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丁茂鲁先生书画艺术品鉴
丁茂鲁:1936年2月生于上海,西泠五老之一。室名可意斋,擅长书法、篆刻、国画写意人物 。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科并留校任教,主攻写意人物画,兼习书法、篆刻,学书曾得诸乐三先生指导,学吴昌硕一派,兼取杨凝式、黄道周诸家,用笔凝练苍劲,书风拙朴雄浑。1963年调西泠印社工作,1983年任西泠印社理事和副秘书长,于1996年退休。现为西泠印社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美展和多种联展,并被编入多种画集,同时被海内外多家收藏机构和个人收藏。
人生短 艺术长(丰子恺纪念馆藏) 69x46cm
文/夏琳
斯文谦和是丁茂鲁给人的第一印象。一进丁茂鲁的家,他便整理出了近期为画展所创作的多幅人物画作供记者欣赏,一边饶有兴致地介绍着每幅作品的创作意图,举手投足间一口地道的上海话,腔调十足……
古树老屋 百岁老人 96x60cm
艺无止境,唯求勤、进
“艺无止境,唯求勤、进。”丁茂鲁说,这是他的求艺之道,勤奋才能进步,有进步始能达到精妙。
钱君匋先生在莫干山上(君匋艺术院藏) 69x46cm
从艺至今半个多世纪,一直钟情于写意人物画的丁茂鲁看来,找到妥当的造型程式和创作的题材很重要。题材要吸引人,描绘的人物要有趣味,合理利用水迹、皴擦、夸张色彩等艺术手法的处理,熟练地将其表现完善,并注意题字、盖章与画面形成的整体关系,再做到构图新颖,这就是比较优秀的画作了。“作画用笔要沉着、有力度、以书入画,融入金石意趣,其线条、墨块才能更耐看。”他的代表作,牧童图、弥勒图等都能灵动地反映出他泼墨赋彩之法的出神入化,同时可以看到更多的闲适和脱胎自李可染陆俨少先生的那一路对传统笔墨精神的皈依。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68x45cm
西泠印社库房工作,收获很多
丁茂鲁自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留校任教数年后,调至西泠印社,在库房工作。西泠印社库房曾是民国元老张静江的故居,位于西子湖畔北岸葛岭上,风景非常优美。丁茂鲁介绍说,库房藏宝约有7000余件,名家印章、历代印谱占了一半以上。其他多为明清至近现代的名家书画。诸如文徵明、徐渭、董其昌、陈老莲、王铎、傅山、金农、郑板桥、丁敬、林则徐、赵之谦、虚谷、任伯年等“四任”以及傅抱石、李可染、程十发等等,仅吴昌硕书画就有100多件。一头栽进这样的藏宝天地里,对于当时的丁茂鲁来说,仿佛蜜蜂飞入花丛中,在花粉的海洋里不断丰富自己。那段时间,他经常有机会亲眼欣赏名家作品,凭着自己的勤奋,学习消化,对于自己的艺术造诣提升非常有帮助。“近二十年的库房工作,于我而言,十分珍惜。”
米勒四条屏之一 88x34cm
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艺术境界
丁茂鲁为自己在不同年龄段作了很有意思的划分:他从画至今50余年,60岁之前,自视“打好基础,寻找自我”;六十之后,稍有面目,只是“找到感觉,进入境界”而已;古稀之年以“得心应手,渐入佳境;拙朴厚辣,随心所欲”为努力目标;而八十以后,就能“返璞归真,顺其自然”。他说:“要进步,当多看、多想、多画。多看,古人今人的作品;多想,则是如何从他人作品中学点什么,找出自己的画有什么不足。如能悟出真谛,岂不更妙!多画,则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人人皆知的道理。”
米勒四条屏之二 88x34cm
“画家中既有才华横溢、早负盛名者,又有衰年变法、大器晚成的名家。相信只要不断追求,终会有所收获,毕竟成为大家、名家的只是少数。” 丁茂鲁说。多年来,他在圈内,一直颇为低调,在自己设定的艺术奋斗目标里,尽情挥洒,翰墨飘香。
米勒四条屏之三 88x34cm
“西泠五友”常相聚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丁茂鲁与钱大礼、陈仲芳、郁重今、林乾良等四位西泠老先生,十多年来每月一聚,他们个个擅长书画印,被称为“五老峰会”。他们五人也被业界尊称为“西泠五老”。如今他们平均年龄已过85岁,丁茂鲁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说,“由于现在大家年事已高,后来我就提出两个月聚一次,虽然相聚时间拉长了,但聚会一定会继续下去。”
米勒四条屏之四 88x34cm
丁茂鲁说:“'西泠五老’是大家对我们五位老人的尊称,其实我们一直不敢以'老’自居,我们就是'西泠五友’,五个老人自娱自乐一番,为晚年增添一份乐趣。”
山林放牧 88x35cm
溪山渔隐 88x35cm
慈颜大度米勒 66x44cm
紫气东来 68x45cm
皆大欢喜 66x44cm
弥勒像 66x44cm
松荫抚琴 33x33cm
牧归 33x33cm
渔隐图 33x33cm
醉酒图 33x33cm
寿比南山 46x34cm
钟馗神威图 68x41cm
三国演义卷首《临江仙词》 135cmx66cm
杨万里诗一首 125x55cm
福如 寿比 对联 95x22cm
迎福 84x34cm
福 34x68cm
学道 修行 联 17x68cm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