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3年,针对1.8万老人的调研显示:“笑一笑”真的“十年少”!

作者:王青

中日长者事业咨询事务所 创始人&法人代表

在中国有句谚语,叫“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在日本同样也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谚语,翻译成中文后的大意是“开门一笑,迎来福到”。

近期,由名古屋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的副教授竹内研時率领的研究团队,针对“笑”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会给健康带来怎样的作用,历经3年的时间,从各种角度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3年里,团队针对近1万5千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追踪调查,就“经常笑的人”和“不苟言笑的人”之间,验证其今后面临失能或失智的风险大小。

调研结果备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日本媒体认为,像这种跨越数年的大规模调查实属少见。

那么,笑的次数与“失能失智的风险”以及“死亡”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此项调研团队的领队,竹内研時副教授认为,其实医学界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在关注“笑”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有专家指出,笑,可以降低糖尿病、心脏疾病以及认知症的罹患风险。

这次的调研重点在于,“笑的次数多与少”或“几乎不笑”给“失能失智的风险”和“死亡”所带来的影响。

调研从2013年开始至2016年,之后又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据调研团队称,这项调研有两大特点:

一是,以“笑的频率”作为切入点,研究其与需要护理的风险度之间的关系,这在之前研究中未有涉及。

二是,在这项研究之前,与“笑”作用相关的研究项目,研究的时间较短且规模较小,如此长时间且大规模的调研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极为少见的。

此项调研的方式采取了以“未接受过护理等级评估的65岁以上的长者”为对象,向他们邮寄调查问卷。在日常生活中,以“几乎每天都笑、 一周笑1〜5次、 一个月笑1〜3次、 几乎不笑”的四项选择里,把“笑出声”的次数打勾来进行记录。

有14233人对问卷进行了完整的记录。接着,调研团队针对这个人群进行了为期3年的追踪访问,针对上述的四项内容,将其与这三年内被评估为护理等级2以上的长者和三年里过世的长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

另外,为了尽可能消除影响“笑的频率”的其他因素,如长者的家庭构成、病史、抑郁症倾向等,在统计时做了调整。

 不笑的人,明显隐藏各类风险 

根据调查,在14233人中,“笑的频率”统计如下:
  • 几乎每天都笑  6120人
  • 一周笑1〜5次  5440人
  • 一个月笑1〜3次  1639人
  • 几乎不笑  1034人
上述统计中可以看到,抛开频率不说,大多数的人在笑声中度过每一天。
那么,笑与失能失智的风险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竹内团队将“几乎每天都笑”的长者的“需被护理的风险”定为1,和其他群组的长者进行了比较。结果为:
  • 几乎每天都笑 人群:1
  • 一周笑1〜5次 人群:1.04
  • 一个月笑1〜3次 人群:0.97
  • 几乎不笑  人群:1.42
那么怎样来说明这些数字上的差异呢?据竹内副教授介绍,“0.3~0.4”百分点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也就是说“几乎每天都笑”的人与“一周笑1〜5次”和“一个月笑1〜3次”的人,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
问题是,最后一项的“几乎不笑”的人群,其风险上升为1.42,即比起“几乎每天都笑”的人来单纯计算的话,他们将来需要被护理的风险高达1.4倍。
这次的调研,没有得出“笑”与“死亡”之间关系的最终结论,但是需要被护理的风险居然高出1.4倍,这个结果使人无法安然。
为何不笑的人需要护理的风险会增加呢?调研团队分析道,“根据以往的各种研究报告,笑,不仅能够改善免疫功能,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笑的这个动作本身有减压的作用。日积月累,笑能够预防衰老,反之则风险增大”。

即使有些勉强,也请尽量笑一笑 

既然“笑”对身体能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日常的每天里有必要想办法多加入“笑”的元素。但是今天的日本,由于疫情,连外出都有一定困难,要想发出笑声还真不易。
但正如法国哲学家 Alain所著的《幸福论》中所述,“并非因为幸福才笑,而是因为笑了才会感觉幸福”。既然如此,可见勉强的笑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竹内副教授指出,“勉强的笑”、“怎样的笑才是好的”等与笑的质量有关的问题,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
与此同时,在日本的医疗和养老第一线的从业人员当中,有很多人证实了这种现象,即“起先可能是勉强作出的笑,但渐渐地会变为发自内心的快乐,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在日本有不少的民间团体,平时开展一些专门面向长者的特色活动。比如,在大阪门真地区的“陪伴梦想实行委员会”就是这样的一个组织。
其负责人角脇女士,也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院长,她坚定地表示,“在护理现场,笑与“失智失能”风险之间的关系确实和调研团队得出的结论一致,笑能够让人产生更为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欲望”。
角脇女士所率领的团队,经常举办针对认知症人群的马拉松比赛以及认知症长者的“认知症沙龙”等活动,曾于2019年得到厚生劳动省的最优秀奖项。
几年前,他们尝试在日间照料中心开展融入笑的元素的体操活动,一些最初因怕羞而不愿参与的长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开始和大家一起开心地互动,笑声不断。现在他们已经将体操拍成视频放到网络上,让因为疫情而无法出门的长者跟着锻炼而受到好评。
对于一些无法灵活舒展身体的长者,竹内研時副教授提议,“回忆你记忆中好笑的事情,再现与其相似的场景,将培养笑的习惯作为一项目标来实行”。
并且,他还建议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记录一天中笑的次数也很值得推荐。曾有人去做了尝试,计算一天里大大小小的发出笑声的次数,结果发现,在每天一些不经意的对话以及一些琐碎的事情里,我们笑的次数还真不少。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长者的话,我希望你和你周围的人一起创造一个可以发自内心的笑声不断的环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