一炮而红,一时洛阳纸贵,可见翻译质量。本来抱着试试看的林纾,却得到了国人相当的认可,这对于林纾无疑是一种鼓励。之后林纾又与海外才子们合作了180余部西洋小说,这些小说丰富了当时中国民众对于西方文化的认知,同时也确立了林纾“译界之王”的地位。也因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对后辈苏曼殊,周作人等多有影响。

卓越的古文造诣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让林纾在翻译上顺风顺水,名声大噪。但也同样因为林纾对古文的热爱与执着导致他声名狼藉,遭人耻笑。

1915年,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新青年》上称古文无用,应废除古文,兴白话文,甚至有人提议废除汉字。林纾作为深爱古文的古文大家,忍无可忍,致书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本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林纾对新文化运动还持保守态度,由此彻底转为反对。

维护古文的人不少,但只属林纾最为激烈,最为用心,一下子也成了大家的众矢之的,古文大家如严复,信奉物竞天择,对古文听之任之,而蔡元培又支持新文化运动。一时间《新青年》及全国各报批评严复成风、批评林纾成风。林纾从译界的神坛上跌落,被推到封建古旧的风口浪尖上。面对喧嚣的骂名,林纾没有退缩,在《新青年》上与“新人”们口诛笔伐,也因此丢掉了北京大学的教席。

客观的来说,林纾反对白话文运动,也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只是希望文言在以后仍然有一席之地尚存,哪儿想到年轻人年轻气盛,一看到有敌人就来了精神,口诛笔伐不绝如缕,林纾到最后也只能感叹一句:“吾辈已老,不能为正其非”,但他并没有放弃古文,临死依旧要儿子学习古文莫要倦怠。

这是林纾的始终如一坚持,亦是林纾译著的缺憾。曾朴说,林纾坚持古文翻译,是他翻译生涯的不足,倘若林纾用白话文翻译,将会让多少中文基础薄弱的民众也能读到外国文学呢?

林纾的“封建守旧”不仅在于沿用古文,还在于维护封建礼教,说这群年轻人啊扰乱三纲五常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如同禽兽,不可同流。批的不可谓不重,老学儒的刻板古旧显露无疑。

但矛盾的是林纾又兴办女子教育,改革儿童教育,宣扬爱国思想:“今日国仇似海深,复仇须鼓儿童心。”且林纾本人更是乐善好施,在他译著畅销的几年间收入颇高,而自幼家贫的林纾把这笔钱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

林纾的个人品格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为国,还是为民。

(0)

相关推荐

  • 『古文典籍』论衡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论衡 朝代:汉朝|作者:王充| <论衡>一书为东汉思想家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

  • 鲁迅过时了吗?

    鲁迅先生被标签化为斗士,是发生在鲁迅身后. 鲁迅身前,有自己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观战斗,从没把自己的文字当成政治工具. 这一点上,真有魏晋风骨,独立之精神,是人类生而为人的最高文明. 鲁迅身后,人人 ...

  • 闲话新诗

    近年来,关于新诗(或者中文语境中现代诗.自由诗)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各种奇葩总是时不时引人侧目:什么羊羔体,梨花体,乃至今年初遭遇网暴的贾某体之类,不断突破人们的既有认知. 那么新诗为什么会弄出如此大 ...

  • “你们纪念鲁迅,跟我周树人有什么关系。”

    图源网络 1. 此间,纪念鲁迅提炼出的往往是一个无害的鲁迅.一个全民喜闻乐见的鲁迅,而全民纪念鲁迅的热潮下,却久久不见新的鲁迅,这是使我在铺天盖地的纪念中感到悲凉的原因. 2. 鲁迅现在是被全民纪念的 ...

  • 文学革命简介 文学革命的意义 文学革命的结果和影响

    以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与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 文学革命有其渊源,它继承了前人的成果,清末文学改良运动是文学革命的预演与先声.晚清时期,维新知识分子 ...

  • 『古文典籍』明史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明史 朝代:清朝|作者:张廷玉|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 ...

  • 『古文典籍』老老恒言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老老恒言 朝代:清朝|作者:曹廷栋| <老老恒言>作者曹廷栋,为清朝秀才,共五卷,是老年养生的专著,周作人对其评价甚高,称是可以作为六十寿礼的好书.其最佳刻本为清乾隆三十八年曹廷栋的自刻本 ...

  • 读外国小说,真的非读原著不可吗?

    这是 书邦人 的第 84 篇原创文章 谁都知道,学好一门外语多么重要.即使不出国门,你也能用它来找到工作,提高升学考试分数,阅读外文小说,看外文电影,浏览网站获取第一手信息等.其他的好处就不多说了,一 ...

  • 翻译家林纾:不懂外语翻译200多作品,严复、鲁迅是他书迷

    在我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朝代,都比较注重与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创建了"丝绸之路":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中原佛教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将所见所闻传遍朝野上下. 即使 ...

  • 翻译小说《埃内斯托》(10)

    Umberto Saba著同性恋小说<埃内斯托>(Ernesto) 根据阿波罗出版的.Mark Thompson翻译的英文版译出 第四章 第 4 部分 现在我老了,我愿意以纯真和平静 来描 ...

  • 翻译小说《埃内斯托》(11)

    Umberto Saba著同性恋小说<埃内斯托>(Ernesto) 根据阿波罗出版的.Mark Thompson翻译的英文版译出 第四章 第 5 部分 现在我老了,我愿意以纯真和平静 来描 ...

  • 翻译小说《埃内斯托》(9)

    Umberto Saba著同性恋小说<埃内斯托>(Ernesto) 根据阿波罗出版的.Mark Thompson翻译的英文版译出 第四章 第 3 部分 现在我老了,我愿意以纯真和平静 来描 ...

  • 翻译小说《埃内斯托》(12)

    Umberto Saba著同性恋小说<埃内斯托>(Ernesto) 根据阿波罗出版的.Mark Thompson翻译的英文版译出 第四章 第 6 部分 现在我老了,我愿意以纯真和平静 来描 ...

  • 皇室三兄弟都差点娶了她,这个女人一生未嫁,多年后发现这是一种幸运

    回复"写作"加入轻松高效写作 1 之前在写嵯峨浩和李淑贤时,都提到了一个名字:王敏彤. 溥杰本来要娶她,但日本人不允许,最终娶了日本女人嵯峨浩,虽然是有阴谋的婚姻,两个人感情却很好 ...

  • 典籍翻译研究 ‖ 李洁:宇文所安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理路

    [作者简介] 李  洁,女,沈阳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摘  要]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宇文所安,有着与大部分中国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治学方法和研究视野,他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理路呈 ...

  • 认知文体学视域中隐喻的分类与翻译路径研究 ——以《尘埃落定》的英译为个案

    本文原刊<外语学刊>2021年第2期 第90-96页,已获作者授权,特此致谢! 认知文体学视域中隐喻的分类与翻译路径研究 --以<尘埃落定>的英译为个案 邵璐  于亚晶 (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