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逆流而上的修行
“好的教育是从学生出发,让他们认识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好的教育,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感谢浙江宁波镇海张末老师对《让教育更明亮》一书的阅读,并撰写的读后感。
教育是一场逆流而上的修行
——读《让教育更明亮》有感
文/张末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就是教书育人吗?在没当教师之前,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毫无疑问。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就如同盲人摸象,只知其形,未知其意。何为教书,不过是传道授业解惑;何为育人,不过就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说来简单,但要论学生对此道业的接受程度,那么我们口中的教育就大打折扣了。正当我陷于这个怪圈,无法理清头绪之时,常生龙先生的《让教育更明亮》一书让我探寻到了答案。
前奏:追溯教育的真谛
教育这个词儿,往粗浅了说就是“养成好习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家长和学校在对孩子施加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培养的。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良好的习惯。所以,在一二年级的始业教育中,我们总是最看重孩子的习惯养成,小到一个拉书包的动作都要反复教授,孩子们不甚烦躁了,于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就拿班上一个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来说,我留意他很久,坐在座位上总是会不自觉地扭动,手也会不停地玩弄身边的物件。喊他的名字,周围安静的时候总能喊一次就听到,并且知道要坐端正,周围吵闹的话喊三四声也不会有反应。因为这一系列的行为我便把他定义为多动症,经常因为违反课堂纪律等问题和他的父母交谈。他的父母也很配合,在家制定了严格的作息表规范他的行为,没过多久,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取得了一点进步,我也抓住这次契机给予了表扬,这次习惯的拉锯战算是告了一段落。
习惯的养成要依靠平时的一点一滴,小到行为举止方面,包括见人要打招呼,关开门窗动作要轻,在狭窄的楼道空间里不能快速奔跑,这样的小事都牵涉到学生的习惯问题。说的大一点,良好的习惯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品格。学习上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独立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这对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考验。
高潮:踏寻教育的规律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这也是育人的规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也正因为此,才有了因材施教一词。育人也是如此,不仅要关注孩子生理发育的规律,更要研究其心理发展规律。曾经班里有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因为一件事我错怪了他,他便给我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老师,我也知道我很皮,经常闯祸,违反纪律被你批评。可是,今天中午的事情,我没有错,是廖同学把白纸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然后把纸扔得满教室都是,我想要去阻止他,可他不听,我就和他吵了起来。老师,你为什么不相信我?我错在哪了?
当我收到这封信时,我心里为之一震,开始仔细地回忆起事情的经过:那是周二的中午休息时间,我们班的林同学与另一位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赶到教室,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林同学:你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说空话,现在发展到打架。他似乎还想争辩什么,我很武断地打断他。这样简单的一件事,这样短短的几句话,却对林同学的心灵造成了影响,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陷入了沉思。作为老师,我应该给每一个孩子公平的时间和机会,用爱心去融化他们,育人不是应该先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聆听他们的声音,这样才会使教育有温暖吗?于是我主动找到了这位学生,并向他道了歉。就像常生龙先生在书中提到的那样,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去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学会用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这就是所谓的“设身处地”。
结尾:教育需要家庭的助力
一个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所以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表现,才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不仅如此,父母给予的家庭教育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环境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孩子生活在其中,受其耳濡目染的影响,慢慢就形成了与家庭环境相一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接触到不少学生存在着家庭教育滞后的问题:班上有个很内向的女孩子,平时的她沉默寡言,不太与同学交往,而且由于学习的关系也不是很自信。因此我特地了解了她的父母和生活环境,才知道她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得知这个情况后,我经常和她的妈妈联系,分享她在校的情况,了解她回家后的表现,鼓励她的妈妈多花些时间与女儿沟通,慢慢地,这个孩子变得开朗了起来。
教育是什么?读罢全书,让我再试着回答最初的问题时,我不再会简单地说教育是教书育人。其实,好的教育是从学生出发,让他们认识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快乐健康地成长。而这段路程很漫长,也很艰辛,仿佛是一场逆流而上的修行。