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学有利于孩子成长

 (此文发表在4月2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地也相继公布了学校复课的计划和安排,逐渐回归正常的教育状态。与此同时,新学年的招生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启动了起来。

近年来,关于放宽一年级入学年龄的讨论越来越多,不少人希望,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不再限于8月31日。在地方,有区县对此进行了探索。这样的做法有不少好处。

首先,即便是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等的影响,他们在成长到6周岁的时候相互之间的差异已经很大。有个别孩子天资聪慧,又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便再早一点进入小学也没有问题;大多数的孩子身心发展比较顺利,进入小学就读对他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还有部分孩子在心智、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和引导,甚至有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医学介入,才能具备跨入小学门槛的条件。

其次,大多数心智水平相近的孩子组成的集体,在学习活动中很难寻找榜样和偶像。在过去,一个家庭中有几个孩子,家长要养家糊口,很难将主要的精力用在孩子身上。哥哥姐姐在其中发挥着特别的榜样作用,弟弟妹妹总是围着他们转,跟随着他们一道做游戏、一起学习。可以这样说,哥哥姐姐就是弟弟妹妹的榜样和偶像,在弟弟妹妹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学校,对学生的管束非常严格,除了班级同学之外,和其他班级、不同年级的同学之间,自由自在的沟通和交流非常少。这使得他们无法在自己的身边找寻到榜样。很多孩子寄情于网络,这与他们在生活中找寻不到榜样是有很大关系的。

第三,“一刀切”的入学要求,也让那些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失去了成为他人偶像、锻炼自己领导才能的机会。领导才能是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锤炼的,但大多数的学生都被学业所困,很少有时间去关心同学。

萨尔默·可汗在《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中写道:“如果强行按照年龄将孩子分开,那么每个孩子都可能损失一些东西。年龄小的孩子失去了心中的榜样,失去了偶像,失去了也许会在人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导师;而更糟糕的是,年长一些的孩子被剥夺了锻炼领导才能以及承担责任的机会,他们的心智无法变得成熟。”在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理念的今天,确实需要我们对相关的“教育传统”进行反思和重建。

从面向未来的角度看,可以尝试放开入学年龄的限制,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同时学习相同的内容,实施混龄教学。具体的策略是:学生根据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来确定自己该学习什么。有的学生数学特别好,已经达到了四年级的学习水平,但他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一般,还处在二年级的水平上,那就让他上四年级的数学课,上二年级的语文课。这样,对孩子们来说,年级就不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不是重要的组织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前提下,入学年龄的限制就失去了意义,混龄教学自然就形成了。

即便在当下教育资源紧张、还不能全面放开入学年龄限制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北京中关村三小借新学校建设之际,对学校教室的建筑结构进行了仔细的规划,营造了“三室一厅”的学习环境,让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各一个班级的学生集中在“三室一厅”中学习,他们共同由7位教师任教,有些课程分年级上课,有些则是混龄教学,三个年级一起上。很多活动是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厅”里自主完成。通过结构的变化,让学习组织的形式和性质发生了改变,很好地将混龄教学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即便没有办法像中关村三小那样构建“三室一厅”的学习环境,也可以在校园里多组织一些跨年级的学生自主活动,比如各类社团等,给更多的学生寻找榜样创设机会,给学生领导力和责任感的培养搭建平台。只要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