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这六人,在秦国统一的进程中,谁的贡献最大?

秦国从立国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一共600年的时间,历经38位国君,但是与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密切相关的是后秦时期的七位国君,他们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

1、秦孝公——(重用商鞅,支持变法,秦国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公元前361年—前338年)

2、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但是延用其变法,值得肯定)(公元前337年—前311年)

3、秦武王——(公元前310年—前307年)(跟大力士比举重,被砸死了,也没有儿子,悲催)

4、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秦始皇的老祖父,重用范雎,定下“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在位时间最长56年,把儿子都给熬死了,贡献也最大)

5、秦孝文王 ——(这是个老太子,好不容易熬到当皇帝了,可能太兴奋了,在位三天就挂了,忽略不计)公元前250年。

6、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爹,重用吕不韦),秦异人/嬴楚,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 。

7、秦始皇——(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由秦国完成统一,并不是偶然的,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因此,从公元前238年起,秦王政开始亲自执政,他从吕不韦、嫪毐手里夺回了权力,重新部署了对付六国的战略和策略,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在十年的时间里,秦国逐步消灭了其他六国,最终完成了统一。

题主上面列举的几位主角就是秦国后期这七位国君时期人物,咱们一个个来看看,到底谁对秦国统一大业的功劳最大呢?大家自己定夺吧!

商鞅

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变强大,也就是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的才能得以发挥出来,商鞅变法主要两点:

一、废除世袭世碌制度,打击贵族,

二、实行军功爵制,奖励普通老百姓

商鞅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打击贵族的同时,奖励百姓,先富农后富国。富国之后就是要强兵,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把秦军训练成虎狼之师,打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大提高了战斗力,这是作战能胜利的关键。

经过变法改革,使得原本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所以有了秦孝公的支持,变法得以完成,最终使国富民强,秦国可以和六国相抗衡了,从比变得强大起来了,商鞅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商鞅的变法,也就没有秦国的崛起,更谈不上后来的统一大业,商鞅是开创者,这个功劳是无人能比的。

张仪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破纵”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张仪的功绩主要是破“六国合纵”抗秦之术,

所谓的合纵连横,从地域上讲,就是以韩赵魏为主,北连燕,南连楚,南北相连为纵;东连齐,西连秦,东西相连为横。从策略上来说,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意思,是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的策略;

因为秦国变强大,会威胁六国,所以六国为此提出了“合纵”之术,就是六国合作对抗秦国,秦国为此15年不敢出关,秦国为了继续向东延伸,就派出张仪去连横六国,来破合纵之术,并且取得了效果,六国之间关系紧张,有的亲秦,有的背秦,张仪的功劳也是攻不可没的,

经过张仪、公孙衍的连横合纵,苏秦的合纵攻秦,战国时代的形势逐渐朝着对秦国有利的方向发展,使得秦国国力更加强大,慢慢走向了统一。

范雎

在秦国与六国合纵连横斗争一番之后,秦国趁六国关系紧张,范雎为秦昭襄王定下了一个“远交近攻”的大战略方针,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范雎主要秦国先攻打与自己相近的邻国,韩国、赵国、魏国,远的国家齐国,燕国,楚国,就跟他们建立外交关系,防止他们与赵、魏、韩联合,历史实践说明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秦国先灭韩国,后败赵国,又攻魏国,秦国的领土大大增加,为后来秦王嬴政攻灭六国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丞相范雎的功劳也是最大的。

自古以来,取功名难,于成功后能急流勇退更难。像范雎片言而取天下之后,又能够于巅峰之际、成功之时,全身而退,在春秋战国之际,更显得难能而可贵了。

吕不韦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吕不韦可能也比不上一代贤相管仲、诸葛亮等人。在人们心目中,吕不韦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很难用一两句话就把他说清楚。但是,如果把吕不韦放到他生活的战国时代去考察,就会发现,吕不韦其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卓越贡献的人

吕不韦的主要功绩:

1、不惜散尽千金立异人为嫡嗣

立异人为嫡嗣。虽然吕不韦此举有政治投机的目的,但立异人为嫡嗣客观上起到了稳定秦王室的作用,秦昭襄王去世后王室没有发生内乱,加之吕不韦以相国职位辅佐异人,整顿朝政,发展经济,休养生息,富国强民,使秦国在秦昭襄王、安国君死后不断发展,维持了对东方六国的高压态势,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从这个角度看,吕不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2、吕不韦执政时期,对外战争讲究策略,避免打硬仗、打恶战,禁止屠杀百姓

秦军是出了名的虎狼之师,不分兵、民,见人就杀。因此,吕不韦在秦国执政后,反对在战争中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应该说,吕不韦的战争观是进步的,他在执政中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战争,以减少损失,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3、组织门客编著《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的一件大事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吕氏春秋》吸取各家比较进步的思想。如对于儒家,主要吸取其民本思想、修齐治平思想;对于道家,主要吸收其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墨家,主要吸收其薄葬的思想;对于法家,主要吸收其法治思想。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功过相比,还是功大于过,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开创了商人从政的先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秦能完成统一大业,吕不韦功不可没!

李斯

吕不韦死后,秦没有停下统一六国的脚步,秦王嬴政在李斯的辅佐下,

1、实行郡县制,统一行政;

2、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3、制定法律,依法治国;

4、还统一了车轨、度量衡,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李斯的小篆被公认为“小篆书法之祖”。李斯的功劳主要是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制定的各种礼仪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总结

秦统一六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确立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秦的统一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加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开创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新纪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