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诗词之王昌龄《塞上曲》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并记忆王昌龄的《塞上曲》。

一、说文解字

在我们记忆古诗文时,第一步是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其作者情况、产生背景、特殊文字等意义,那么想要记忆古诗文也就无从谈起了。

1.作者介绍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史料记载:“王稍声峻,奇句俊格,惊耳骇目。”

2.文章注释

塞上曲:唐新乐府辞,可以简单理解为关于出塞入塞的曲子。

空:使什么什么空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客:幽州和并州的豪杰,概指燕赵之地的人。

矜夸:自夸。

紫骝:骏马。

3.全文意思

知了在空疏的桑林里鸣叫,八月的萧关道秋高气爽。

出塞后再入塞天气变寒冷,到处都是黄色芦草。

自古以来幽州和并州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一起伴随到老。

不要学那些自恃勇武游侠儿,自命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告诫少年不要好勇斗狠,抒发非战之情。

二、记忆法记忆

上面我们解析了王昌龄的《塞上曲》的全文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进入下一步,使用记忆法进行全文记忆。

1.作者相关信息记忆

记忆作者出生年月我们可以用到数字挂钩法,王昌龄生于公元698年,死于公元757年,享年59岁(周岁)。出生698年可以转换成06和98,06的代码是灵鹿,98的代码是酒吧。死亡757年可以转换成07和57,07的代码是令旗,57的代码是武器。

字少伯可以用联想法记忆成王昌龄有个很小的伯伯,还是个婴儿但是辈分很大是他的伯伯出家去了少林。地名可以用谐音法记成河的东边有一头金羊(晋阳),边塞诗人则可以记忆成王昌龄去边塞放羊。七绝的意思是7个字的绝句,七绝圣手可以用联想法记忆成武林高手用圣手七伤掌了打伤了江南七怪,被称为七绝圣手。

我们将上面的内容用串联法白编写成一个小故事,小时候王昌龄准备去习武,他骑着五色灵鹿路过一个热闹酒吧时候,看见酒吧上面挂着巨大的令旗,下面还有两把武器一刀一剑。王昌龄吓得赶紧跑路,半路上遇到劫匪抢劫。王昌龄大叫道:“我有一个少林寺的伯伯”,没想过劫匪一拥而上把他的灵鹿抢走了。王昌龄大哭着回去路过河的东边的时候太阳升起看见一头金闪闪的羊,于是他准备顺手牵羊赶到边塞去放羊。放羊的时候看见有武林高手在比武,有个叫金毛的人用七伤掌打伤了江南七怪,周围人叫到:“好一个七绝圣手。”王昌龄吓得哇哇大哭,于是准备放弃武侠梦回家好好考取功名。

2、诗文记忆

题目:塞上曲:我们可以简单地“望文生义”,可以想象成在边塞里比赛爬到天唱小曲,这里我们夸张一点。大脑对夸张、荒诞不经的东西记忆更持久。

第一句: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前半句我们直接将其转化成图像就可以,稍微用点夸张手法。后半句8月可以想象成8个月亮,萧关道可以用谐音法谐音成用刀削光道路两边的草,遇到一位道士。

第二句: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这一句较为简单,可以这么记出塞之回塞内发现天气非常寒冷,下起了鹅毛大雪,一位叫作楚楚的姑娘站在黄色的芦草边等步惊云。

第三句: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这一句可以用联想法和谐音法,想成一只墨绿色的大虫子从洞里出来像一个幽灵一样,它的双眼在一起准备去怪物课堂上课读书。和姐姐一起出门卷起漫天灰色的灰尘和绿色的细沙子,结果不小心了撞到了一位老爷爷。

第四句: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我们还是可以用谐音法和联想法等,把莫想成磨盘,矜想象成红领巾等。然后我们将其组成一句话可以得到,背着石头做的磨盘准备去上学半路遇到游侠的儿子小虾,他戴着红领巾胯下一头紫色的高头大马,头上顶着一只生蚝做头盔。

最后我们将整首诗组成一个小故事,记住这个小故事就可以将《塞上曲》记忆下来了。如下:长城边塞里举办了一次比赛爬到天上唱小曲。巨大的知了不甘示弱地爬出来鸣叫“肚子空空”因为它吃光了整片桑叶林,知了想要抬头看见天上的8个月亮在月关下拿着刀削光道路边的草准备回去吃,没想到遇到一位道士被他抓了回去。道士出塞之回塞内发现天气非常寒冷,下起了鹅毛大雪,看见路边一位叫作楚楚的姑娘站在黄色的芦草边等一位叫步惊云的侠客回家。

这时候道士看见有一只墨绿色的大虫子从洞里出来像一个幽灵一样,它的双眼在一起准备去怪物课堂上课读书。和它姐姐一起拿着弓箭出门,卷起漫天灰色的灰尘和绿色的细沙子,结果不小心了撞到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让它背着石头做的磨盘去上学,半路遇到游虾的儿子小虾,他戴着红领巾胯下一头紫色的高头大马,头上顶着一只生做头盔。

三、总结

在使用记忆法记忆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联想、夸张比喻和五感等,在记下来之后也需要定期复习。共四次,每次两分钟。时间间隔为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和半年之后。通常经过四次复习之后,就可以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