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PK笑果文化,谁能坐上国内喜剧团队的头把交椅?
#德云社# #笑果文化#
喜剧作为戏剧中最主要的表演类型之一,受众覆盖面广,老少皆宜,尤其近年来,市场的迅速扩大导致国内喜剧行业的繁荣,早年间最红火的本山传媒算得上是中国喜剧界响当当的名字,不但让小品从东北火遍全中国,甚至出国演出,同时由小品进军影视,取得很大的成功,《乡爱》就是其代表作。
而近年来,喜剧行业的五大龙头:德云社、笑果文化、开心麻花、大碗娱乐,本山传媒,不管是明面上还是私下都有暗戳戳的竞争与合作。不过,后面三家的竞争明显大了许多,加上小品界式微,这些年根本就没有一档极具影响力的节目是完全做小品的,他们都很难在喜剧界独占鳌头,而是需要更多地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
但是,德云社和笑果文化却不一样,一个是相声界的扛把子,一个是脱口秀的中坚力量,他们都有其代表性的节目,两者的较量,谁能更胜一筹?
1. 底蕴较量
相声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之久,是脱口秀远远不及的,哪怕期间遭遇低谷,不受年轻人的待见,但在老一辈人的心中,相声都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直到2004年,相声也迎来了它的又一个上升期——郭德纲拜相声大师侯耀文为师。
郭德纲是讲相声的好苗子,“贯通古今,推陈出新”可谓是他吸引年轻人听相声的有力“法宝”,不但精通600多段传统老段子,更出奇的是他台上的即兴发挥,贴近现实,生动有趣,相声能够老少皆宜,让他看到了相声的希望,也看到了德云社的希望。
而德云社自1995年创立至今,已有26个年头,由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九队八科”,名头从京区响彻中国,家底到现在厚实得很。
但笑果文化不一样,虽说脱口秀在国外发展完善,但成立时间短,受众范围小,相声能从中老年群体大范围普及到年轻群体,脱口秀却难以做到,至少现在它仍然只是年轻群体的“圈地自萌”,相声小品可以年年上春晚,脱口秀还不能做到,可以说,脱口秀的根还没有在中国扎牢固,笑果文化在德云社面前就没有十分的胜算。
2. 核心人物和成员
说起德云社,有几人不知郭德纲和于谦?那么,作为笑果文化的掌门人,李诞也并不像表面的佛丧和不“抗打”。
每一份的成功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德云社如此,李诞亦如此。内蒙古平凡的家庭出身,独身到广州上学,小时候的他就爱看书,这期间他大量储备文化知识,很好地打下了写剧本的基础。12年,成为《今晚80脱口秀》的常驻嘉宾,还出了书,但那些年却一直没有大火。直到17年《吐槽大会》的爆火,他的才华才被众人熟知。
后来的《脱口秀大会》等一系列衍生节目李诞亲自上阵,他既是笑果的老板同时也是艺人,两头不误,他的能力由此可见。
另外,虽说李诞在郭德纲面前也应称晚辈,但他挖掘出来的如王建国、庞博、程璐等人都成为业界翘楚,识人眼光不比德云社差。
而德云社同时期培养出来的相声演员,有个明显特点:“饭圈化”严重,“德云”女孩是其代名词,这既有好处,也有缺陷。比如很多的饭圈网友是冲着颜值和磕CP去的,自然饭圈的某些不良风气会带到相声界,不过能带动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一些好的作品也算好事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有张云雷、秦霄贤、郭麒麟等人。
3. 话题度
而话题度,从几大网络平台看,却是笑果文化旗下艺人的关注度阅读量更高,尤其是当前《脱口秀大会》和《德云斗笑社》一起播的情况下,前者播放量比后者高。
无论是节目制作,线下宣传,笑果文化都做得很到位,相比之下,德云社就显得低调一些。我们常常能一连看见好几个笑果文化的热搜,但是负面消息也不少,比如去年池子爆料笑果文化拖欠工资、私自查看员工银行账户,以及近期的内衣低俗广告,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样看下来,德云社的“低调”也是一种聪明。
德云社和笑果文化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但也没有谁敢直言称霸喜剧。从德云社演员闫鹤祥参加第五季《吐槽大会》的表现,李诞多次笑称让德云社收购笑果文化,闫鹤祥的段子内容来看,德云社与笑果文化,此后的竞争并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