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来了,变化非常大!高一新生要抓住2个核心,从容面对

姗姗来迟!三年前,安徽暂停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终于在2021年9月与大家见面了。当年安徽暂停高考综合改革,笔者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对改革方向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也对暂缓改革的做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高考综合改革,是对高考考试模式和招生录取模式进行优化和升级,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高招模式,很多人把这种高考综合改革称之为“新高考”改革。当然,今年实施“新高考”的省份不仅是安徽,吉林、黑龙江等诸多省份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发布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今天我们就以安徽实施的“新高考”为例,看看有哪些巨大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取消了文理分科,取而代之“自主选科”。不过“自主选科”设置了前提条件:语数外3门科必选;物理、历史2门学科中任选1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考试科目中任选2门。简单地讲,就是“3+1+2”选科模式。
分值方面保持了总分750分不变,但细节有改变,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或历史),这四门科是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选科是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等级分的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分成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按照“比例转换的原则”对应赋分。比如A等级,该等级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5%,赋分区间为86到100分,按照等级转换公式,大概就是相差1个百分点相差1分。等级分让“0分卷”成为了历史,考得再差的学生,也能获得30分的保底分。
除了考试方面的变化,在学生评价和高校招生录取方面,“新高考”也有不小的变化。首先,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学生学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从2024年起,高考招生将按照物理科目类、历史科目类,分开计划、分开划线,考生志愿按“院校+专业组(专业)”,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
形势发生了变化,大家就必须要有应对之策。作为2021年入学的安徽地区第一批参加“新高考”的高一学生,要抓住2个核心,从容面对。
核心1:把数学和语文2门学科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数学和语文是分值最多的三门学科之二,它们学习的难度也是最大的,每位高中生都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这两门学科。
数学和语文学科性质特殊、学习难度高,语文需要很长时间的阅读积累;数学则需要有“一步一步脚印走出来的扎实功底”,这两门学科的成绩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相比之下,生物、地理等学科,学制时间不长,短期突击一下,完全能抓得起来。
再者,由于文理不分科了,竞争对手变得多元化了,语文和数学的重要性也提升了。以前在文科班,成绩中等的学生,大多数学不太好;在理科班,成绩中等的学生,大多语文一般般,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同学相互比,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相互比,大家还感受不到数学和语文的重要性,而现在是“自主选科”,只有语文和数学都非常强的学生,才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最近几年,语文和数学的高考试题难度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它们渐渐成为了高考中最大的拉分学科,不好好学,基本就代表没有机会进入重点大学。
核心2:选科参考个人兴趣,但老师和学校的建议更重要
“新高考”打破了文理限制,自由度上升了,很多高中生觉得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高考科目了。不错,大家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考试科目,可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在高考中拿到高分,要实现这个目标,选科的时候就不能太任性,要听听老师的建议,更要重视学校的安排。
老师是旁观者,他(她)的建议更客观,也更具有操作性;而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提出的一些建议,则非常具有针对性。像有些高中,地理学科整体实力很强,教学水平一直位于地区前列,学校建议学生选修地理学科合情合理,毕竟“新高考”地理学科是按等级赋分,比较容易拿高分。
另外,在实施“新高考”的过程中,当某科目选考人数偏低时,会启动最低保障机制,以规避科目选考失衡。鉴于此,若我们乱选课,很有可能会遇到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我们更应该听听长期研究高考的老师和学校的意见。
话说回来,高考不分文理科,不代表学科没有文理之分,更不代表学生群体中的文理分科思维马上就消失,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来适应。不过这个时间一定不能长,越快找到感觉越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