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湿病的理解之开阖枢理论
湿作为自然界的六气之一,夏秋之际因湿邪致病者屡见不鲜。湿乃长夏之主气,称为湿气,为滋润万物、生长繁茂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即“湿以润之”。
但如果湿气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为湿邪,由湿邪所引起的疾病则称之为湿病。
湿邪伤人最广,引发百病,且湿性黏滞,常起病缓慢,演生多种变证,病后缠绵,抽丝剥茧,不易除去。
开阖枢理论
开阖枢学说始见于《素问》《灵枢》等文,《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阳。”
“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命曰一阴。”这里提出三阳、三阴经相互间分则为三,表现为开阖枢气机活动,合则为一,即一阴、一阳,表现出阴阳气机活动的基本规律。
开阖枢生理意义开者,谓发散、敷陈也;阖者,闭藏也、总合也;枢者,转枢也、根本也。太阳主一身之表,敷布阳气,开发腠理,太阳主开;阳明主三阳之里,受纳水谷,集阳于中,故阳明主阖;少阳主半表半里,枢转气机,出入表里,故为枢。
同理,阴藏于内,而太阴敷陈阴气,脾气散精,肺气宣发,使营行血脉,卫发腠理,故太阴为开;厥阴藏血,受纳先后天之精华以为阳气新生之用,故厥阴主阖;少阴为水火之藏,干悬水火,为枢。见顾植山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
对湿病而言,外湿入侵,首先从太阳一阳明一少阳的传导方式;内伤湿病,从太阴脾开始,顺传向外向上达少阳一阳明一太阳为顺,如果脾湿一肾湿(循环受阻)一肝湿(免疫力低)的疾病三阴传变,则为内传、逆传而病情加重。
湿性黏滞,尤其阻碍少阳、少阴枢机运行,故临床中多用小柴胡汤调理少阳,四逆汤补火、四逆散枢火运转少阴,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调理少阴枢机灵敏度。
湿邪会导致感冒、咳嗽、肺胀、心悸、胸闷、不寐、多寐、痴呆、高血压等各系统疾病,临床治疗时仍然是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这些疾病刘老师的书中都有讲到,现给大家分享不寐的相关知识和医案。
辨证论治讨论
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